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理论逻辑、实践探索与路径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秧分 吕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2,共17页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县域富民产业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富民”“产业”分别对应空间、社会、经济属性,涉及不同尺度、多个维度与众多主体。从发展规律来看,资源禀赋优势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工合作效益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应用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主体关系网络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政府支持投入是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发展实践来看,近年来我国县域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优势+自发成长”为主要特征的内驱型发展模式等一批典型模式,同时也存在空间维度的县域发展欠平衡、经济维度的产业发展欠充分、社会维度的联农带农欠紧密等问题。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强化县域富民产业的政策支持、公共投入、运营管理与联农带农,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错位布局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县域经济 产业融合 比较优势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密 陈书鹏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人民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也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之所以强调县域是因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县域成为推进乡村全面...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人民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也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之所以强调县域是因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县域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和切入点。目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面临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不平衡、要素流动不充分、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以及消费不充分等困境。因此,为推动县域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活要素潜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加快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要素双向流动 县域富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食用菌产业为例
3
作者 李红波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7期60-63,共4页
本文以安徽省灵璧县食用菌产业为例,探讨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发现,灵璧县依托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基础等动力机制,成为全国重要双孢菇生产基地,但仍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品牌建设不足、... 本文以安徽省灵璧县食用菌产业为例,探讨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动力机制、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发现,灵璧县依托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产业基础等动力机制,成为全国重要双孢菇生产基地,但仍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品牌建设不足、人才短缺、科技创新弱等困境。为此,提出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专业人才、强化科技支撑等实践路径,为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动力机制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食用菌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鸣 黄增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共11页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论文在梳理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困境。研究发现,尽管当前涉农融资规模...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论文在梳理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困境。研究发现,尽管当前涉农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支农体系持续完善,政策支撑更加有力,为金融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夯实了一定基础,但在供给侧、需求端和政策层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支持路径。面向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论文进一步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金融促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即围绕完善县域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适配性金融产品,强化风险共担机制,构建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县域富民产业 内在逻辑 实践困境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机理、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
5
作者 庄天慧 杨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102,共12页
统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以县域为切入点,统筹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系统探讨了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机理,总结和分析了互动的实践模式,并提出推进策略。在... 统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以县域为切入点,统筹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系统探讨了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机理,总结和分析了互动的实践模式,并提出推进策略。在互动机理方面,以人口为核心,基于生产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文化,从要素、空间分析两者的互动。富民产业发展有利于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提高城镇生活质量、助力生态文化建设和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建设化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产业延链融合、提升产业特色优势、释放县域消费需求,从而推动县域富民产业发展。进一步从分离发展、交叉互动、融合互动三个阶段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动过程进行了解析。在实践层面,归纳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互促和城乡一体四种互动建设模式。在推进策略上提出:双向流动、提高吸附效能强化互动生产要素支撑,协同生产与生活、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设施服务支撑,发展与保护共生、突出价值转化强化生态文化支撑,增进转移福祉、激发消费潜能提升人口支撑,依据互动阶段、类型,实现“产-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新型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30
6
作者 庄天慧 邱峰 杨浩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41,共15页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县域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城镇,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县域富民产业是能在长期内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其在空间维度、组织维度和价值维度上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县域富民产业在产业发展端通过凝聚竞争优势提高产业效益;在农民参与端通过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和共享资产收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实践中,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仍然面临产业集群培育不足、辐射带动效应不强,产业同质化突出、结构不优,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加快培育县域富民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应依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经营主体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农民共同富裕 利益联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培育路径 被引量:14
7
作者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1,共13页
城乡融合发展内在蕴含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县域富民产业为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载体。县域富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富民为价值取向,立足要素禀赋结构形成比较优势,基于城乡组织配置生产要素,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实现多业态... 城乡融合发展内在蕴含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县域富民产业为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载体。县域富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富民为价值取向,立足要素禀赋结构形成比较优势,基于城乡组织配置生产要素,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实现多业态创新发展。县城富民产业发展主要受制度供给和政策创新、城乡要素创新性配置、现代技术创新赋能、市场需求牵引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整体层次和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在发展体制机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带动效益与带动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要将县域富民产业培育融入产业转型升级整体进程和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来谋划推进,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制度供给,强化技术赋能,提升平台载体,强化利益联结,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各具特色的县域富民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富民产业 县域经济 产业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正确取向、综合效应和具体举措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铜山 付翔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时,应该把握的正确取向,是必须以县级的辖定性为界定,必须以富民的首要性为初衷,必须以本色的乡村性为亮点,必须以业态的制宜性为特征,必须以产业的经济性为根本,必须以效益的综合性为要求,必须以产业的融合性为抓... 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时,应该把握的正确取向,是必须以县级的辖定性为界定,必须以富民的首要性为初衷,必须以本色的乡村性为亮点,必须以业态的制宜性为特征,必须以产业的经济性为根本,必须以效益的综合性为要求,必须以产业的融合性为抓手;应该讲求的综合效应,是助力农民稳定增收的主题帮扶效应,稳定放大脱贫成效的基础筑牢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提振效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拓展效应,达成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支撑效应;应该践行的具体举措,是强力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强力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强力发展乡村产业主体,强力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强力拓展乡村电子商务,强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强力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强力提升乡村产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正确取向 综合效应 具体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匹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的机理与社会基础
9
作者 朱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72-82,共11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县域富民产业的培育与提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与均衡。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富民产业培育在基层运作过程中呈现“去黏性”的运作特征,引发产业重“引资”轻“经营”,从而带来富民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县域富民产业的培育与提升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与均衡。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富民产业培育在基层运作过程中呈现“去黏性”的运作特征,引发产业重“引资”轻“经营”,从而带来富民效应不强等困境。江西省赣州市N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锚定在地化资源、内生性的发展、自上而下的制度支持,实现了县域内生发展、农民增收、群众获得感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以县域内生资源为参照的黏性匹配的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发现,黏性匹配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县域的自主性统筹、渐进式的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化的产业培育,保障了富民产业落地过程中资源的内生性、产业的扎根性和群众的参与性,激发了县域富民产业的强县和富民的经济效能。富民效应与强县目标统合起来的产业培育经验将给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富民产业 产业培育 县域经济 产业基础 黏性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