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高斯过程的多模型热力参数测量软仪表 被引量:8
1
作者 熊志化 张卫庆 +1 位作者 赵瑜 邵惠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33,40,共5页
为了解决工业过程中参数失效和优化运行中参数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软仪表,它是基于混合高斯模型,利用EM算法实现对混合模型中的参数估计。混合模型的使用既有利于降低单一高斯模型的计算负担,又能有效反映工业过程中的工况变化,... 为了解决工业过程中参数失效和优化运行中参数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软仪表,它是基于混合高斯模型,利用EM算法实现对混合模型中的参数估计。混合模型的使用既有利于降低单一高斯模型的计算负担,又能有效反映工业过程中的工况变化,判断出与特定工况相关程度最大的过程知识,利用它们建立与特定工况对应的局部模型,并将它们合并组成具有多模型结构的全局模型。作为示例,建立了测量火电厂烟气含氧量的软仪表。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工业过程参数的软测量,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热力参数测量软仪表 EM算法 混合高斯过程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参数测量误差模型中参数的随机加权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姜荣 钱伟民 周占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772,共5页
给出了半参数测量误差模型中参数的随机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讨论了用随机加权方法逼近最小二乘估计的分布,证明这种逼近是以概率1渐近有效的,并用模拟例子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参数测量误差模型 渐近正态性 随机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54504A的物理模型参数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3
作者 狄帮让 魏建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4期290-293,共4页
介绍了一种物理模型参数测量系统。系统由HP 5 4 5 0 4A示波器、微机、IEEE 4 88接口卡、同步触发器、超声发射源和放大器组成。系统有外同步和内同步两种工作方式。使用OMT方法设计该系统 ,面对对象设计软件。系统在PC机Windows98环境... 介绍了一种物理模型参数测量系统。系统由HP 5 4 5 0 4A示波器、微机、IEEE 4 88接口卡、同步触发器、超声发射源和放大器组成。系统有外同步和内同步两种工作方式。使用OMT方法设计该系统 ,面对对象设计软件。系统在PC机Windows98环境下运行。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及进行物理模型参数测量的开发实例。该系统的开发为HP 5 4 5 0 4A用户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参数测量系统 HP-54504A 数字示波器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小推力航天器自主导航及在轨参数标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石恒 徐世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0,共9页
以连续小推力航天器为背景,提出了综合考虑星载加速度计和推力器在轨标定的自主导航方案。首先以精确姿态测量和引力梯度模型为标定参考信息源,建立了包含加速度计参数、推力器参数以及光压系数的完整参数测量模型;然后基于天文导航方... 以连续小推力航天器为背景,提出了综合考虑星载加速度计和推力器在轨标定的自主导航方案。首先以精确姿态测量和引力梯度模型为标定参考信息源,建立了包含加速度计参数、推力器参数以及光压系数的完整参数测量模型;然后基于天文导航方法建立了自主导航系统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表明各状态和参数的能观性后,采用了具备良好计算效率和鲁棒性的双重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状态和参数联合估计。分析与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通过结合参数在轨标定直接提高了导航模型精度,在工程应用中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轨参数标定 参数测量模型 连续小推力 自主式导航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by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5
作者 刘宇 倪风雷 +1 位作者 刘宏 徐文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33-943,共11页
Due to the intense vibration durirLg launching and rigorous orbital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space robot may be largely deviated from their nominal parameters. The disparity will cause the ... Due to the intense vibration durirLg launching and rigorous orbital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space robot may be largely deviated from their nominal parameters. The disparity will cause the real pose (including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end effector not to match the desired one, and further hinder the space robot from performing the scheduled mission. To improve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a new self-calibration method using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provided by a laser-ranger fixed on the end-effector is proposed. A distance-measurement model of the space robot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laser beam to the intersection point at the declining plane. Based on the model, the cost function about the pose error is derived. The kinematic calibration is transferred to a non-linear system opt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solved by the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algoritlun. A six-degree of freedom (6-DOF) robot is used as a practical simulation exampl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1)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can be obtained by distance measurement only; 2) Search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improved DE; 3) More calibration configurations may make calibration results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robot SELF-CALIBRATION laser ranger pose accuracy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