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1
作者 徐奇伟 易良武 +2 位作者 夏波 苗轶如 蔡华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06-4521,共16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DTP-PMSM改进多矢量MPCC策略。首先采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观测集总扰动并更新预测模型,提高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然后采用αβ平面最外层基本电压矢量合成xy平面的虚拟电压矢量,在不引入额外电压矢量的前提下,实现对xy平面电流的闭环控制,并推导得到脉冲信号的开关序列以及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提升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还能抑制xy平面谐波电流。同时,该文所提出的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策略不影响αβ平面MPCC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谐波电流抑制 多虚拟电压矢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移角度绕组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花为 吴铎 +1 位作者 杜晋文 吴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2-980,共9页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 由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采用不同相移角度,以一台24槽22极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例,分析了相移角度对电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各槽绕组磁动势间的相位关系,推导了在采用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时,两套三相绕组之间可行的空间相移角度,即0°、15°和30°,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相移角度绕组产生的电枢磁动势频谱;然后,结合电枢磁动势谐波和电机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0°、15°和30°相移角度的绕组拓扑对不平衡磁拉力、反电势、平均转矩和转矩脉动等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制作了2台单层和双层空间相移30°绕组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空间相移0°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磁拉力;空间相移30°电机平均转矩最大,转矩脉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绕组结构 不平衡拉力 反电势 转矩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3
作者 高锋阳 徐昊 +3 位作者 杨凯文 史志龙 高智山 强雅昕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2,共12页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寻优计算量大、开关频率较高、稳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改进六相两电平逆变器,降低零矢量共模电压幅值;其次,选择小共模电压矢量构造虚拟电压矢量...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寻优计算量大、开关频率较高、稳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首先,改进六相两电平逆变器,降低零矢量共模电压幅值;其次,选择小共模电压矢量构造虚拟电压矢量,简化价值函数的同时减小共模电压和电流谐波含量;再次,通过计算参考电压矢量直接选择最优电压矢量以减少寻优次数,并引入占空比控制提升电机控制精度,改善电机稳态性能.最后,仿真对比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RCMV(Reduced Common Mode Voltage)-1、RCMV-2和所提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在减小共模电压的同时,降低了转矩脉动和谐波电流,且较RCMV-2方法开关频率明显降低;此外,寻优代码执行时间相较于RCMV-1和RCMV-2分别降低了约91%和65%,减小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共模电压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扰动估计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4
作者 张长征 丁怡丹 袁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6,共10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其损耗小、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电动汽车等领域。为优化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采用双d-q坐标变换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数学建模,为减小电流纹波,在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基础上,增加延时补偿;考虑电机参数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对参数进行在线估计的滑模观测器,以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系统抗负载扰动与鲁棒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提高了电机的响应速度,超调减小,系统对电机参数扰动的敏感性减弱,系统抗负载能力和鲁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d-q数学模型 模型预测电流 滑模观测器 参数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串级结构下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和电流谐波抑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戴斌 郝立 李世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8-2436,I0029,共10页
该文针对多源时变干扰影响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研究其基波平面内的调速控制问题和谐波平面内的谐波电流抑制问题。首先,在基波平面采用非串级控制结构,通过构造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eneralized proportional integral observer,GP... 该文针对多源时变干扰影响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研究其基波平面内的调速控制问题和谐波平面内的谐波电流抑制问题。首先,在基波平面采用非串级控制结构,通过构造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eneralized proportional integral observer,GPIO)估计转速环的多源快变干扰;然后,针对q轴电流的过流保护问题,在传统比例微分反馈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障碍函数设计思想,结合干扰估计信息,得到基于GPIO的电流约束复合控制器;其次,在谐波平面,通过设计2个GPIO精准估计电流环的多源快变干扰,并与比例反馈控制器结合形成复合控制器来抑制2个电流环中的谐波电流。最后,给出严谨的稳定性分析,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非串级结构 转速调节控制 电流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旋转坐标变换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储炜 林黄达 易新强 《电工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51-63,共13页
该文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建模复杂度高、绕组电流谐波抑制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重旋转坐标变换模型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该建模方法物理意义清晰,通过平衡各套绕组功率,能有效抑制绕组电流谐波,无需复杂的谐波控制方法... 该文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传统建模复杂度高、绕组电流谐波抑制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重旋转坐标变换模型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该建模方法物理意义清晰,通过平衡各套绕组功率,能有效抑制绕组电流谐波,无需复杂的谐波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双三相绕组特殊的绕组结构,将六相绕组分为三组自正交对,提出一种三重旋转坐标变换,并据此建立电机模型;然后,通过与空间矢量解耦(VSD)方法的对比分析,说明所提建模方法通过三套旋转绕组间的电流平衡实现电流谐波抑制;最后,提出基于三重旋转坐标变换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三重旋转坐标变换能够有效抑制绕组5、7次电流谐波,无需基于VSD模型预测电流控制(VSD-MPCC)中的权重系数调整,且在理想情况下谐波抑制效果优于VSD-MP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三重旋转坐标系 模型预测控制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高频注入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任柏璇 高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传统高频信号注入法只适用于具有凸极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并且在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引入多个滤波器,造成位置估计和电流响应延迟,降低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凸极特性不明显的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高频... 传统高频信号注入法只适用于具有凸极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并且在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引入多个滤波器,造成位置估计和电流响应延迟,降低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凸极特性不明显的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阶段提出一种基于高频方波电压注入法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将高频注入周期和磁场定向控制周期分离,高频注入周期内直接在两相静止轴系采样高频响应电流进行转子位置估计,且位置估计和电流反馈环节均未使用滤波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高频方波注入法 凸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常解耦变换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容错控制策略 被引量:45
8
作者 周长攀 杨贵杰 +1 位作者 苏健勇 孙国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6,共11页
常用的多相电机缺相容错控制策略需要建立缺相后的降维数学模型,双三相电机缺相时具有两种不同中性点连接方式,每种情况对应不同的解耦变换阵,需要分别进行建模。根据双三相电机开路故障时,如果保持系统解耦变换阵不变,则电压方程、磁... 常用的多相电机缺相容错控制策略需要建立缺相后的降维数学模型,双三相电机缺相时具有两种不同中性点连接方式,每种情况对应不同的解耦变换阵,需要分别进行建模。根据双三相电机开路故障时,如果保持系统解耦变换阵不变,则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和转矩方程不会受到影响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正常解耦变换阵的缺相容错控制策略,该策略适用于不同中性点连接方式,只需要改变谐波子空间参考电流即可。分别对定子铜耗最小和最大转矩输出两种优化电流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并分析了3次谐波磁动势对电磁转矩的影响。对一相开路和正交两相开路情况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容错 优化电流 三次谐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饱和电感特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萍 王勃 +2 位作者 吴帆 隋义 王鹏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5,共7页
首先分析了双三相电机磁动势谐波,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电机的极槽配合以及电机的结构。电感作为电机的重要参数,在电机的控制以及特性分析中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饱和电感对电机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电机出现局部饱和时,交轴电流会对... 首先分析了双三相电机磁动势谐波,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电机的极槽配合以及电机的结构。电感作为电机的重要参数,在电机的控制以及特性分析中极其重要。本文分析了饱和电感对电机输出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电机出现局部饱和时,交轴电流会对电机的转子磁链产生去磁作用的结论。由于常规方法只能计算电感在不饱和时的电感值,一旦电机出现饱和情况,常规方法将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计算,本文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Flux,提出了一种准确计算电感的方法,以磁路的磁导为依据,将非线性的饱和电感公式化,从而求出电机饱和状态下的瞬时电感。最后,将计算得到的电感带入到转矩计算公式中,解析计算、仿真与实验得到的转矩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饱和电感 交轴去 有限元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零序电压注入PWM策略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周长攀 苏健勇 +1 位作者 杨贵杰 杨金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2-2533,共12页
双三相电机四维电流矢量控制可以对六相逆变器死区效应和两套三相绕组不对称运行进行补偿。四维电流控制需要对两个子平面的参考电压同时控制,采用传统四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较为复杂... 双三相电机四维电流矢量控制可以对六相逆变器死区效应和两套三相绕组不对称运行进行补偿。四维电流控制需要对两个子平面的参考电压同时控制,采用传统四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较为复杂,且六相逆变器四矢量SVPWM具有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形不对称,开关损耗较大等问题,采用基于载波脉宽调制的双零序注入PWM策略来实现四维电流矢量控制更为合适。通过分析过调制区基于中间矢量算法在z1-z2子平面注入的谐波电压,将双零序注入PWM策略的调制范围推广到过调制区,最后根据电压调制范围和电流控制维数,将基于双零序注入PWM策略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分为3个调制区:正弦电流调制区,正弦电压调制区和过调制区,使其在线性调制区和过调制区之间可以平滑的过渡。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四维电流矢量控制 零序注入脉宽调制策略 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比例谐振级联PI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策略 被引量:22
11
作者 麦志勤 肖飞 +2 位作者 刘计龙 张伟伟 连传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751-5759,共9页
由于气隙磁场畸变以及逆变器非线性特性等因素,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会增加系统损耗和引起转矩脉动,严重影响传动系统的性能。为了抑制定子绕组中的谐波电流,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QPR)级联P... 由于气隙磁场畸变以及逆变器非线性特性等因素,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绕组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谐波电流。谐波电流会增加系统损耗和引起转矩脉动,严重影响传动系统的性能。为了抑制定子绕组中的谐波电流,提出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QPR)级联PI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双dq坐标系矢量控制,分别在d1、d2、q1、q2轴采用四个QPR级联PI的电流控制器完成谐波电流抑制。谐波电流误差先在QPR控制器的作用下被显著放大,然后利用输入参考量为零的PI调节器将放大后的谐波电流误差进行调节,有效提高对谐波电流的抑制能力。在一台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上对本文所提的谐波电流抑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谐波电流 准比例谐振调节器 准比例谐振级联PI dq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谐波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长攀 苏健勇 杨贵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53,共8页
针对基于开关表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采用基本电压矢量会在z1-z2子平面产生大量6k±1(k=1,3,5,…)次谐波电流问题,通过引入脉宽调制的思想,对电压矢量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中间矢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使其易于硬件实... 针对基于开关表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采用基本电压矢量会在z1-z2子平面产生大量6k±1(k=1,3,5,…)次谐波电流问题,通过引入脉宽调制的思想,对电压矢量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中间矢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使其易于硬件实现。对两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修正后的中间矢量进行直接转矩控制可以很好的抑制z1-z2子平面的谐波电流,从而减少系统损耗,且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谐波抑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电力推进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巨涛 郭燚 郑华耀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653-658,共6页
通过详细推导,建立了船舶电力推进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双三相和单三相两种供电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双三相和单三相两种正交坐标变换方法分别将原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转化为dq轴上形式简化的模型。然后根据dq轴上数学模型分别完成了... 通过详细推导,建立了船舶电力推进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双三相和单三相两种供电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双三相和单三相两种正交坐标变换方法分别将原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转化为dq轴上形式简化的模型。然后根据dq轴上数学模型分别完成了两种模式下,供电电压含有不同谐波成分时的数字仿真,得出了仿真的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数学模型 坐标变换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双零序电压注入PWM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长攀 杨贵杰 苏健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043-5052,5129,共10页
目前,针对五桥臂逆变器驱动两台三相电机系统PWM策略的研究多是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进行分析,然而实际上基于载波脉宽调制(carrier-bas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CBPWM)分析更为直接有效... 目前,针对五桥臂逆变器驱动两台三相电机系统PWM策略的研究多是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进行分析,然而实际上基于载波脉宽调制(carrier-bas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CBPWM)分析更为直接有效。该文构建了一种基于CBPWM的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三相电机系统双零序注入PWM策略,包括均值连续PWM和3种不连续PWM方式,并对其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文提出的PWM策略对五桥臂逆变器驱动两台独立三相电机系统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桥臂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零序注入PWM策略 母线电压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解析计算 被引量:22
15
作者 郭思源 周理兵 齐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8,共12页
采用傅里叶级数法计算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性能。解析模型建立在二维极坐标下,求解区域划分为槽、槽开口、气隙和永磁体四类子域。以矢量磁位为求解变量,在槽开口和气隙子域建立拉普拉斯方程,在槽和永磁体子域建立泊松方程,... 采用傅里叶级数法计算表贴式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性能。解析模型建立在二维极坐标下,求解区域划分为槽、槽开口、气隙和永磁体四类子域。以矢量磁位为求解变量,在槽开口和气隙子域建立拉普拉斯方程,在槽和永磁体子域建立泊松方程,根据分离变量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并利用各子域之间的边界条件得到谐波系数。解析模型考虑了径向/平行/Halbach等多种充磁方式,内/外永磁转子结构,适用于隔齿绕/全齿绕两种形式的分数槽集中绕组,可用于计算电机空载磁场、电枢反应磁场和负载磁场。在解析模型的基础上,求解了齿槽转矩以及两种分数槽集中绕组连接方式下的空载反电动势和电磁转矩。与有限元结果相比较,表明了解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解析法 分数槽集中绕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章玮 陈伯建 张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中存在较大谐波问题,根据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在谐振处无穷大增益,能够对交流输入信号进行无静差跟踪调节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R控制器对谐波电流进行抑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策略。基...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流中存在较大谐波问题,根据比例谐振(proportional resonant,PR)控制器在谐振处无穷大增益,能够对交流输入信号进行无静差跟踪调节特性,提出一种基于PR控制器对谐波电流进行抑制的改进型矢量控制策略。基于谐波基下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谐波电流分析基础,在z1-z2子平面引入2个PR控制器对定子电流的5、7次谐波进行控制,并进行了软件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z1-z2子平面引入PR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定子电流波形,谐波电流含量下降50%以上,能较好地降低电机损耗与逆变器容量,提高电机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数学模型 谐波电流 比例谐振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极式探测线圈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杭俊 孙无双 +1 位作者 赖江龙 丁石川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173,共11页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偏心故障、退磁故障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诊断电机故障,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可靠性,提出一种在定子齿部放置跨极式探测线圈的方法,实现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故障检测与辨识。...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偏心故障、退磁故障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为了能够及时诊断电机故障,提高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可靠性,提出一种在定子齿部放置跨极式探测线圈的方法,实现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故障检测与辨识。分析了跨极式探测线圈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在匝间短路故障、偏心故障、退磁故障下,跨极式探测线圈端口电压谐波变化规律,利用奇数次谐波来判断匝间短路故障和静态偏心故障,利用分数次谐波来判断局部退磁故障和动态偏心故障,给出了利用跨极式探测线圈进行故障诊断的思路。采用联合仿真研究验证了基于探测线圈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线圈 匝间短路故障 偏心故障 退故障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故障诊断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宋文祥 任航 叶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4-1173,共10页
基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空间解耦数学模型,将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应用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分析和证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传统的MRAS方案... 基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空间解耦数学模型,将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应用于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利用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分析和证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应用传统的MRAS方案存在一定问题,即取单位矩阵I的线性补偿器,只能在一定转速范围内实现转速辨识。为了使MRAS能够在宽速度范围内有效工作,设计新的线性补偿器,并推导得出新的转速自适应律。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转子位置和转速的准确辨识,并且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 波波夫超稳定系统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宋文祥 任航 +1 位作者 杨煜 吕洪章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107,共11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仅采用αβ子平面的外围电压大矢量,会导致较大谐波电流,并且直接转矩控制存在固有的磁链和转矩波动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电压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扩大电压矢量选择范围,根据次外围...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仅采用αβ子平面的外围电压大矢量,会导致较大谐波电流,并且直接转矩控制存在固有的磁链和转矩波动较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双电压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扩大电压矢量选择范围,根据次外围矢量与最外围矢量在z_(1)z_(2)子平面方向相反的特性增选次外围矢量,通过分配这两组矢量作用时间,使得谐波子平面的电压幅值为零,实现谐波电流抑制。降低系统计算量,根据定子磁链所在位置,将12个预测电压矢量减少至4个。进一步地采用控制预测模型估算出下一时刻的转矩值和磁链值,利用价值函数在线选出最优的一组电压矢量,使得作用的电压矢量更加准确有效。所提方法抑制了谐波电流,并达到减小转矩和磁链波动的目的,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谐波电流抑制 电压矢量 矢量作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控制集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涔溦 王喆 +1 位作者 陈卓易 邱建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计算量较大和权重系数整定过程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电压矢量控制集的模型预测磁链控制算法。首先,将对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幅值的控制转化为对定子磁链矢量的控制,消除代价函数中定... 针对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计算量较大和权重系数整定过程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化电压矢量控制集的模型预测磁链控制算法。首先,将对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幅值的控制转化为对定子磁链矢量的控制,消除代价函数中定子磁链幅值误差项的权重系数;然后,采用虚拟电压矢量作为控制集,抑制谐波电流,消除代价函数中的谐波磁链误差项;最后,通过判断定子磁链矢量误差的位置简化电压矢量控制集,将每个控制周期待评估的有效电压矢量由12个减少到5个,降低整个算法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减小电磁转矩脉动,抑制谐波电流,而且在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的同时,可以显著地减少计算时间,具有更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链控制 权重系数 谐波电流抑制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