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型及模型泵水力装置参数换算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君亮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5期273-280,共8页
基于我国低扬程泵和泵站采用模型水工试验作为设计前期工作,阐述了行业规定在泵水力装置模型制作中,要求流道过流表面粗糙度与原型按一定比例相等和不重视容积损失相似,有比尺效应;在模型试验中,流道水流流态可能有部分在光滑紊流区,与... 基于我国低扬程泵和泵站采用模型水工试验作为设计前期工作,阐述了行业规定在泵水力装置模型制作中,要求流道过流表面粗糙度与原型按一定比例相等和不重视容积损失相似,有比尺效应;在模型试验中,流道水流流态可能有部分在光滑紊流区,与原型水流流态不相同,有Re数效应,造成原、模型水力参数换算后误差很大,要用经验公式修正.针对由于水力装置结构的比尺效应和Re数效应的复杂性,造成各国学者所提出经验公式的形成依据与实物不尽相似,且有时误差仍较大,提出了采用在模型试验结果中人工消除换算原型参数中的比尺效应和Re数效应,成为新模型,将新模型由水工相似定律,按等效率换算成原型水力参数的方法,可以提高换算结果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水力装置模型 容积损失 比尺效应 Re数效应 水力参数换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潮滩沉积物激光粒度仪与移液管—筛析分析结果的对比 被引量:16
2
作者 仝长亮 高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3,共8页
激光粒度仪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与历史数据的对比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激光粒度仪与早期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江苏海岸潮滩沉积物样品的激光粒度仪和移液管—筛析法分析,对粒度参数、粒度组分等进行了对比,对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激光粒度仪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与历史数据的对比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激光粒度仪与早期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江苏海岸潮滩沉积物样品的激光粒度仪和移液管—筛析法分析,对粒度参数、粒度组分等进行了对比,对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江苏潮滩沉积物粒度参数中平均粒径的激光粒度仪与移液管—筛析分析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筛分法测得的粗颗粒物质较激光法偏少,而移液管法法测得的细颗粒物质较激光法偏多;将样品分类之后再进行两种方法所获粒度参数的回归分析,相关性得以提高,说明不同粒度组成的沉积物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有不同的影响。两种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不仅与研究区域有关,而且与沉积物本身的粒度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分析 激光粒度仪 移液管-筛析法 粒度参数换算 江苏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对抗剪强度参数的预测研究
3
作者 马增 王飞飞 李爱兵 《矿冶工程》 2025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揭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规律,以收集的38个矿山159组岩石力学数据为样本,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表征了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计算抗剪强度公式进行了范围标定,并建立B... 为了揭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与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规律,以收集的38个矿山159组岩石力学数据为样本,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表征了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计算抗剪强度公式进行了范围标定,并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为输入层,预测岩石抗剪强度参数。结果表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抗拉强度的7.6~27.8倍;通过多系数对比试验得到的黏聚力值为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1.0~2.2倍,内摩擦角正切值为原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的0.35~1.00倍,置信度较高,结果可靠;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相比,黏聚力偏差-10.53~20.12 MPa,内摩擦角偏差-18.43°~28.97°,整体呈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试验 抗剪强度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BP神经网络 经验公式 参数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量中新旧坐标转换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宗刚军 姚顽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4,共4页
常规的测量坐标转换模型因采用确定的变换参数而导致坐标换算误差。将转换区域内各新旧坐标公共点视为精度均匀的离散点,通过计算区域重心坐标和坐标转换的初始参数,求取各公共点的坐标换算近似值及其改正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点旧... 常规的测量坐标转换模型因采用确定的变换参数而导致坐标换算误差。将转换区域内各新旧坐标公共点视为精度均匀的离散点,通过计算区域重心坐标和坐标转换的初始参数,求取各公共点的坐标换算近似值及其改正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点旧坐标与其改正数的对应关系,利用常规数字成图软件的离散函数插值功能,获取任意点的坐标换算改正数,实现新、旧坐标转换。实例应用表明,该法简便可行,换算精度高,是新旧测量坐标转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坐标转换 初始换算参数 坐标改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