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友伴群体”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德英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0,共1页
时下,在有的中学生中出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组成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又称“友伴群体”。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兴趣跟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对“友伴群体”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也是以他们的自我的需要为基础的。首先是交往的需求。...
时下,在有的中学生中出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组成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又称“友伴群体”。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兴趣跟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对“友伴群体”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也是以他们的自我的需要为基础的。首先是交往的需求。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已有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伴群体
朋
友
式
研究成果
片面追求升学率
因势
自我实现
盲目效仿
软弱无能
生理发育
心理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2
作者
任卫民
佘少玲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2期155-157,18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过程、特征及其典型形式的分析认为其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初步探讨了对不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
群体
德育工作
管理
特征
学生社团
友伴群体
同乡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友伴群体”现象的思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德英
机构
泸州长江挖掘机厂子弟校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0,共1页
文摘
时下,在有的中学生中出现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组成小团体,这种小团体又称“友伴群体”。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兴趣跟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对“友伴群体”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也是以他们的自我的需要为基础的。首先是交往的需求。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已有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
关键词
友伴群体
朋
友
式
研究成果
片面追求升学率
因势
自我实现
盲目效仿
软弱无能
生理发育
心理要求
分类号
G527.7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2
作者
任卫民
佘少玲
机构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2期155-157,184,共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过程、特征及其典型形式的分析认为其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初步探讨了对不同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式
群体
德育工作
管理
特征
学生社团
友伴群体
同乡会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友伴群体”现象的思考
李德英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初探
任卫民
佘少玲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