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间技艺传承方式“参师”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阐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石庆秘
-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57-62,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山土家族民间美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12EF118)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点研究项目"基于恩施民俗文化的民族高校美术创新教育研究"(HBMW2014018)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2014332)
-
文摘
民间技艺的传承方式一般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基本形式。"参师"是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方式,即便是家传或者有师承关系的技艺拥有者,都有过参师学艺的经历。与家传和师传相比,"参师"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和途径,扩展了技艺的范围,提升了技艺的品质,体现了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创新精神。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看,"参师"还具有文化传播、认知教育、社会文化认同、审美建构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民间技艺传承
参师
艺术人类学价值
-
Keywords
Folk Arts Inheritance, Learning from Informal Tutors, Art Anthropological Values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