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5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挥职能 强化服务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作者 冯志华 《河南农业》 2011年第4期4-4,共1页
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农业部门以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立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买,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近年来。驻马店市各级农业部门以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立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买,突出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准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强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 职能 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加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盼盼 葛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加,但是仍然缺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辽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聚效应没有加快释放;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但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加,但是仍然缺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辽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县域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聚效应没有加快释放;县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县域电商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产业信息化体量仍然不足;“项目+产业”县域飞地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链不够完善,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省县域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产业集聚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囿、逻辑转置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4
3
作者 贾晋 高远卓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时空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多维度差异、头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跨区域的开放合作等特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面临着“... 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时空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多维度差异、头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跨区域的开放合作等特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面临着“收缩型”县城和“空心化”乡村并存导致的人口困境,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兴引擎”和优化“传统动能”难以兼顾导致的产业困境,县域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与有效收入退坡递减并存导致的财源困境,保持县域经济稳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引发的转型困境以及上级事权压力层层加大与基层矛盾问题汇集导致的治理困境。应从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以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驱动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抓手推进县域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产业金融为要点创新县域投融资模式以及以数字治理为关键提升县域高水平治理能力等方面优化政策逻辑,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逻辑 共性问题 未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崔理想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
县域现代化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以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空间、人口等关键维度高质量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县域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和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县域现... 县域现代化目标导向下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旨在以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础,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县域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空间、人口等关键维度高质量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县域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和携手迈向共同富裕的县域现代化。实践中,应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把握主要阶段和关键维度,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既保障实践过程和预期目标实现“1+1>2”效应,也实现整体和局部的辩证统一,以期加快取得城乡融合发展新成就,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县域实践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县域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宗泽 杨一 +3 位作者 李元鑫 刘铮 李佳 陈农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稳收增收;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改革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新动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充分挖掘县域消费潜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等加速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沈阳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沈阳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农业全产业链 创新驱动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北张家口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佟丹丹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6期44-47,共4页
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扎实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高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扎实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高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借鉴全国百强县(市)的发展经验模式并结合张家口实际,侧重以产业振兴县域经济的对策措施,旨在为推进河北省及张家口市整体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产业赋能 张家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双创、新质要素集聚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7
作者 高静 李丹 +1 位作者 陈峰 冯浩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63,共13页
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激发乡村双创活力,将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内生动能。从新质要素集聚视角出发,基于熊彼得的企业家理论和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将乡村创新与乡村创业视为有机融合的整体,构建“乡村双创-新质要素集聚... 鼓励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充分激发乡村双创活力,将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内生动能。从新质要素集聚视角出发,基于熊彼得的企业家理论和罗默的内生增长理论将乡村创新与乡村创业视为有机融合的整体,构建“乡村双创-新质要素集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并利用中国2014—2021年1569个县域平衡面板数据予以检验。结果表明:基准回归结果证实乡村双创对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机理检验发现乡村双创主要通过吸引高质量劳动力要素集聚、数字化要素集聚、智能化要素集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水平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讨论发现在中西部地区、国家创新型县及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区域,这一效应更为显著。因此,要继续加大支持乡村双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引育高质量劳动力、提高数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快新基建与金融服务、推进“数实融合”等外部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要素 新质生产力 乡村双创 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8
作者 杜雪莲 杨小勤 唐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48,共6页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贵州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0年为研究时段,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定量研究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贵州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0年为研究时段,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定量研究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格局的基础上,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呈显著上升态势。(2)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各县域发展不平衡,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3)生态滞后县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远多于经济滞后县域,生态系统滞后于经济社会系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应坚持走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齐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要的发展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协调 贵州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9
作者 高雅 邬红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缩尾与截尾检验、剔除其他政策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对于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低起伏度地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影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晓音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12-15,共4页
随着农业和农村市场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资源动员理念、动员方式和动员程度的改变,资源配置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坚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 随着农业和农村市场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资源动员理念、动员方式和动员程度的改变,资源配置效率将实现质的飞跃。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地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坚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大力推进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县域发展要素高效配置,赋予县(市)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发展格局 资源配置效率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与受水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临清例证
11
作者 徐章星 刘滨 张兵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0,共10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依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给定的受水区县域的禀赋结构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禀赋结构-分析发展现状-甄别比较优势产业-识别制约瓶颈-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五个步骤,提出...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依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以给定的受水区县域的禀赋结构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禀赋结构-分析发展现状-甄别比较优势产业-识别制约瓶颈-发挥有为政府作用”五个步骤,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推动受水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应该如何与受水区县域产业更好地融合,继而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以临清市为例,详细阐述了五步法的具体应用,指出临清市应从县情出发,结合自身的禀赋结构,在有为政府的因势利导下制定发展战略和战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受水区县域 高质量发展 新结构经济 临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策略分析
12
作者 袁慧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城乡融合发展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关系与发展策略... 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城乡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完善县域公共服务,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城乡融合发展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关系与发展策略的深入分析,探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并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13
作者 班楠楠 杜俞霏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1-69,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2019—2023年21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从新发展理念角度出发,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作... 本文基于我国2019—2023年21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从新发展理念角度出发,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金融发展规模大、效率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更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在东部县域表现为“数字红利”,在中部县域表现为“数字鸿沟”。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数据获取和共享水平;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金融素养,逐步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及政策建议——基于财政政策视角
14
作者 肖凌 平静 章卫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6,共9页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本文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县域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缺乏、低成本...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本文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县域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缺乏、低成本竞争优势削弱、产业“空心化”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方面阐述了制约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并从优化财政政策视角提出促进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进一步扩大县级财政可自主支配的财政资金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加大粮食财政补贴和农民工返乡财政补贴等是促进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15
作者 张倩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化应用迅速兴起,数字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已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文章基于中国2014—2022年1299个县域面板数据,验证数字政府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政府建设可以显著促进县域经...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数字化应用迅速兴起,数字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已成为助力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文章基于中国2014—2022年1299个县域面板数据,验证数字政府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政府建设可以显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验证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在西部地区以及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更显著;数字政府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深挖数字政府建设红利、统筹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因地制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公共服务均等化 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县域经济新动力
16
作者 沙朝阳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6期10-12,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县域经济新动力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给予文旅企业、相关单位及有关人员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县域经济 动力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江淼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5期149-151,共3页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振兴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许...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振兴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境,本文旨在探索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找到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达成乡村振兴的目标,并确保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赣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18
作者 曾栋材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07-109,113,共4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支柱。发展县域经济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赣州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发展、量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支柱。发展县域经济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赣州市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总体呈现稳步发展、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但仍存在综合实力偏弱、产业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偏低、要素制约明显等主要问题。要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需在政策支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乡村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 城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竹代塑 赋能湘竹千亿产业——湖南双牌:“以竹代塑”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9
作者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近年来,湖南省双牌县坚持立足资源,做“竹”文章,锚定“打造竹木产业集聚王牌”目标,积极开发推广“以竹代塑”产品和应用场景,加快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迈出坚实步伐。合理开发,夯实“以竹代塑... 近年来,湖南省双牌县坚持立足资源,做“竹”文章,锚定“打造竹木产业集聚王牌”目标,积极开发推广“以竹代塑”产品和应用场景,加快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迈出坚实步伐。合理开发,夯实“以竹代塑”资源基础科学培育资源。近年来,双牌县全面落实林地权属责任到户,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推动竹林流转集中和集约化经营,加强对边远闲置竹林的盘活利用。目前,全县拥有竹业新型经营主体41家,共流转竹林面积约1.21万hm2,竹林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有效提升,竹林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木产业 高质量发展 湖南双牌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20
作者 赵倩 何亮 +1 位作者 迟淼 谢成亮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现代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现代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势复杂,道路狭窄崎岖,农机装备应用推广受限,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劳动,大大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生产力 农机装备总量 农业机械总动力 手工劳动 持续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