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固持条件下切削参数对不锈钢铣削力及平面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庆运 陈光军 +1 位作者 王飞 谭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轴转速n、切削深度a_(p)、进给速度v_(f);对平面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a_(p)、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_(f),并得到试验参数范围内的切削力和平面度的最佳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固持 不锈钢 切削参数 切削力 平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参数标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超 崔履钰 +2 位作者 石涛 杨力 张道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3,共9页
为研究农业机械与水田壤土间的相互作用,需获取水田壤土的物理及接触参数。结合物理堆积试验,以休止角作为响应值,采用离散元法(DEM)并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展开参数标... 为研究农业机械与水田壤土间的相互作用,需获取水田壤土的物理及接触参数。结合物理堆积试验,以休止角作为响应值,采用离散元法(DEM)并选取Hertz-Mindlin with JKR(Johnson-Kendall-Roberts)接触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展开参数标定研究。首先,通过物理堆积试验获取了壤土休止角(AoR)与含水率间的定量关系,由不同含水率土壤的堆积结果筛分出4种代表性堆积形态,由于水田壤土堆积体轮廓外形比较独特,因此仅对其左右两侧轮廓采用三次多项式进行局部拟合,计算其休止角。以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成因和预试验为依据来确定其离散元模型中9个参数的高低水平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壤土剪切模量、壤土间动摩擦因数、壤土与不锈钢间静摩擦因数和JKR表面能对AoR影响明显。然后,采用基于响应面法(RSM)原理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BBD)建立了AoR与4个显著性参数间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依据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对目标响应进行预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以此为基础对壤土AoR进行离散元仿真,AoR数值计算结果(45.4°)与试验结果(44.6°)相对误差为1.79%。最后,选取含水率分别为44.4%、48.7%的壤土进行堆积角仿真模拟,计算结果与堆积试验相对误差分别为2.8%、7.14%。研究表明:回归模型可以根据壤土含水率或AoR预测长江中游地区水田壤土的相关本征参数和接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壤土 离散元法 参数标定 休止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更新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先知 张瑞 +4 位作者 祝兆鹏 李根生 效世杰 潘涛 颜志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当前,钻井参数的优化主要依赖于钻井专家经验或者传统预测与优化模型,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波动环境下的钻井施工精细指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在钻井系统中的发展,对智能模型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参数优化随机性方面具有限... 当前,钻井参数的优化主要依赖于钻井专家经验或者传统预测与优化模型,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波动环境下的钻井施工精细指导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在钻井系统中的发展,对智能模型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参数优化随机性方面具有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动态更新下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方法,并研发了钻井参数智能优化系统。该方法考虑了钻井参数与多个响应参数的动态关联,建立了扭矩智能预测模型、机械钻速智能预测模型和机械比能计算模型;其次,基于现场实时数据流和模型实时更新机制,实现了扭矩、机械钻速和机械比能的动态智能表征;最后,基于平稳提速策略设定提速目标,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综合考虑参数波动和能量损耗进行最优方案决策,实现钻井参数实时优化和平稳有效提速。现场应用表明:机械钻速实时预测具有较高精度,有效满足钻井现场实时需求;且平稳提速策略下的优化效果可观,关键层段平均提速可达30%,机械比能降低15%;此外,通过量评价优化后的钻井参数,该提速策略下的参数均值方差波动较小,可减小井下复杂工况发生概率,更符合现场钻井工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动态更新 智能表征 参数优化 最优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阳 章治 +2 位作者 吴雪钰 曹嘉亿 郑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4,共12页
针对高阶补偿拓扑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谐振参数较多且相互关联,从而导致系统设计时各个元件具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一次侧LCC、二次侧LC串联拓扑(LCC-S)的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WPT... 针对高阶补偿拓扑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谐振参数较多且相互关联,从而导致系统设计时各个元件具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一次侧LCC、二次侧LC串联拓扑(LCC-S)的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WPT系统仿真平台并进行理论分析,评估了谐振参数、耦合系数和等效负载对该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选择影响程度最复杂的变量作为决策变量,构建系统非线性优化模型;以提高WPT系统的传输效率为目标,在遗传算法基础上加入非线性优化策略,并设计新的突变函数,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IGA)给出了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IGA使系统传输效率达到98.34%,相较遗传算法提高了2.52%,且收敛速度显著提高。搭建WPT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以97.98%的传输效率保持300 W的功率输出;当负载电阻处于6~46Ω时,系统传输效率能够维持在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LCC-S型WPT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LCC-S型 拓扑结构 改进遗传算法 谐振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体征监测的救援人员安全状况实时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杰 陈长坤 +1 位作者 张健 林子达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提高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1种基于多参数体征监测的救援人员安全状况实时评估系统。在硬件部分,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ESP32通信芯片控制器为核心,集成DS18B20体温模块、MAX30102心率血氧模块、S1216F8-BD北斗定位模块... 为提高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1种基于多参数体征监测的救援人员安全状况实时评估系统。在硬件部分,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ESP32通信芯片控制器为核心,集成DS18B20体温模块、MAX30102心率血氧模块、S1216F8-BD北斗定位模块和LD2410C雷达模块;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分析、交互界面与功能以及警报与响应系统。此外,系统设计基于频域变换的心率血氧运动噪声去除算法,以提高监测数据精准性。通过模拟救援人员在6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数据集评估算法性能,控制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内;并基于多参数体征监测的救援人员安全状态预警分析模型,利用人体安全状态医学数据库数据构建智能监测预警算法。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对救援人员体温、心率、血氧、运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实时监测,并能保证较高的监测数据精准性,同时能够对救援人员的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估,并作出预警处理。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救援人员在复杂救援环境中的安全保障和救援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救援人员 安全状况 实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复合测井参数的复杂岩性核主元识别方法——以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裴家学 郭晗 +5 位作者 周立国 张甲明 田涯 李皓 李雪英 隋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复杂岩性与测井曲线之间存在非线性响应关系,致使常规岩性识别方法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引入4个与储层岩性相关的复合测井参数,增强测井曲线描述复杂岩性非线性响应特征能力;结合高斯核函数和多项式... 开鲁盆地陆西凹陷九佛堂组储层复杂岩性与测井曲线之间存在非线性响应关系,致使常规岩性识别方法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此引入4个与储层岩性相关的复合测井参数,增强测井曲线描述复杂岩性非线性响应特征能力;结合高斯核函数和多项式核函数各自的优良特性,构建组合核函数,改善核主元分析方法的全局识别能力;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确定合理的核半径参数,从而建立一套基于多复合测井参数表征的复杂岩性核主元识别方法。实际岩性数据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多复合测井参数后,复杂岩性数据在核主元空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可分性,岩性相对位置集中、固定且区带划分标准明确,表明该岩性划分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后验识别符合率92.7%以上,证明该方法在复杂岩性识别中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开鲁盆地复杂岩性区的岩性精确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元分析 岩性识别 复合测井参数 组合核函数 K-折交叉验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的黄瓜叶片分割与表型参数提取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纪章 姚承志 +2 位作者 周静 黄志刚 陈勇明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62,共9页
自动获取植株冠层表型形状对黄瓜育种和科学栽培至关重要。由于当前三维点云处理技术难以在黄瓜植株点云上对茎叶进行有效分离,分割准确率和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并对分割后叶片进行表型提取。首先通过深度... 自动获取植株冠层表型形状对黄瓜育种和科学栽培至关重要。由于当前三维点云处理技术难以在黄瓜植株点云上对茎叶进行有效分离,分割准确率和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并对分割后叶片进行表型提取。首先通过深度相机从4个角度采集黄瓜点云数据,在统计滤波和颜色滤波去除背景噪声以及离群点的基础上,基于旋转轴和广义最近点迭代(Generalized nearest point iterative,GICP)算法对点云进行配准获取完整黄瓜植株点云;使用体素和移动最小二乘算法(Moving lest squares,MLS)对区域生长算法进行改进,实现茎叶分离与叶片分割;分割后叶片点云自动提取叶片数量、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表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区域生长算法相比,改进区域生长算法可以精准地分割出单个叶片,对移栽15 d的准确率平均提升12.5个百分点,对移栽60 d的准确率平均提升22.5个百分点。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4个参数与真实测量值相比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93、0.93、0.9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2.69 cm^(2)、0.93 cm、0.98 cm、2.27 cm。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从单株黄瓜点云中高效地分割出单个叶片点云,并准确地计算相关表型性状,为温室黄瓜高通量自动化表型测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叶片 三维点云 表型参数 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玉米秸秆的可断裂柔性纤维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洁 陈玉滢 +2 位作者 孙雪 林涵 何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在国家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大力普及的背景下,针对用于实际田间粉碎的玉米秸秆力学仿真模型简化与参数标定问题,该研究首先基于离散单元法将玉米秸秆简化为节点球连接的多段球柱单元可断裂柔性纤维模型;然后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3种... 在国家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大力普及的背景下,针对用于实际田间粉碎的玉米秸秆力学仿真模型简化与参数标定问题,该研究首先基于离散单元法将玉米秸秆简化为节点球连接的多段球柱单元可断裂柔性纤维模型;然后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3种不同含水率玉米秸秆的载荷-位移曲线,采用最陡爬坡与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提出模型的弹性比、塑性比、弯曲限制角和失效比进行标定;最后在2 m×10 m域内建立了由直立根茬与平铺于地表秸秆共同构成的数值模型,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仿真,并与田间秸秆粉碎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标定参数后的模型用于秸秆粉碎仿真的粉碎合格率与实际田间试验结果的误差低于2%,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标定方法,可断裂柔性纤维模型适用于秸秆粉碎的数值仿真计算,可为秸秆粉碎还田机具的关键部件结构优化和最优参数选取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秸秆 玉米 参数标定 可断裂柔性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化白云岩Hoek-Brown准则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其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1
9
作者 莫云 胡新丽 +3 位作者 崔德山 顾东明 谢昭宇 杨勇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H-B准则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静止侧压力系数k_(1)的最大围压上限σ_(3max)简化取值方法,估算其岩体力学参数并给出了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基于k_(1)的σ_(3m)_(ax)简化取值方法,合理缩减了围压σ_(3)的取值区间,提高了计算精度;砂化白云岩的地质强度指数GSI与无侧限抗压强度σ_(c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其砂化程度在岩体块度上的贴切表现,制作了针对砂化白云岩的改进GSI建议值表;岩体材料参数m_(i)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岩石种类及细观颗粒的粗糙程度,其取值区间跨度小且对岩体力学参数影响较小,取用m_(i)=9;通过H-B准则与M-C准则的线性转换,建立了σ_(ci)与岩体抗剪强度之间的计算关系;各试验值、拟合值及理论计算值之间关系自洽、结果合理,有效解决了极破碎白云岩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问题。上述基础性工作对H-B准则的应用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对武汉市类似岩层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运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化白云岩 HOEK-BROWN强度准则 地质强度指数(GIS) 岩体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土工参数数据库及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元参数分布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秋景 孙广灿 +2 位作者 蔡永敏 苏栋 李凤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借鉴大数据思想,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实现岩土参数精细化表征和建模,是岩土工程数字孪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深圳市75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立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8个土工试验参数数据库SZ-SOIL/8/11369,分... 借鉴大数据思想,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实现岩土参数精细化表征和建模,是岩土工程数字孪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深圳市75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立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8个土工试验参数数据库SZ-SOIL/8/11369,分析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土工试验参数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利用该数据库,提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称GAN)的土工试验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及预测模型,并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深圳某项目,针对单组土工试验样本利用物理参数成功预测了其力学参数,并利用少量样本正确预测了该工程场地的土工试验参数的分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缺失参数样本进行合理预测,并实现了通过大范围地区勘察数据降低局部工程场地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的目的,可为深圳岩土与地下工程结构韧性设计和风险评价提供参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参数分布 数据库 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及电动客车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桂珍 张思豪 +1 位作者 李韶华 李鹏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4-745,共12页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试验辨识橡胶气囊的关键参数,并验证了综合模型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建立14座21自由度电动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相同参数的CarSim模型仿真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气弹簧非线性特性、车速、路面不平度及乘客分布对电动客车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能适应承载质量和路面激励而动态调整模型参数;空气弹簧的迟滞力学特性不容忽视,相比于线性模型、不考虑迟滞力学特性的热力学模型、空气弹簧等效模型,空气弹簧综合模型使得车辆响应的悬架动挠度明显降低,分别减小22.95%、42.13%、18.20%。车速的提高、路面等级的降低以及乘客位置分布不均会使电动客车的平顺性恶化,距离客车质心位置越远的乘客乘坐的不适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空气弹簧综合模型 参数动态调节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伏逆变器控制参数辨识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建 孙越 江丽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 精准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模型是研究大规模光伏接入下电力系统故障特性的重要工具。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与实际工作中的光伏逆变器特性相差较大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参数辨识的方法构建逆变器的辨识模型。以重庆云阳某1 MW光伏电站为实际参照模型,首先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将逆变器的工作区间划分为3个阶段,利用数学扰动法分别对3个阶段中的待辨识参数划分灵敏度高低等级,并由此提出不同阶段不同灵敏度参数分步辨识策略;其次,分阶段采集实际光伏电站工作数据,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各待辨识参数的初始取值范围,设计同步辨识参数实验作为参照;最后提出改进的混沌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GAPSO)作为辨识算法,分步分工作阶段辨识相关参数,通过对比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优越性,并将辨识结果代入仿真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低灵敏度参数的同步辨识结果误差远超过可接受范围,而CGAPSO分步辨识出的相关参数误差皆在1.1%以下,精度远高于同步辨识结果。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构建的辨识模型输出数据与实际逆变器工作数据契合度高,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实际工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逆变器控制策略 参数辨识 数学扰动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参数高效微调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董洪 李政韬 +3 位作者 白凤波 董路宽 张慧 徐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63,共26页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训练范式和模型规模发生显著变化,从特定任务的监督学习转向全量微调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然而,模型参数的激增导致全量微调计算成本高昂。“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仅微调部分参数或引入少量新参数,...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训练范式和模型规模发生显著变化,从特定任务的监督学习转向全量微调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然而,模型参数的激增导致全量微调计算成本高昂。“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仅微调部分参数或引入少量新参数,显著降低成本并保持性能。对近年来参数高效微调技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前沿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系统分析,涵盖设计理念与核心算法,并对不同方法的特性、优势、不足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了不同种类中同系列的多种方法,分析了同系列方法在设计理念上的演进趋势,提供了当前研究现状的全面概述。最后对参数高效微调技术进行整体的分析与展望,提出未来该技术可能的优化方向,并结合实践提出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高效微调技术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清峰 刘洋 +2 位作者 陈航 史书翰 崔小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煤矿智能化和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对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梳理了煤矿井下智能钻探技术发展历程,指出经过井下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自动控制、双模式自动控制等4个发展阶段后,煤矿井下钻探... 煤矿智能化和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对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梳理了煤矿井下智能钻探技术发展历程,指出经过井下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手动控制、地面远距离自动控制、双模式自动控制等4个发展阶段后,煤矿井下钻探技术目前正处于智能化钻探探索阶段。从基于专家数据库、机器学习、云系统等3个方向,总结阐述了煤矿井下钻探智能化的关键核心技术——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专家数据库方面,介绍了其在矿业领域的主要应用范围,以及被引入到智能化钻探领域后的4个发展阶段,并对比给出了每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机器学习方面,总结了在优化模型、优化算法、辅助控制手段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每个研究方向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研究思路;云系统方面,从石油开采、地质勘探、煤矿井下钻探3个方向探讨了最新发展情况。结合当前应用条件,综合评述了3种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当前智能钻进存在的控制手段单一、多功能拓展应用不足等问题,从技术延展、控制闭环、策略多元、体系统一等角度对煤矿井下钻进工况参数智能控制与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应用提出了展望,为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适应钻进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钻进 钻进工况参数 智能控制 专家数据库 机器学习 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参数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 季邦 +2 位作者 王修善 范荣巍 谢方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1-802,共12页
【目的】针对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在清选作业中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偏高的问题,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提升清选效率,降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方法】对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尾部逐稿... 【目的】针对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在清选作业中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偏高的问题,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提升清选效率,降低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方法】对清选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尾部逐稿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鱼鳞筛为主体结构的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参数可调的玉米清选试验台。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作为主要影响因素,以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参数范围。随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曲面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利用Design Expert 13.0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佳参数组合。最后,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于清选试验台和4YZ-2玉米联合收获机,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和田间试验,以评估优化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风机转速、振动频率和鱼鳞筛开度对清选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参数范围为:风机转速1500~1700 r/min、振动频率540~580 r/min、鱼鳞筛开度16~20 mm。响应曲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参数组合,得出最佳参数为:风机转速1604.3 r/min、振动频率540.0 r/min、鱼鳞筛开度18.1 mm,此时对应的籽粒含杂率与清选损失率分别为2.21%和0.9%。将此参数取整后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参数组合下的籽粒含杂率与清选损失率分别为2.304%和0.7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籽粒含水率为27.8%时,籽粒含杂率为2.13%,清选损失率为0.98%。【结论】验证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较为接近,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化结果有效。本研究通过优化清选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参数,降低了籽粒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为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清选性能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 清选装置 参数优化 籽粒含杂率 清选损失率 鱼鳞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Budyko框架流域时变特征参数估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联青 陈雨欣 +1 位作者 刘远洪 杨明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41,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 为分析黄河中游Budyko框架流域特征参数的时空变化,并捕捉不同因素对流域特征参数的影响,基于黄河中游8个子流域的径流、气象和人类活动数据,分区构建多元线性回归(MLR)、梯度提升(GB)和随机森林(RF)模型,对傅抱璞方程中的流域特征参数ω进行模拟。通过交叉验证选择表现最优的模型,识别对ω影响显著的主要控制因素,并进一步将最优模型纳入水热耦合平衡方程,构建时变Budyko框架,量化气候变化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结果表明:3种模型中,RF模型在模拟ω时优于MLR和GB模型;1980—2019年各子流域ω值均呈增大趋势,ω主要受不透水面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等人类活动因素的控制,在气候因素中潜在蒸散发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下垫面变化是黄河中游大多数子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变化对沁河子流域的影响略强于下垫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框架 流域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梯度提升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喷施簕菜叶面肥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建桃 吴逢秋 +3 位作者 黄路生 刘广彬 文晟 兰玉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2,共9页
为探究植保无人机喷施簕菜(Acanthopanax trifoliatus)叶面肥的可行性以及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使用极飞P20-2019款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簕菜叶面肥喷雾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喷施含量、飞行速度、作业高度对喷雾质量、簕菜产... 为探究植保无人机喷施簕菜(Acanthopanax trifoliatus)叶面肥的可行性以及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使用极飞P20-2019款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开展簕菜叶面肥喷雾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考察喷施含量、飞行速度、作业高度对喷雾质量、簕菜产量及叶片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飞行速度和作业高度对喷雾质量影响显著,雾滴沉积密度与沉积量呈现极强正相关;此外,喷施含量、飞行速度、作业高度对簕菜产量、簕菜叶片品质的影响显著。喷施含量为推荐含量的5倍、飞行速度为1.0 m/s、作业高度为2.0 m时,雾滴沉积密度为188.212个/cm^(2),雾滴沉积量为0.269μg/cm^(2)。此时,植保无人机喷施簕菜叶面肥施肥效果最好,相较空白对照组簕菜产量提高27.46%、簕菜叶绿素含量提高33.23%。研究表明,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施高含量簕菜叶面肥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菜 植保无人机 叶面肥 叶绿素 作业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权重系数的浮置板系统多参数影响与匹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宪麦 黄厚龙 +3 位作者 徐磊 胡逸宁 仵雷振 邓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7,共11页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统的低动力响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某市域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建立三维车-线-隧耦合数值模型,考虑低速和高速运营条件,以隧道壁减振和车辆乘坐舒适性为核心优化目标,选择车体垂向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及隧道壁最大Z振级为分析指标,以扣件垂向刚度及阻尼、浮置板板下垂向刚度及阻尼和板厚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工况设计,排除超限工况后,通过加权计分法得出不同车速和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参数匹配,并分析上述5个系统设计参数对动力响应指标的组合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扣件阻尼对车体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位移的影响没有板下阻尼产生的影响大,板下阻尼的增加会轻微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浮置板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随着板下阻尼增加呈现非线性变化,其最小值出现在板下阻尼为0.15 MN·s/m^(3)处。钢轨和浮置板的位移受板厚的影响较小,较大的扣件刚度和板下垂向刚度可以减小钢轨的垂向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与扣件和板下刚度呈明显正相关,减振垫道床配合使用减振扣件后,与原减振垫道床相比,可减小隧道壁的最大Z振级2.7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减振垫浮置板 参数匹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权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3 位作者 谢剑锋 彭超红 刘栩鹏 梁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8,共10页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各电气信号变化量与线路对地参数、不平衡电流的关系。研究发现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等于该线路对地导纳,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则为线路对地导纳与接地导纳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灵活接地系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不受电网参数不平衡与零序CT极性反接影响,能够有效降低保护对互感器精度的要求。此外,该方法还可利用故障信息实现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对过渡电阻及单条线路对地导纳的测量。最后,在搭建的仿真电路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电网参数不平衡 零序电压变化量 零序电流变化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