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何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传导机制与地区差异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 何深茂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5,共14页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者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然后将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实...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二者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然后将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生活与社会发展共享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分析发现,县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金融市场参与和县域产业升级两个渠道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两者的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10.4%和77.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二线城市和数字普惠金融高水平发展地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作用更大。论文为发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县域产业升级 金融市场参与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兴 徐贤焱 +1 位作者 何奇龙 马九杰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7期23-37,共15页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论文在剖析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9-2020年我国1744个县域作为样本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地区差异、空间效应以及影响... 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到乡村振兴的实现。论文在剖析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19-2020年我国1744个县域作为样本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地区差异、空间效应以及影响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因素。结论如下:(1)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水平有所上升,但仍有约八成县域处在初级和中级协调阶段;地区上呈东部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和西部地区最低的格局;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试点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2)大多数县域其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处于同步发展状态,发展失衡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呈现空间集聚性,高高聚类区和低低聚类区分别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和西部、东北地区。(4)健全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数字素养是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支持引导是两者耦合发展的重要外部推力。因此,促进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因地制宜、空间联动、区域协同,也需要政府支持引导,尤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素养提升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 耦合协调模型 空间自相关分析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
3
作者 李雪萍 杨海芬 +1 位作者 张桐桐 孔月星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8期22-25,共4页
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成本低和惠民程度高的优势。随着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壮大,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也快速发展起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金融素养... 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成本低和惠民程度高的优势。随着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壮大,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也快速发展起来。数字普惠金融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金融素养和家庭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进程。本文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发展困境,并借鉴典型县域的实际经验,提出优化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 可持续发展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