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带钢滚筒切头飞剪力能参数优化计算
1
作者 胡高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51-54,60,共5页
介绍了热轧带钢滚筒切头飞剪的轧钢工艺要求。利用ABAQUS Explicit软件模拟带钢剪切过程,提出了启动工作制热轧带钢滚筒切头飞剪力能计算及优化的原则、理论、计算方法,并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专门的程序。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滚筒切头飞剪 力能参数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值最小化问题的优化算法与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参数计算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祥林 李和玉 刘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如何确定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系统参数,使其主系统在较宽频带上能量的最小问题。提出了解决最大值的最小化问题有效的优化程序算法。建立了以固有频率比和阻尼比为设计变量,以振幅动力放大系数函数的多个峰值和整个宽频带下面积构... 研究了如何确定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系统参数,使其主系统在较宽频带上能量的最小问题。提出了解决最大值的最小化问题有效的优化程序算法。建立了以固有频率比和阻尼比为设计变量,以振幅动力放大系数函数的多个峰值和整个宽频带下面积构造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给出了两个自由度减振器参数的优化计算实例。实现了减振器参数选择的直接有效快速优化计算。这种方法将为复杂减振系统参数分析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 最大值最小化问题 参数优化计算 目标函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稠油混合高温蒸汽吞吐工艺参数优化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3
作者 裴润有 蒲春生 +2 位作者 吴飞鹏 刘洋 商祥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为了提高深层超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热采中地层蒸汽干度及其加热降黏效果,提出了混合高温气吞吐热采工艺技术,即在常规蒸汽吞吐过程中,混入氮气、二氧化碳或烟道气(主要由氮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等非凝析气体,以有效控制注蒸汽过程中的热损... 为了提高深层超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热采中地层蒸汽干度及其加热降黏效果,提出了混合高温气吞吐热采工艺技术,即在常规蒸汽吞吐过程中,混入氮气、二氧化碳或烟道气(主要由氮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等非凝析气体,以有效控制注蒸汽过程中的热损失;并根据汽/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建立了深层稠油井混合高温蒸汽吞吐过程中井筒温度梯度、井筒压力梯度、混合流体干度及物性参数等的定量计算数学模型,以对注汽井的井筒动态进行系统分析与控制.以胜利油田孤东GO51X11井为例,发现注汽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油 混合蒸汽吞吐 注汽参数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field-Tank模型的收敛性证明
4
作者 权光日 洪炳熔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38-141,共4页
本文研究了Hopfield-Tank能量函数在Hopfield网络中的收敛性以及优化率方面的问题.虽然离散的Hopfield网络模型与连续的Hopfield网络模型都有严格的收敛性证明,但是HopfieldTank模型一直没有人给出严格的收敛性证明.本文指出连续的H... 本文研究了Hopfield-Tank能量函数在Hopfield网络中的收敛性以及优化率方面的问题.虽然离散的Hopfield网络模型与连续的Hopfield网络模型都有严格的收敛性证明,但是HopfieldTank模型一直没有人给出严格的收敛性证明.本文指出连续的Hopfield网络模型与Hopfield-Tank模型是有区别的,所以需要另外给出Hopfield-Tank模型的收敛性证明.因此本文给出了Hopfield-Tank模型的收敛性证明,这一证明使Hopfield网络的优化计算理论更加完善.文中还讨论了网络参数1/τ对极小点的影响以及合适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PFIELD网络 Hopfield-Tank能量函数 Hopfield-Tank模型 网络参数1/τ 优化计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f thermal manage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module with reciprocating air-flow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燕平 欧阳陈志 +1 位作者 江清柏 梁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70-3976,共7页
Single ce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 module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cycle life of the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air-flow module created by a periodic reversal of the air flo... Single ce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lithium-ion battery(LIB) module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cycle life of the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air-flow module created by a periodic reversal of the air flow was investigated in an effort to mitigate the inherent temperature gradient problem of the conventional battery system with a unidirectional coolant flow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virtual experiments were developed. A set of optimized design factors for the cooling of reciprocating air flow of LIB thermal management was determine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ciprocating flow can achieve good heat dissipatio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homogeneity and effectively lower the maximal temperature of the modular battery. The reciprocating flow improves the safety,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life span of L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reciprocating air-flow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