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南坡经济带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文婷 韩春鲜 景连姣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7,22,共5页
农业是新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增长对于提高新疆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为此,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新疆天山南坡经济带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天山南坡经济 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能力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泽 杨一 +3 位作者 李元鑫 刘铮 李佳 陈农芳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沈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统筹谋划、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稳收增收;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坚持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改革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新动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充分挖掘县域消费潜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等加速沈阳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沈阳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沈阳整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农业全产业链 创新驱动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高雅 邬红梅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190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且在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缩尾与截尾检验、剔除其他政策影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对于资源禀赋相对丰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和低起伏度地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政策的影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耦合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冉 王保盛 张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80-6096,共17页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县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了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 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分析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维度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183个县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各县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探究了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综合系统的时空演变规律。同时,改进管理学中的多要素权衡模型来计算自然-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程度,量化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内部不同系统之间的耦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先后经历了振荡期(2000—2011年)和迅速攀升期(2011—2020年),在此过程中,自然维度指数整体上比社会经济维度指数更高,但同时也表现出了更强的不稳定性;(2)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值区集中在成都平原及其周围丘陵区和川南少数区县,从两个高值中心向四周延伸,高质量水平逐渐下降,川西北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相较于广大平原和丘陵区域仍相对滞后;(3)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作用下,四川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从低值不协调向低值协调,再到高值不协调的转变,不同时期的耦合不协调区域及其面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短板差异显著;(4)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指数之间存在复杂交错的相互作用关系,且这种关系在不同地貌类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山地县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自然-社会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 地貌类型 四川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5
作者 赵倩 何亮 +1 位作者 迟淼 谢成亮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现代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现代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农业生产方式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四川省达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势复杂,道路狭窄崎岖,农机装备应用推广受限,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劳动,大大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生产力 农机装备总量 农业机械总动力 手工劳动 持续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赛特 刘鹏飞 李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51-155,共5页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角度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并通过SPSS多元回归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角度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并通过SPSS多元回归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与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格局。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研发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其中,研发人员及科研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凌燕 崔淑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2,共2页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县域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不仅是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可深化...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县域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不仅是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县域经济产业增长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县域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本文在解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服务体系 县域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经济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8
作者 张洪亮 《村委主任》 2024年第6期145-147,共3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抉择。鉴于此,文章重...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抉择。鉴于此,文章重点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进县域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社会转型 县域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持续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爱国 翟进进 +1 位作者 杜云飞 张世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48,61,共3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农业特色产业创新的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四种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指出了在县域农... 本文首先分析了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对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农业特色产业创新的过程,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四种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并指出了在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几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特色产业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海云 李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4-138,共5页
通过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协调三个维度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矢量优属度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 通过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协调三个维度的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权矢量优属度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验证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科学发展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县域经济——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月 杨光培 曾克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393-8394,共2页
农业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笔者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分析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业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对策与措施,以实现县... 农业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笔者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分析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农业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利用现象,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对策与措施,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上游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维词 李久林 朱文孝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63,共5页
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目标,依据其内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以乌江上游贵州境内的13个县(市、区、特区)为例,计算出了各县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指数,旨... 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目标,依据其内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以乌江上游贵州境内的13个县(市、区、特区)为例,计算出了各县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对指数,旨在为定量化地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一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上游县域 农业可持续发展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荣 周银燕 刘光顺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6,共2页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从县域经济排名、软硬环境、经济实力对比,特别是管理和人才支撑,服务效率和行政效能来看,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亟待提升。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云南...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从县域经济排名、软硬环境、经济实力对比,特别是管理和人才支撑,服务效率和行政效能来看,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亟待提升。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云南县域经济发展正处在战略机遇期,要实现云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繁荣是不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能力 云南省 第九次党代会 战略机遇期 国家战略 软硬环境 实力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新态势分析——以湖南、广东创意农业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丽伟 高中理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共4页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农业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下,以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创意农业,作为当世界农业领域的新兴业态之一,已显现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方面的多重优势。广东及湖南的创意农业分别是我国南部及中部创意农业的发展先导,本文选取这两省的创意农业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与科技、组织、制度等层面,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成长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能力成长 创意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祁春节 雷海章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5,共4页
我国加入 WTO在即 ,对外开放市场、大幅度降低关税等一系列承诺的实现 ,必然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严重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本文认为 ,我国农业发展观必须由传统农业观向现代农业观转变 ;农业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追求... 我国加入 WTO在即 ,对外开放市场、大幅度降低关税等一系列承诺的实现 ,必然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造成严重而又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 ,本文认为 ,我国农业发展观必须由传统农业观向现代农业观转变 ;农业发展战略必须从过去的以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尽快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转移。为此 ,本文提出县域农业发展迎接“入世”挑战的七项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WTO 县域农业经济 发展战略 现代农业 农业结构 比较优势 农产品质量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物流能力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互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1-142,共2页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考虑以往的自然因素和供给需求情况,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农业物流能力的问题。如果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比作鱼,那么农业物流能力就是水,鱼水一家亲,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必然性的联系...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考虑以往的自然因素和供给需求情况,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农业物流能力的问题。如果把农业经济的发展比作鱼,那么农业物流能力就是水,鱼水一家亲,农业物流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必然性的联系,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农业物流能力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互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流 物流能力 农业经济发展 耦合互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斌 伍超 邱祝利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4期25-29,44,共6页
从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关系入手,结合浏阳特色农业发展和运用BPEIR概念模型,运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1998年—2005年浏阳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限制2005年浏阳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 从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关系入手,结合浏阳特色农业发展和运用BPEIR概念模型,运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对1998年—2005年浏阳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限制2005年浏阳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总结出浏阳县域农业发展现状和不足,提出实现浏阳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农业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刘红梅 《作物研究》 2012年第5期413-416,共4页
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是应对县域资源有限客观现实和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是建设和谐"两型社会"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与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还存在农村能效低下,农业生产高碳... 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是应对县域资源有限客观现实和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是建设和谐"两型社会"的需要,是增强县域经济与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还存在农村能效低下,农业生产高碳;县域经济结构单一脆弱,低碳技术运用不足;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理念尚未形成,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今后应健全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加快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业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双兴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3-34,共2页
在一个县域范围,如果从经济活动的角度去分析,县域经济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着大部分土地,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二,农民在县域内的居民中占据着绝大多数,农民的文明和富裕程度,... 在一个县域范围,如果从经济活动的角度去分析,县域经济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着大部分土地,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第二,农民在县域内的居民中占据着绝大多数,农民的文明和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县域经济中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那么当前如何来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呢?通过对福建安溪、山东寿光、内蒙古和格尔三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考察,笔者认为,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县域经济 发展 农民收入 比较优势 产业化 品牌意识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二) 被引量:12
20
作者 鲁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11,共3页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现在.中央正在研究对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现在.中央正在研究对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的具体政策.这是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又一项重大政策。明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改革 教育教学资源 社会发展能力 信息化建设 县域经济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