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及物性系统视域下纪录片《茶界中国》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鸿航 张新珍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自然的反噬,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才是人类长期生存的基石。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纪录片《茶界中国》及物性系统和生态话语...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自然的反噬,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才是人类长期生存的基石。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纪录片《茶界中国》及物性系统和生态话语分析,从生态视角深刻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该纪录片的生态意义主要是通过关系过程(37%)、心理过程(18%)和物质过程(15%)进行表征的;综合来看,该纪录片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取向,传递出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生态话语 茶界中国 纪录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及物性系统的网络新闻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曹进 杨明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4,共9页
网络新闻生态话语是生态环境的网络语言表征,可以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旨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阐释话语的生态意义,分析网络新闻生态话语的生态取向,引导人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研究收集了具有代... 网络新闻生态话语是生态环境的网络语言表征,可以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旨在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阐释话语的生态意义,分析网络新闻生态话语的生态取向,引导人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研究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新闻生态话语,探讨了参与者、过程和环境成分中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参与者的分布受生命体/非生命体、个体/集体和权威性因素的调配,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讲述了生态故事的主要框架,环境成分中的范围、定位和方式提供了生态故事的主要背景信息,增强了生态故事的实践意义。网络新闻生态话语通过配置及物性系统的生态因素,描述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态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生态话语分析 网络新闻生态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国萍 周燕红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视译文质量,同时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诗歌解读和诗歌翻译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再别康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别康桥》之及物性系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国萍 周燕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英译版本数量颇丰、质量各异。而对译文的评价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独辟蹊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诗篇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的英译版本数量颇丰、质量各异。而对译文的评价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独辟蹊径,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视角,对诗篇原文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对比分析,旨在一方面揭示诗歌主题,一方面审视译文质量,同时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诗歌解读和诗歌翻译评价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系统 《再别康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本关键词看及物性系统和小说极简风格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桂 何安平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6期22-30,共9页
本文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和特定文学效果"极简"风格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小说关键词,分析极简小说《雪中猎人》中跟及物性系统有关的数据,总结了这篇小说及物性系统"少"、"简... 本文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和特定文学效果"极简"风格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小说关键词,分析极简小说《雪中猎人》中跟及物性系统有关的数据,总结了这篇小说及物性系统"少"、"简单"的应用特色:摒弃及物过程参与者修饰成分,摒弃或平实化环境成分,简化涉及深层内在描写的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涉及表层描写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等的隐性复杂化;讨论了及物性系统运用和操控如何实现表面形式的"少"和内在的"多",实现对小说极简风格的构建;为作品"极简"特色的构建以及欣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极简风格 《雪中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西亚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表征:基于及物性视角 被引量:8
6
作者 史康 金山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2,共9页
本文以《新海峡时报》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新闻报道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视角对其中的典型小句进行分析,探究马来西亚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内容和方式,揭示马来西亚政府对该倡议的态度和... 本文以《新海峡时报》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新闻报道为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视角对其中的典型小句进行分析,探究马来西亚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内容和方式,揭示马来西亚政府对该倡议的态度和认知。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媒体主要通过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经验活动进行表征;马来西亚政府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对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方位合作予以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系统 “一带一路” 马来西亚 小句 新闻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及物性分析浅谈《伊芙琳》的精神“瘫痪”主题——评《都柏林人》
7
作者 张丽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F0003-F0003,共1页
英语语言学家韩德利认为,语言有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相对应,即以语言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对小说中文体的表达与语言的描述进行探究,可以体现人物社会经历与思想观念,展示故事中不同事... 英语语言学家韩德利认为,语言有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相对应,即以语言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对小说中文体的表达与语言的描述进行探究,可以体现人物社会经历与思想观念,展示故事中不同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形成不同的过程,从而深刻地阐释故事的主题与核心。简单说,及物性系统由过程、参与者、环境成分三要素组成。英语中的及物性系统包含了物质、心理、关系、言语、行为和存在六种不同的过程。及物性分析取决于过程的类型。本篇主要通过物质过程对《伊芙琳》中女主角最终的选择过程进行分析和透视。《都柏林人》由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著,我国学者孙梁、宗博、智量等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柏林人》 詹姆斯·乔伊斯 及物性分析 逻辑关系 及物性系统 语言功能 英语语言学家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暴力语言的生态话语分析——以NBA战报类新闻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进 刘贵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6-151,共6页
以NBA战报类新闻标题为语料,根据及物性系统在UAM Corpus Tool中设计标注系统并建设语料库进行分析,并依据生态话语分析进行多维度讨论,探究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暴力语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这类标题中的暴力语言多以动词的形式出现... 以NBA战报类新闻标题为语料,根据及物性系统在UAM Corpus Tool中设计标注系统并建设语料库进行分析,并依据生态话语分析进行多维度讨论,探究网络体育新闻标题中暴力语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这类标题中的暴力语言多以动词的形式出现于物质过程中,环境成分中的方式多用于修饰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参与者多被隐喻为施害者和受害者,突出人的支配地位,体现"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但暴力语言并非是增强标题吸引力、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标配",应从标题撰写的文本框架、媒体人的素质及权利、法律及技术手段入手解决其中的暴力语言问题,传递和谐的语言生态观,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新闻标题 暴力语言 及物性系统 网络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气候变化故事——以《人民日报》气候变化新闻报道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苗兴伟 刘波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共14页
气候变化新闻语篇在普及气候知识,宣传气候政策,提高公众的生态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及物性系统为分析框架,对《人民日报》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索新闻语篇讲述的气候变化故事。... 气候变化新闻语篇在普及气候知识,宣传气候政策,提高公众的生态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及物性系统为分析框架,对《人民日报》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索新闻语篇讲述的气候变化故事。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新闻语篇中,及物性系统的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建构了以中国为主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围绕中国在气候治理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展开;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及物性系统建构并传达了面对气候变化,人与人之间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新闻 气候变化故事 及物性系统 话语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存在句及其生成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柴同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考察存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以及词汇—语法对语义的体现关系,提出了隐喻存在句这一概念,进而在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新模式框架下探讨了它的隐喻类型及其生成机制,并从构式的角度探讨了存在构式与其他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研究发现... 考察存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以及词汇—语法对语义的体现关系,提出了隐喻存在句这一概念,进而在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新模式框架下探讨了它的隐喻类型及其生成机制,并从构式的角度探讨了存在构式与其他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研究发现,表征"物质—关系"经验的存在句一致式there-be通常可以向物质经验的作为域、心理经验的作为域或心理域映射而形成概念隐喻,其意义系统也因此而得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存在句 系统功能语法及物性系统新模式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农业英语论文摘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易兴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7-22,共6页
本篇论文以从5种SCI农业期刊中随机抽取的32篇论文摘要为语料,从元功能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及语篇体裁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表经验意义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系统的选择是作者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所... 本篇论文以从5种SCI农业期刊中随机抽取的32篇论文摘要为语料,从元功能理论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及语篇体裁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表经验意义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态系统的选择是作者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所作的有意义的选择。经验意义的构建与语篇体裁及语篇体裁结构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意义 语篇体裁 及物性系统 语态 农业英语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庭审辩护词的概念意义研究——以美国辛普森案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凤娟 张殿军 《法治研究》 2007年第5期61-64,共4页
律师庭审辩护词的语言选择至关重要,与辩论成败与否密切相关。在辛普森一案中,辩方律师准确把握庭审过程的语境及相关参与者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律师庭审辩护词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系统中言语过程动词、关系过程动词、物质过程动词以及心... 律师庭审辩护词的语言选择至关重要,与辩论成败与否密切相关。在辛普森一案中,辩方律师准确把握庭审过程的语境及相关参与者的特点,充分展示了律师庭审辩护词的概念功能。及物性系统中言语过程动词、关系过程动词、物质过程动词以及心理过程动词在庭审辩护这一特殊语域下的合理运用,体现了律师辩护词的精确性、对抗性、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等语言特点。律师对辩护语言的精心组织与选择是该案辩护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律师熟练地驾驭自己在庭审过程中的语言,掌握良好的语言技巧和辩论能力对于赢得诉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辩护词 概念意义 及物性系统 过程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伟 刘佳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7-80,共14页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探讨新加坡华文媒体所代表的华人社团如何表征及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发现,新加坡华文媒体主要通过动...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对新加坡华文主流媒体《联合早报》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探讨新加坡华文媒体所代表的华人社团如何表征及认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研究发现,新加坡华文媒体主要通过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通过赋予“中国”“一带一路”及“中新”施事、载体、认知者或意愿表现者、交流方等参与者角色,以及通过赋予“新加坡”施事、受事、载体、意愿表现者和情感表现者、交流方等参与者角色,表征了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表达了新加坡十分重视与中国在多领域合作的意向。这种表征反映了新加坡华人社团对中国及其“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对中新合作的肯定以及在中新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早报》 “一带一路” 及物性系统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