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1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氧基乙基)-3-吗啉-1- 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刘洋 陈纯 +1 位作者 张志强 许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5-698,共4页
合成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PR1),研究PR1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姜黄素与N-(3-氯丙基)吗啉反应制备PR1,MTT法评价PR1体外对人肾癌细胞OS-RC-2、786-O和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KA的抑制增殖活性,考察PR1体内抑制人结肠癌HT29裸鼠移植... 合成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PR1),研究PR1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姜黄素与N-(3-氯丙基)吗啉反应制备PR1,MTT法评价PR1体外对人肾癌细胞OS-RC-2、786-O和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KA的抑制增殖活性,考察PR1体内抑制人结肠癌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活性。PR1体外对肾癌细胞OS-RC-2和786-O抑制活性比姜黄素强,而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A抑制活性比姜黄素差。PR1体内对BALB/C-nu小鼠HT29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100 mg/kg·d灌胃的抑制率为55.7%,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对裸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PR1在体内外均有较强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素衍生物 (3-吗啉氧基)姜黄素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双(3-羟基丙氧基)二苯乙炔的合成与表征
3
作者 彭信文 欧阳文 +2 位作者 杨梦 吴琼 侯豪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1-555,共5页
以对溴苯酚、3-氯-1-丙醇和甲基丁炔醇等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和Sonogashina等反应合成4,4′-双(3-羟基丙氧基)二苯乙炔.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物用量、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甲基丁炔醇 Sonogashina反应 4 4′-(3-羟基氧基)二苯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的合成工艺
4
作者 纵朝阳 李苗苗 +1 位作者 孙国香 孙雅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528,共4页
以异香兰素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脱水得到3-羟基-4-甲氧基苯腈;再与N-(3-氯丙基)吗啉经烷基化反应制得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产物结构经IR和NM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3-羟基-4-甲氧基苯腈的最优条件为n(... 以异香兰素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脱水得到3-羟基-4-甲氧基苯腈;再与N-(3-氯丙基)吗啉经烷基化反应制得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产物结构经IR和NMR表征。经单因素实验,确定合成3-羟基-4-甲氧基苯腈的最优条件为n(异香兰素)∶n(盐酸羟胺)=1∶2,乙腈为溶剂,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6 h,收率为96%;确定合成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的最优条件为n(3-羟基-4-甲氧基苯腈)∶n[N-(3-氯丙基)吗啉]=1.0∶1.1,乙腈为溶剂,回流反应6 h,收率为96%。经过两步优化,高产率获得目标化合物,后处理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氧基-3-(3-吗啉-4-氧基)苯甲腈 吉非替尼 异香兰素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