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励磁系统无功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建承 张甜甜 +2 位作者 熊鸿韬 韩兵 苏成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435-4445,共11页
该文提出基于模型实测校核的柔性励磁系统无功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构建包含柔性励磁系统的Philips-Heffron模型,得到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控制通道和无功阻尼控制通道的复转矩数学模型,开展影响控制器参数整定... 该文提出基于模型实测校核的柔性励磁系统无功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构建包含柔性励磁系统的Philips-Heffron模型,得到发电机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控制通道和无功阻尼控制通道的复转矩数学模型,开展影响控制器参数整定因素的量化分析。通过实测PSS控制通道的无补偿相频特性对复转矩模型进行校核,在校核模型的基础上,依据阻尼转矩相位校正要求对无功阻尼控制器的超前滞后等控制参数进行整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整定后的无功阻尼控制器显著提升了发电机对有功振荡的阻尼抑制效果,验证了柔性励磁系统无功阻尼控制技术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发挥柔性励磁系统双通道控制优势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励磁系统 无功阻尼控制器 复转矩模型 参数整定方法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原理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英文)
2
作者 毕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4-108,共5页
PID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取决于系统控制器的控制参数。针对控制参数整定过程中各个技术指标之间的要求难以兼容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讨论了协调各技术指标关系的目标函数,描述了人体免疫系统与控制系... PID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取决于系统控制器的控制参数。针对控制参数整定过程中各个技术指标之间的要求难以兼容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原理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讨论了协调各技术指标关系的目标函数,描述了人体免疫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免疫原理的控制参数整定模型,研究了具体的免疫控制算法。以二阶大滞后过程为控制对象,采用不同整定方法的仿真实验响应对比研究显示,基于免疫方法整定的控制参数,其系统响应时间快,系统调节时间短,系统超调量小,技术指标之间兼容性能比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是一种优化的PID控制参数整定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理 PID控制器 控制参数 参数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出电流自适应的最优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
3
作者 袁硕 张小平 +1 位作者 谈宜雯 李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2,共9页
针对基于比例积分-矢量比例积分复合控制的新型低纹波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在变负载工况下也即其输出电流变化时其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及稳态精度受其输出电流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流自适应的最优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文中介绍了该... 针对基于比例积分-矢量比例积分复合控制的新型低纹波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在变负载工况下也即其输出电流变化时其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及稳态精度受其输出电流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电流自适应的最优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文中介绍了该直流稳压电源的拓扑结构及所采用的比例积分-矢量比例积分复合控制方法,并以该控制方法各控制参数为优化对象,以该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和稳态精度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其优化对象与优化目标间的数学模型及其多目标优化适应度函数,提出采用多目标人工蜂鸟优化算法对其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各最优控制参数随电源输出电流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对其效果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同时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基于比例积分-矢量比例积分复合控制的新型低纹波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所提出的最优控制参数自整定方法,能根据电源实际输出电流大小实时调整其最优控制参数,从而使其在变负载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的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和稳态精度,如在该电源额定输出电流范围内任取1.8、3.4 A两组输出电流值,采用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固定控制参数法,所得输出电压纹波系数分别下降了22.5%及19.0%,而稳态精度则分别提高了21.4%及19.1%,可见采用所提方法使电源技术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因而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低纹波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控制参数优化 多目标人工蜂鸟优化算法 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过程辨识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凌云 《机电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运用最小二乘法 ,根据线性系统输出与输入的依存关系 ,结合相关原理 ,研究了辨识系统的纯滞后等参数 ,这种方法较利用阶跃输入的延迟响应长度求取纯滞后时间常数的方法精度高 ,抗干扰能力强。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纯形法对PID参数进行基于... 运用最小二乘法 ,根据线性系统输出与输入的依存关系 ,结合相关原理 ,研究了辨识系统的纯滞后等参数 ,这种方法较利用阶跃输入的延迟响应长度求取纯滞后时间常数的方法精度高 ,抗干扰能力强。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纯形法对PID参数进行基于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 (ITAE)指标的最优整定。仿真结果表明 ,该整定方法易于实现 ,且控制效果优于常规PID控制。将该方法应用于铍青铜真空热处理炉温度控制系统 ,解决了工业现场人工整定的繁琐和费时的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过程控制 最小二乘法 过程辩识 PID控制 参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宋鹏程 甄宏宁 +2 位作者 王震泉 徐政 董桓锋 《江苏电机工程》 2015年第6期10-13,1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运用测试信号法进行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然后运用测试信号法求得从UPFC有功功率指令值到并联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的开环传递函数;最后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极... 提出一种基于测试信号法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运用测试信号法进行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然后运用测试信号法求得从UPFC有功功率指令值到并联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的开环传递函数;最后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极点配置算法便可整定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各个参数。利用PSS/E验证了所设计的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以南京西环网系统为例,验证所提出的UPFC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FC 附加阻尼控制器 测试信号法 参数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惯性响应的特高压直流频率协调控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侍乔明 郭铭群 +5 位作者 刘凯 王永平 邹欣 邹强 张庆武 潘卫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2-3442,共11页
针对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在直流频率下垂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直流虚拟惯量控制,实现了特高压直流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同时,基于直流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参... 针对特高压直流送端电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带来的频率稳定问题,在直流频率下垂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直流虚拟惯量控制,实现了特高压直流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同时,基于直流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简化模型,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参与系统频率控制的机理及对受端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类比传统同步发电机组的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原理,提出了特高压直流频率协调控制的参数整定方法;基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了直流频率协调控制参数对送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特高压直流系统的频率控制原理,分析了特高压直流参与系统频率控制的限制因素。然后,基于包含实际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的RTDS闭环实时仿真系统,对特高压直流在不同频率控制策略、不同控制参数及不同工况下的频率特性进行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直流频率下垂控制,特高压直流频率协调控制有效增加了送端交流系统的惯性,改善了系统频率的变化速率和变化幅度,提高了直流系统的频率调节能力。该研究结果为直流频率协调控制在实际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频率控制 虚拟惯量控制 参数整定方法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阶内反馈控制器SO-IFC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军 万文军 刘哲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3-1003,共11页
现代控制论与控制实际之间存在一些"鸿沟",根据PI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具有良好抗扰性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二阶内反馈控制器(Second order of internal feedback controller, SO-IFC).基于在新... 现代控制论与控制实际之间存在一些"鸿沟",根据PID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具有良好抗扰性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二阶内反馈控制器(Second order of internal feedback controller, SO-IFC).基于在新型"高效"滤波方法上的一些进展,将一种新型正弦跟踪滤波方法 (New sinusoid tracking filter, NSTF)运用于SO-IFC控制回路的噪声干扰滤波.针对被控对象的准确数学模型难以获取的问题,将一种根据过程增益(Process gain, PG)和过程总滞后(Process all lag, PAL)的工程参数整定方法 (Engineering parameter tuning method, EPTM)运用于SO-IFC参数的整定,降低了SO-IFC参数整定的难度.将SO-IFC运用于大滞后过程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包括良好的扰动抑制性能.数学分析、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出观点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反馈 二阶内反馈控制器 新型正弦跟踪滤波器 扰动抑制 工程参数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
8
作者 韩露 高英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6-48,共3页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时,系统的控制性能对模型的误差比较敏感,在系统工况变化较大(如长行程、变负荷等工况)时,系统的总体控制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工作装置的控制要求。神经网络控制器...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时,系统的控制性能对模型的误差比较敏感,在系统工况变化较大(如长行程、变负荷等工况)时,系统的总体控制精度不高,不能满足工作装置的控制要求。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的强非线性拟合特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该文以液压挖掘机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为对象,利用仿真试验手段对神经网络控制器应用于电液控制系统时的设计及参数调整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利用神经网络控制器提高在高时变强非线性系统时获得良好的全局控制性能。该文首先介绍了液压挖掘机大臂液压比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控制要求,基于此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特点并结合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基础,对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在仿真过程中通过观察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响应性能的影响作用对其进行调整,并利用其结果与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以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及控制器的自适应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器 参数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C-PID tuning method based on sensitivity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 with time-delay 被引量:9
9
作者 赵志诚 刘志远 张井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153-1160,共8页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addressed i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a simple design and parameters tuning approach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I...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addressed i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a simple design and parameters tuning approach of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IMC-PID)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order plus time-delay (FOPTD) process and the second order plus time-delay (SOPTD) process. By approximating the time-delay term of the process model with the first-order Taylor series, the expressions for IMC-PID controller parameters were derived, and they had only one adjustable parameter 2 which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system. Moreover, an analytical approach of selecting 2 was given based on the maximum sensitivity Ms. Then, the robust tuning of the system could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Ms.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be extended to the integrator plus time-delay (IPTD) process and the first order delay integrating (FODI) process. Simulation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on various processes with time-dela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provide a better dynamic performance of both the set-point tracking a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ers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 with time-delay integrating process internal model control-PID ROBUSTNESS sensitivity parameters tu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