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菁 付冬楠 王颖 《世界建筑》 2024年第6期12-19,共8页
本文结合《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和《实施手册》的编制,探讨我国儿童成长的需求特征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原则和实施策略的比对,提出现阶段我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注重系统推进,开展儿童需求... 本文结合《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和《实施手册》的编制,探讨我国儿童成长的需求特征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原则和实施策略的比对,提出现阶段我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注重系统推进,开展儿童需求调研,注重既有空间评估,积极推动建立包容性的儿童参与机制,通过多部门合作,完善建设、服务、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策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 儿童需求特征认识 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友好空间保留与利用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焕 郑晓琴 +1 位作者 宋璐 程浩然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1期31-34,共4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批传统街巷院落在改造中遭到拆除,最终导致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聚落消失。文章对传统聚落友好空间形成的机制和范式结合实例展开论述,从传统聚落友好空间保留和利用的成功实例出发,总结其所需要的科学要素,为...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大批传统街巷院落在改造中遭到拆除,最终导致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聚落消失。文章对传统聚落友好空间形成的机制和范式结合实例展开论述,从传统聚落友好空间保留和利用的成功实例出发,总结其所需要的科学要素,为未来构建友好空间和传统聚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友好空间 保留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社区视野下儿童友好空间网络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昊田 董一瑾 杨艺红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145-146,共2页
2022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文中指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强调了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的内容[1]。社区是整个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最后... 2022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文中指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应在城市、街区、社区三个层级统筹推进,强调了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的内容[1]。社区是整个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面对儿童成长空间建设不充分、社区参与机制不健全、社区育人环境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儿童成长空间、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架子”内的“里子”不断丰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社区 儿童友好空间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标准
4
作者 黄博亚 龚华凤 《交通世界》 2020年第4期232-233,共2页
为了更好地设计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首先阐述了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的特征、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的发展史,然后分析了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原则、山地绿道系统的目标和意义、山地绿道系统的功能分析,最后阐述... 为了更好地设计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首先阐述了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的特征、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的发展史,然后分析了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原则、山地绿道系统的目标和意义、山地绿道系统的功能分析,最后阐述了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指标,主要包括亲水游憩、绿道基础设施、步行友好、文化传承四大指标,得到在山地城市展开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标准,为实际的山地城市绿道系统友好空间设计提供了实际的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绿道系统 友好空间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儿童友好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框架探究
5
作者 苏剑鸣 周雪晴 《华中建筑》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城市建成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模式和健康成长,正确了解街道环境因素在儿童出行活动中的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环境品质评价框架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的重要步骤。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厘清儿童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 城市建成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模式和健康成长,正确了解街道环境因素在儿童出行活动中的作用并建立有效的环境品质评价框架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的重要步骤。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厘清儿童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愉悦性等方面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阐释了可步行性研究方法、测度工具及微观环境要素在研究儿童群体环境评价中的有效作用,挖掘可步行性在儿童活动需求方面的内涵,从而构建了步行行为需求的底层框架,结合建成环境影响层次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建立了由4项准则、10项目标以及30项具体指标所构成的儿童友好街道可步行性评价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 可步行性评价 城市街道 儿童友好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设计——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童趣森林为例
6
作者 王新 辛泊雨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自然教育等概念解析和对国内外自然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梳理,提出建设融入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友好型空间。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童趣森林作为案例,阐述如何在儿童游戏空间中植入自然教育理念。根据理论研... 通过对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自然教育等概念解析和对国内外自然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梳理,提出建设融入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友好型空间。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童趣森林作为案例,阐述如何在儿童游戏空间中植入自然教育理念。根据理论研究和案例经验总结提出融入自然教育理念的儿童游戏空间中植物规划设计应采用自然风貌的种植方式,构建小动物友好的生境和应用丰富多样的植物材料。游戏空间的设计可以通过模拟自然场景的游戏场地,营造沉浸式游戏体验和触发创意体验的游戏场地让儿童与自然有更好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空间 自然教育 儿童友好游戏空间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童趣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友好性空间设计探析——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7
作者 靳新鹏 王学勇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8期65-67,共3页
文章以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园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空间整理与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校园内现有的友好性空间,并结合教育4.0时代发展要求,对新时代大学校园友好性空间的建设进行探索分析。通过打造交通友好性、学习友好性、交往友好性和绿... 文章以山东农业大学的校园空间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空间整理与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校园内现有的友好性空间,并结合教育4.0时代发展要求,对新时代大学校园友好性空间的建设进行探索分析。通过打造交通友好性、学习友好性、交往友好性和绿化友好性的空间,为高校的校园空间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友好空间 教育4.0 空间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公园的实践目标与路径思考
8
作者 辛泊雨 王凯伦 +1 位作者 王新 王忠杰 《中外建筑》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城市建设,城市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最重要的空间载体。然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普遍面临多重挑战。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外优秀理论及实...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城市建设,城市公园是儿童户外活动最重要的空间载体。然而,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普遍面临多重挑战。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国内外优秀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儿童友好公园建设目标,从体系构建、场所优化、设施完善、机制丰富、政策保障等维度展开探讨,形成系统的、本土化的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实践路径,为中国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空间 儿童友好公园 城市公园 实践路径 儿童游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友好型”空间建造教学探索实践——以湖南省第二届梦想家建造节最佳“童趣奖”为例
9
作者 王迪 陆华建 +1 位作者 肖博威 陈玉洁 《中外建筑》 2019年第5期75-78,共4页
文章以湖南省第二届梦想家建造节最佳“童趣奖”作品--“光隧”为例,探讨“儿童友好型”空间的设计与建造。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长江大学建筑学科相关年级课程中“空间建造”模块的设置,尝试通过引入低、高年级“课程模块交叉”[1]以及“... 文章以湖南省第二届梦想家建造节最佳“童趣奖”作品--“光隧”为例,探讨“儿童友好型”空间的设计与建造。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长江大学建筑学科相关年级课程中“空间建造”模块的设置,尝试通过引入低、高年级“课程模块交叉”[1]以及“理论实践结合”[2]的建造教学机制,探讨其调整的有效性。以此为促进本校建筑学科建造教学课程模快的优化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空间 空间建造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策略——以福州市为例
10
作者 张志雄 郭宇涵 +1 位作者 孙恺 杨雪雯 《城市建筑》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老年友好城市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需求层次,架构了“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的老年友好城市体系框架。并...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为老年友好城市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大需求层次,架构了“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的老年友好城市体系框架。并在此体系的指导下,对福州的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以及进一步提出“构建安全舒适的老年适居空间”“打造为老助老爱老的适养服务体系”“促进深层次的适用参与”等三大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友好 空间友好 服务友好 参与友好 适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规划中的儿童友好政策探索与思路——以深圳市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经验为例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磊 雷越昌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2期22-25,共4页
在社会转型新时期,城乡规划正逐步转向"公共政策",成为维护利益分配中公平公正的政策手段。儿童是城市正义的起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城乡规划领域对普惠型城市空间权益体系构建的一次全面探索。其中,社区是儿童日常生活和... 在社会转型新时期,城乡规划正逐步转向"公共政策",成为维护利益分配中公平公正的政策手段。儿童是城市正义的起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是城乡规划领域对普惠型城市空间权益体系构建的一次全面探索。其中,社区是儿童日常生活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分析"社会问题"的透镜;依托深圳市儿童友好型社区试点,转变成人视角下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社区规划模式,探索公共政策导向下的社区规划在儿童友好空间供给、建设和管理的创新;保障社区儿童空间利益和诉求,引起城乡规划对儿童空间利益的关注,为实现多元利益主体的规划价值认同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为逐步阶层化的社区提供一个媒介,缓解社会分裂趋势和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规划 儿童友好空间政策 儿童友好型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然体验为导向的儿童友好活动空间循证设计
12
作者 白洁 张文正 +2 位作者 徐美红 许涛 王苗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城市化加速导致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减少,“自然缺失症”现象日益明显。为激发儿童对自然和乡土文化的热爱,文章基于亲自然设计理论,构建并验证自然体验导向的儿童友好活动空间设计指标体系,该体系从直接、间接和象征3个维度出发,结合Kel... 城市化加速导致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减少,“自然缺失症”现象日益明显。为激发儿童对自然和乡土文化的热爱,文章基于亲自然设计理论,构建并验证自然体验导向的儿童友好活动空间设计指标体系,该体系从直接、间接和象征3个维度出发,结合Kellert理论,提出13个属性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精灵鸟理想国儿童乐园”为例,通过保护自然、营造自然场所和借助主题IP激发想象力等策略,实现了儿童与自然的深度互动。结果表明:直接自然体验(如生物多样性)权重最高,间接(如诱惑力)和象征(如抽象表达)自然体验起辅助作用;整体设计效果良好(总分0.8426),有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自然情感和环保意识,但生物多样性等因子仍有提升空间。总体而言,通过“研究-实践-反馈”的循证设计模式,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路径,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自然体验的消极效应及应对策略,以优化儿童与自然的互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验 儿童友好活动空间 层次分析法 全生命周期设计 循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