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又红又专”思想的提出及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欧阳雪梅 《毛泽东研究》 2015年第4期45-51,共7页
毛泽东的"又红又专"思想蕴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面探索于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阶段,提出于整风反右运动后,适用对象是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才群体中最重要的干部与知识分子的目... 毛泽东的"又红又专"思想蕴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面探索于社会主义建设开始阶段,提出于整风反右运动后,适用对象是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才群体中最重要的干部与知识分子的目标要求。毛泽东反复倡导革命干部要努力于专,增强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有正确的世界观,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对新中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对"又红又专"思想在具体理解和贯彻中出现过"左"的偏差,现在已被反映时代要求的新的表述所替代,但"红"与"专"的目标要求并不过时,在新形势下仍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又红又专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才德兼备”到“又红又专”——论我国20世纪50年代知名高校的干部选任
2
作者 刘超 袁青青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共11页
知名高校的领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中国,公立名校的领导者不仅仅是高端的教育学术管理者,也是重要的国家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有效领导并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审时度势、灵活稳健地进行了一... 知名高校的领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中国,公立名校的领导者不仅仅是高端的教育学术管理者,也是重要的国家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有效领导并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审时度势、灵活稳健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就陆续选拔任命了大量优秀的高校干部。这一过程在早期呈现“才德兼备”的用人取向,随后则先后以“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为标准遴选和调任了一批干部加强高校工作,实现了党对高等教育的有效领导,也保障了高等教育的有序运行和稳步进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型领导体制基本确立,并开始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层结构和相关表征。这一进程,既是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加强教育领导权的过程,也是探索培养大批新型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过程。这一探索事实上构成了晚近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演化的历史节点,调整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形塑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干部选任 才德兼备 德才兼备 又红又专 新型领导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教育仍要坚持“又红又专”——MBA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欧平 胡海鸥 周祖城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文章认为"又红又专"仍然很能用来表述专业才能和社会责任及道德理念并举的培养要求M,BA教育也要突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境界,才能培养符合改革深化要求的商界精英。只要以明确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理念为先导,以良好... 文章认为"又红又专"仍然很能用来表述专业才能和社会责任及道德理念并举的培养要求M,BA教育也要突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境界,才能培养符合改革深化要求的商界精英。只要以明确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理念为先导,以良好的校园道德文化为依托,以贯彻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为目标,以严格管理和促进交流为保障,就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MBA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取得相当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A教育 社会责任教育 道德教育 又红又专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医红专”协同育人“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立 张广强 +3 位作者 邓凯伟 陈培荣 刘容序 张喜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270-273,共4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突出“又红又专”主线,积极探索“红专新人工程”。通过校企共上“红专学堂”、校企共推“红专青年”、校企共设“红专书院”、校企共建“红专基地”、校企共创“红专课程”、校企共任“红专导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突出“又红又专”主线,积极探索“红专新人工程”。通过校企共上“红专学堂”、校企共推“红专青年”、校企共设“红专书院”、校企共建“红专基地”、校企共创“红专课程”、校企共任“红专导师”,使红专新人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红专新人的培养路径更加清晰、红专新人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新农科 又红又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与专的张力:1949-1965年工人内部提拔技术干部的实践与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林盼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0-182,共13页
本研究论述的是建国初期(1949-1965)国营工厂从工人内部选拔技术干部的问题。自建国之始,共产党一直尝试着将政治忠诚的选拔原则植入到技术精英选拔的过程之中,努力改变"旧知识分子"对技术的垄断局面,使其能够掌握在共产党所... 本研究论述的是建国初期(1949-1965)国营工厂从工人内部选拔技术干部的问题。自建国之始,共产党一直尝试着将政治忠诚的选拔原则植入到技术精英选拔的过程之中,努力改变"旧知识分子"对技术的垄断局面,使其能够掌握在共产党所信任的工人阶级手中,这种执政理念的代表性政策是从工人中提拔技术干部,实现技术领域的无产阶级化。但是,这一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阶段性的效果差异。本研究发现,影响工人技术干部选拔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内部党政领导权力关系的变化。出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虑,政党主导的干部选拔工作,往往会由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再分配者向工农家庭及其后代在就业、职位晋升等方面提供照顾,表现为一种权力的授予关系。但是,注重阶级出身、政治表现而忽视技术能力的干部选拔,会对行政部门完成生产任务产生负面效应。企业党政领导因外部环境的制度变迁和内在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权力关系变化,与技术干部提拔标准的阶段性转变存在因果关系,由此对工人和技术干部的个人生活机遇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政治与经济"的二重话语在当代中国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干部 制度变迁 又红又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内科学》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易先国 王瑞 +4 位作者 李治利 郑全芳 麻冰洁 武娴 焦凤超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兽医内科学作为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将思政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育才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本课程现有的教学现状,进...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教育理念,兽医内科学作为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强,应用范围广,将思政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育才功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本课程现有的教学现状,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提出具体措施,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有良好专业技能的又红又专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学 兽医内科学 又红又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与专之间的困扰:1950年代的李小缘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洪涛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文章通过目前能看到的李小缘1950年代文字材料、其他回忆资料以及对李小缘之子李永泰的访问等,综合分析李小缘在1950年代的思想状态: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他的政治生态环境还不算恶劣;作为一名专业知识分子,他的交心材料主要显示的是... 文章通过目前能看到的李小缘1950年代文字材料、其他回忆资料以及对李小缘之子李永泰的访问等,综合分析李小缘在1950年代的思想状态: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他的政治生态环境还不算恶劣;作为一名专业知识分子,他的交心材料主要显示的是"红"与"专"之间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缘 图书馆 官僚主义 知识分子 思想改造 又红又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牢“四个根基” 培养新时代档案领军人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庆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37,共2页
档案工作是一项极具传承性的事业。档案工作要实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依靠的是一代代档案人薪火相传的努力。培养和造就又红又专的档案事业接班人,特别是青年业务骨干,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由于时代的原因,“十三五”... 档案工作是一项极具传承性的事业。档案工作要实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依靠的是一代代档案人薪火相传的努力。培养和造就又红又专的档案事业接班人,特别是青年业务骨干,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由于时代的原因,“十三五”期间,档案系统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的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系统 事业接班人 又红又专 薪火相传 年龄结构 领军人 传承性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
9
作者 张燕镜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5期4-9,24,共7页
本文从宏观上对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概述和论证。文章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着“实现四化,基础在教育”、“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优先保证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突出体现了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 本文从宏观上对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概述和论证。文章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着“实现四化,基础在教育”、“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优先保证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突出体现了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领袖,从振兴经济、实现四化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的重大历史意义,并认为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论述和指示,应该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的指导思想。重温小平同志这些论述,可提高我们对教育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切实把教育搞上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又红又专 教育先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