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7,共20页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620个县域的数据,详细测度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其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4—2021年全国620个县域的数据,详细测度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其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村产业融合两条渠道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和农业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的地区,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由县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驱动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效应和生态环境改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指标体系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2
作者 王冬莱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2期278-280,共3页
川陕革命老区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战略价值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时移世易,改革开放后的川陕革命老区总体发展滞后于全国,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及要素动力转换问题... 川陕革命老区依托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战略价值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时移世易,改革开放后的川陕革命老区总体发展滞后于全国,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中国经济面临产业结构升级及要素动力转换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川陕革命老区面临城乡空间层级断裂与功能衔接失衡、县域城乡融合的制度壁垒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川陕革命老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提出强化规划引领与设施提档等四方面政策着力点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这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兑现历史承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川陕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逻辑理路、现实梗阻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景红 李国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67-73,共7页
职业教育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逻辑基点,职业教育依托技能人才培养、科教融汇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教化育人实践和开放合作办学等赋能县域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融合、社会公平、文化交融与治理协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 职业教育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共同逻辑基点,职业教育依托技能人才培养、科教融汇发展、公共服务供给、教化育人实践和开放合作办学等赋能县域城乡要素流动、产业融合、社会公平、文化交融与治理协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职业教育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赋能作用,需要聚焦当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文化传播、开放合作领域的现实梗阻,以育人体系完善、科教融汇深化、资源配置优化、文化场域构建、开放格局打造为路向,推动县域城乡人才、产业、服务、文化和治理的多维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要素流动 产业支撑 治理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
作者 杨少垒 谢江林 杜煜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2-15,共4页
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四川在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应立足... 以县域为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四川在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应立足于具体实践,坚持市场力量与政府作用、统筹推进与分类实现以及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并从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建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构建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机制、完善公共产品持续供给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总体思路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富民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密 陈书鹏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人民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也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之所以强调县域是因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县域成为推进乡村全面... 产业强则县域强,产业兴则人民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这也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之所以强调县域是因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县域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战场,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和切入点。目前,县域富民产业发展面临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不平衡、要素流动不充分、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以及消费不充分等困境。因此,为推动县域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活要素潜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加快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要素双向流动 县域富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英男 龙花楼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政策工具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期深化和丰富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基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流空间”...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政策工具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期深化和丰富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基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流空间”理论及互惠式城乡发展理论阐释了国土空间规划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认知,提出了以“参流构形—以形引流—形流耦合”为核心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逻辑;(2)基于区域差异,立足都市圈地区、大城市腹地及偏远地区的三个类型县域分别提出面向“一体化”、“郊区化”和“中心化”的国土空间治理实践路径。研究结论:城乡融合背景下空间治理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形成互惠共生的城乡网络体系,从而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佳 张成甦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2,共9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实践基础、短板约束与推进路径,还针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不仅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目标任务、实践基础、短板约束与推进路径,还针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及其他重要内容展开了拓展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并从以下方面提升研究质量:一是加强实地调研研究,探索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专业数据库;二是积极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型研究,探索从“物的融合”到“人的融合”的转换路径;三是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细分领域的研究,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模式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阈下乡村建设实践样态解析--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案例观察 被引量:34
8
作者 高强 周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3,共12页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治理是县域统筹目标下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必然要求。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实地调查,通过对典型村...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协同治理是县域统筹目标下推进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必然要求。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实地调查,通过对典型村的个案考察,认为重大工程项目牵引下的乡村建设具有有效凝聚资源要素、促进多元主体参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突出优势。但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仍会面临动力机制不足、保障机制不完善、空间联动受阻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等困境。结合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从主体路径、价值路径、保障路径、长效路径及制度路径五个方面,优化设计乡村建设发展路径,并基于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