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曲婷丽 邓亚宁 +1 位作者 郝丽宏 赵正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I0004-I0005,共2页
关键词 参苓白术颗粒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桔梗 T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康肤外洗剂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志洪 钟江 +2 位作者 张衍 黄云淑 刘永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康肤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7例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颗粒治疗,两组均联合康肤外洗剂治...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康肤洗剂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7例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颗粒治疗,两组均联合康肤外洗剂治疗。采用化学比色法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进行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6周后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27例,显效20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苓白术颗粒组治疗后CAT水平(43.05±9.06)U·mL-1明显高治疗前,与对照组(22.72±7.03)U·m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2O2下调和GPx上调不明显;参苓白术颗粒组治疗后PPARγ条带的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治疗前。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可以正向调控PPAR基因表达减少氧化应激的损伤,这可能在其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颗粒 皮炎 特应性 氧化应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颗粒综合治疗功能性腹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傅海东 谢双林 皇甫含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48,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功能性腹胀患者采用参苓白术颗粒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门诊就诊的140例功能性腹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枸椽酸莫沙必利治疗,1片/次,3次/d;治疗组于对... 目的:观察与分析功能性腹胀患者采用参苓白术颗粒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门诊就诊的140例功能性腹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枸椽酸莫沙必利治疗,1片/次,3次/d;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颗粒治疗,6g/次,3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腹胀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症状评分较治疗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分别为95.71%(67/70)、1.43%(1/70)与对照组87.14%(61/70)、24.29%(17/70)比较(P<0.05);1年内,治疗组复发率为8.57%(6/70)明显低于对照组38.57%(27/70)(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腹胀患者,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腹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减少临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颗粒 功能性腹胀 枸椽酸莫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中药组采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 目的: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中药组采用小剂量腹膜透析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法,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记录尿量,计算腹膜透析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Hb、Alb、TP、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残肾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皱厚度(TS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法联合参苓白术颗粒不仅可以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患者部分生化指标,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命质量和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腹膜透析 参苓白术颗粒 尿毒症患者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颗粒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肝肠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素芳 刘闯 +3 位作者 李艺锋 粟周云 陈霞 杨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I0013,I0014,共6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大鼠肠屏障损伤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LD模型组、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组、双歧菌治疗组,每组20只。ALD大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颗粒治疗...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大鼠肠屏障损伤及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LD模型组、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组、双歧菌治疗组,每组20只。ALD大鼠造模成功后,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组予参苓白术颗粒剂灌胃,双歧菌治疗组予双歧杆菌灌胃。观察大鼠肠黏膜及肝组织病理改变,血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LD)、脂多糖(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肠系膜淋巴结细菌量检出数,小肠黏膜SIgA含量。结果 ALD大鼠小肠黏膜及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血中LD、LPS、DAO值及ALT、AST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肠系膜淋巴结细菌量检出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小肠黏膜SIgA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参苓白术颗粒组肝脏及小肠黏膜病理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1),血中LD、LPS、DAO、AST、ALT值较模型组降低(P<0.01),肠系膜淋巴结细菌量检出数较模型组减少(P<0.01),小肠黏膜SIgA较模型组升高(P<0.01);双歧菌组大鼠肝脏及小肠黏膜病理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血中LD、ALT、AST较模型组降低(P<0.01),LPS、DAO值较模型组降低(P<0.05),肠系膜淋巴结细菌量检出数较模型组减少(P<0.01),小肠黏膜SIgA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对酒精所致大鼠肠屏障损伤及肝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与双歧菌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大鼠 肠屏障损伤 肝损伤 参苓白术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