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怨恨哲学”迈向“友爱的政治学”--对近年台湾文化翻译与阐释中“悦纳异己”思想脉络的观察与读解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小新 朱立立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近年来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悦纳异己"发生的兴趣和相关文化论述令人深思。在我们看来,这种文化翻译和阐释实践不只源于学术热情,也是对当今台湾精神状况的焦虑与不满的表达:透过对"悦纳异己"的译介与阐释来介入当... 近年来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悦纳异己"发生的兴趣和相关文化论述令人深思。在我们看来,这种文化翻译和阐释实践不只源于学术热情,也是对当今台湾精神状况的焦虑与不满的表达:透过对"悦纳异己"的译介与阐释来介入当下现实,为重建族群之间、两岸之间、本土外邦之间的伦理性关系,寻找一种哲学伦理学的参照。从"怨恨现代性"的分析到对"和解"可能性的探讨,从"大和解"论述到"悦纳异己"说的引入,都表明当代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宽容"精神的坚持。这或许可以成为改变当前令人困惑的当代台湾社会状况的一种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怨恨哲学” 友爱的政治学 “宽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爱的政治学:现代文学对传统的重写--从《铸剑》与《石秀》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2,共11页
在20世纪文学的不断变革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学(包括文史资源)与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发生的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是以断裂、疏离乃至对立的方式进行。直到80年代后期,才又重提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以及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论题... 在20世纪文学的不断变革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学(包括文史资源)与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发生的关系十分复杂,主要是以断裂、疏离乃至对立的方式进行。直到80年代后期,才又重提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以及与中国古典文学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论题。中国现代文学对古典文学的传承成为近年的重要论题,中国现代文学革命并未切断与古典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些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恰恰是对古代本事或经典文本改写而显现出独特而有力量的创新意义。《铸剑》和《石秀》两篇作品描写了为朋友“复仇”或为结拜兄弟见义勇为的行动--此关系及行动可以在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学”名义下来审视,也是在这一名义的映射下,或可从一个特殊视角透视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传统发生的关联,也可由此审视富有革新精神的中国现代作家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施蛰存 传统 现代 友爱的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