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式化学法检测健康儿童青少年血清电解质和空腹血糖参考区间与相应的传统参考区间差别不大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小娟 曹科 +4 位作者 陈运生 黄宝兴 肖丽霞 马东礼 周家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3月龄至18周岁健康人群干式化学法血清K+、Na+、Cl-、总钙(TCa)、总二氧化碳(TCO2)、空腹血糖(FBG)的参考区间值。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分为3月龄至3岁、~6岁、~12岁和~18岁组。标本来源为健康体检常规检测...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3月龄至18周岁健康人群干式化学法血清K+、Na+、Cl-、总钙(TCa)、总二氧化碳(TCO2)、空腹血糖(FBG)的参考区间值。方法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分为3月龄至3岁、~6岁、~12岁和~18岁组。标本来源为健康体检常规检测后的剩余标本。采用美国强生公司VITROS 350干式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K+、Na+、Cl-、TCa、TCO2和FBG水平,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并确定6项检测指标在3月龄至18岁健康人群中的参考区间值。结果 1 898名儿童青少年合格标本进入分析,其中男1 033名,女865名。3月龄至3岁组163名,~6岁组791名,~12岁组613名,~18岁组331名。1各年龄组男童TCa检测结果均低于女童,~6岁组男童FBG检测结果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组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a+、Cl-、TCa和FBG在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和TCO2在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K+、Na+、Cl-、TCa、TCO2和FBG在3月龄至18岁健康人群中的参考区间值(P2.5~P97.5)分别为3.4~4.9、134~147、98~110、2.18~2.60、19~28和3.6~6.0 mmol·L-1。3空腹血糖受损(IFG)总检出率为2.3%(男2.9%,女1.6%)。3月龄至3岁组未检出IFG,~6岁、~12岁和~18岁组IFG检出率分别为1.0%、3.4%和4.5%。各年龄组间IFG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年龄组间男童IFG检出率均高于女童(P均<0.05)。结论以深圳地区3月龄至18岁健康儿童为人群的干式化学法血清K+、Na+、Cl-、TCa、TCO2和FBG的参考区间值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总体差别不大,与既往国内外相关研究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空腹血糖 干式化学法 参考区间值 儿童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医学参考区间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云科 赵敏 +5 位作者 穆润清 郭晓临 马明 王朔 张歆 尚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探讨非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医学参考区间建立中的应用。方法以血红蛋白参考区间上限(97.5%分位点)确定为实例,采用SAS软件包中的Quantreg过程拟合血红蛋白97.5%分位点的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参考区间限值分布的因素;并根据分位数回归... 目的探讨非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医学参考区间建立中的应用。方法以血红蛋白参考区间上限(97.5%分位点)确定为实例,采用SAS软件包中的Quantreg过程拟合血红蛋白97.5%分位点的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参考区间限值分布的因素;并根据分位数回归的结果,确定各亚组特异的参考区间限值。结果性别和年龄均是影响血红蛋白参考区间上限分布的因素(P<0.05);非西班牙裔黑人与其他民族相比,参考区间上限值的分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β=-4.32,P<0.001)。最终分非西班牙裔黑人和其他民族、分性别、分年龄段分别确定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区间上限值。结论非参数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假设条件要求不高,接近医学参考区间研究的现实情况,且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健性。在考虑临床实际意义的情况下,该模型是参考区间建立过程中判定分组因素、确定稳健的参考区间限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参考区间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鸡抗苗勒管激素浓度分析
3
作者 潘爱銮 吴艳 +7 位作者 蒲跃进 申杰 皮劲松 张昊 王平 孙静 梁振华 杜金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5-68,共4页
以白来航鸡、江汉鸡和隐性白羽肉鸡等三种不同经济用途的鸡品种作为试验动物,观测种鸡40周龄个体产蛋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种鸡AMH浓度,比较不同鸡品种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差异显著性、分析AMH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间... 以白来航鸡、江汉鸡和隐性白羽肉鸡等三种不同经济用途的鸡品种作为试验动物,观测种鸡40周龄个体产蛋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种鸡AMH浓度,比较不同鸡品种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差异显著性、分析AMH浓度变化趋势、进行不同生长阶段AMH浓度间及其与产蛋数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2.5~P97.5百分位数法建立种鸡AMH正常范围值的95%参考区间。结果显示:白来航鸡与隐性白羽肉鸡育成期100日龄AMH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江汉鸡245日龄AMH浓度极显著低于隐性白羽肉鸡(P<0.01),280日龄AMH浓度极显著低于白来航鸡(P<0.01);三个不同鸡品种AMH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从育雏期到育成期均逐渐升高,从育成期到产蛋高峰期均逐渐下降;江汉鸡、隐性白羽肉鸡育成期AMH浓度均与40周龄产蛋数显著正相关;种鸡不同生长阶段血清AMH正常范围值参考区间是:育雏期60日龄为2.08~22.92 ng/mL,育成期100日龄为1.64~21.76ng/mL,产蛋初期150日龄为0.75~14.48ng/mL,245日龄为0.44~5.91ng/mL,280日龄为0.18~3.28 ng/mL。研究表明:鸡的AMH合成与分泌受到基因调控;种鸡育成期AMH浓度与40周龄产蛋数间的相关性,可以为早期选种提供新思路;种鸡育雏、育成期AMH正常范围值参考区间可以为早期评估种鸡繁殖潜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 AMH浓度 AMH正常范围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