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苯磺酰基苯类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
- 1
-
-
作者
王达浩
谢凤鸣
魏怀鑫
胡英元
赵鑫
-
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5154,21905048)。
-
文摘
以1,3-双(苯磺酰基)苯为受体基团(A)、二苯胺和吩噁嗪分别为供体基团(D),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扭曲D-A-D结构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双(3-二苯氨基苯磺酰基)苯(PSPA)和1,3-双(3-吩噁嗪-10-基苯磺酰基)苯(PSPP)。在1,3-双(苯磺酰基)苯的3,3′-位连接供体基团,使供体和受体之间有较大的扭曲角,实现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有限重叠,获得了较小的ΔE ST(分别为0.21 eV和0.016 eV)和较好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s,分别为4.36%和37.36%)。瞬态荧光谱表明,PSPA和PSPP都具有典型的延迟荧光特性。基于PSPA的器件呈现蓝光发射(450 nm);基于PSPP的器件因吩噁嗪的强给电子能力,在520 nm处发射绿光,发射峰红移,且其最大外量子效率大于PSPA,达到4.48%。
-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双(苯磺酰基)苯
电致发光性质
-
Keywords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is(phenylsulfonyl)benzene
electroluminescent property
-
分类号
O621.22
[理学—有机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