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42
1
作者 陈仕明 金涛 +2 位作者 李东波 罗显华 宋锦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54-256,260,共4页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 目的:研究观察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联合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重型CCB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血肿清除手术方案的不同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首先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的大骨瓣减压术式;B组实施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以及双侧去骨瓣的减压术式,并立刻清除患者对侧的硬膜外血肿;C组首先清除患者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而后立刻实施单侧或者双侧额颞部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式以及去骨瓣减压术式.随访1个月,对比各组经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后的颅内压水平,治疗前后的Glasgow评分,以及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情况.结果:C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显著高于A组的50.00%及B组的43.75%(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颅内压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B组(均P<0.05).A、C两组术后1~10d的Glasgow评分显著高于B组(均P<0.05).C组术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均分别显著少于A组与B组(均P<0.05).结论:对重型CCBI患者实施着力部位的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联合双侧或单侧的去骨瓣减压术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Glasgow评分,降低对侧血肿厚度以及中线移位,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清除 去骨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恒 秦治刚 +1 位作者 梁华新 房晓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LDC)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提高sTBI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行单侧LDC的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DTICH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LDC)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提高sTBI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行单侧LDC的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DTICH分为DTICH组(n=42)和非DTICH组(n=88),对比分析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伤至手术时间、并发颅骨骨折、中线移位>1cm、基底池消失、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与DTICH的发生有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伤至手术时间、并发颅骨骨折、基底池消失和FIB是DTI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DTICH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DTICH组(P<0.01)。结论:对于外伤至手术时间较短、并发颅骨骨折、基底池消失、FIB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TICH的发生。DTICH影响患者预后,提前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减压 迟发性颅内血肿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旭 张博 +3 位作者 刘建鹏 张伟涛 于金录 杨洪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STC)后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情况,探讨其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TMIH)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手术治疗的TMIH患者57例,其中行STC患者39例,行常规开颅手术18例,排除1个月内死亡、失联和占位病变等患者...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STC)后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情况,探讨其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TMIH)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手术治疗的TMIH患者57例,其中行STC患者39例,行常规开颅手术18例,排除1个月内死亡、失联和占位病变等患者,分别随机选取STC组10例和对照组(常规开颅组)10例。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Wilcoxon秩和检验对术前和术后24h、1周及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综合术后时间因素及术式因素进行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GCS评分呈逐步升高趋势。不同术式间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式对GCS评分整体恢复趋势相同,但在不同时间点GCS评分因术式不同存在差异。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GCS评分变化率,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h和术后1周时STC组GCS评分变化率明显升高(P<0.01),而术后1个月时GCS评分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比较,STC对术后7d内TMIH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作用明显,而对术后1个月患者意识障碍的恢复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减压 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 意识障碍 重复检测方差分析 Wilcoxon秩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60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建伟 马旭东 +2 位作者 张明 曹新亮 王向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3-653,共1页
自1998年开始,我们采用改良的骨瓣成形开颅血肿清除术(改良术式)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260例,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开颅血肿清除 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 老年 治疗 成形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侯前亮 牛俊 +1 位作者 王金增 刘长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诊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复查CT及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GOS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均在术后2... 目的:探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诊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复查CT及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的GOS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均在术后24 h内复查头部CT,其中完全清除血肿22例,部分清除血肿1例(血肿残余量<10%),术后1个月GOS:5分20人,4分3人;术后3个月GOS:5分22人,4分1人。结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愈后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开颅手 血肿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监测脑室内颅内压的优势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和平 钟琦 +1 位作者 王耿焕 周海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开颅去骨瓣减压术(DC)中应用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颅内压(ICP)监测探头置入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C联合脑室内ICP监护术,按照ICP监测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行DC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对照组行传统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用时、术后甘露醇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ICP监测持续时间、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一般资料、甘露醇使用剂量、甘露醇持续时间和ICP监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的DC对侧切口颅骨钻孔经Kocher点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重型脑外伤DC术中通过切口内改良Paine点穿刺行脑室内ICP监测探头置入术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减压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 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7
作者 徐鹏 蓝胜勇 +3 位作者 梁有明 黄锐 陈海浚 刘少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经同一术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去骨瓣治疗... 目的探讨单纯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72例经同一术者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去骨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评分、Helsinki CT评分及手术时机)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减压完成时间相对较长(2.8±0.4 h vs.2.5±0.3 h,P<0.05);、术后第1天Helsinki CT评分较低[3(2,5)vs.5(2,9),P<0.01];术后NICU滞留时间较短(5.54±3.09 d vs.7.24±2.74 d,P<0.01);术后7 d内颅内压超过20 mm Hg的累计时间较短(23.2±4.4 h vs 56.8±8.3 h,P<0.01);术后3个月GOS评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对于传统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术中脑脊液循环重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提高,值得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去骨减压 脑脊液循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超 董艳 +1 位作者 于明琨 侯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预后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98例患者中男193例,女105例,年龄(3...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预后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98例患者中男193例,女105例,年龄(38.23±10.86)岁,最常见的致伤因素是交通事故(162/298,54.36%)。76例(25.50%)出现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硬膜下积液(32/298,10.7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入院GCS评分、手术时机、血肿位置、血肿量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入院GCS评分、血肿量为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较常见,早期手术干预(<12h)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颅脑损伤较重、脑内大量血肿的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减压 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费力 吴海兵 +3 位作者 李荣刚 杜嘉瑞 王尔松 张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8,共4页
背景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MCI)患者传统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DC)能显著降低MMCI的病死率。但临床上DC在MMCI患者中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在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探讨DC治疗MMCI的临... 背景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MCI)患者传统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DC)能显著降低MMCI的病死率。但临床上DC在MMCI患者中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在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仍存在诸多争议。目的探讨DC治疗MM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MMCI患者24例,其中行DC手术患者12例(DC组),拒绝行DC手术患者12例(传统组)。DC组患者采取DC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对行DC年龄≥65岁(6例)和<65岁(6例)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性别、既往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术后死亡3例(25%),传统组患者分别在发病1周内死亡或在出现脑疝和/或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时放弃治疗。≤65岁和>65岁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能显著降低MMCI患者的病死率,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同样有效;多数MMCI患者DC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佳;对存在致命性脑水肿风险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强调多科室合作并与患者家属进行包括长期预后方面的有效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去骨减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蔡正华 赵伟 陈佳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3105-3107,3110,共4页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及血清t-PA、PAI-1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治的颅内压和应激性溃疡、脑动脉梗死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1~7d血清和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治疗组术后3d、7d时务低格及脑脊液t-PA、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gG、IgA、IgM水平和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术前,CD4^+/CD8^+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对患者免疫功能及t-PA、PAI-1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天幕裂孔切开 标准大减压 免疫功能 T-PA PA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6例报告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建军 陈铸 +1 位作者 司东明 王玉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0-470,共1页
大面积梗塞死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诱发的小脑幕切迹疝内科保守治疗常难以奏效,及时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笔者自1994年至今共进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去骨减压 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Ommaya囊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烨 潘临证 +2 位作者 徐奇红 胡小铭 张发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576-2578,共3页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采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植入Ommaya囊后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术。结果:12例患者积液经3~6次抽吸或3~5d外引流...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成因和采用Ommaya囊置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例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植入Ommaya囊后行穿刺抽吸或外引流术。结果:12例患者积液经3~6次抽吸或3~5d外引流后积液均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经3、6个月CT复查未见积液复发。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Ommaya囊置入术治疗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是一种非常简单、安全、经济、疗效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去大减压 OMMAYA囊 抽吸 外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天栋 李建亭 +4 位作者 白红民 王国良 蒋晓星 王玉宝 王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129-1130,共2页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 10 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 ,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 :死亡 16例 ,病死率 16% ,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难治的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 ,其中年龄超过 70岁者 13人 ,达 60 %。住院时间 :2 0~ 180d ,平均 5 0d ,老年人大部分超过 60d。随访1~ 5年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 3 5例 ,轻残生活需照顾者 3 8例 ,重残 11例 ,死亡 16例。结论 :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控制继发的脑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 ,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应尽早施行 ,可大大降低病死率 ,但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手术应特别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去骨减压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病死率 患者 老年人 并发症 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和颅内压监护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斌 黄奇武 王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53-405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和颅内压监护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病例,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颅内压监测的意义。结果:两组52例手术患者随...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和颅内压监护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双额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的病例,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颅内压监测的意义。结果:两组52例手术患者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监测组恢复良好19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17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及时行冠状切口双额颞去骨瓣减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颅内压监测能动态地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提供客观准确的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双额颞去骨减压 时机 颅内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5
15
作者 刘正言 周良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减压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林 黄如训 +4 位作者 曾进胜 陈立云 陶玉倩 苏镇培 洪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总结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MCAI)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经头颅CT证实并进行大骨瓣减压术的 16例mMCAI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等 ,以分析手术时机及其他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 6例 (6 / 16 ... 目的 总结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mMCAI)的临床经验。方法 总结我院经头颅CT证实并进行大骨瓣减压术的 16例mMCAI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等 ,以分析手术时机及其他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 6例 (6 / 16 )。死亡和存活患者的中线结构移位的中位数分别为 10 .5mm和 7mm ,手术距脑疝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 15 .5h和 4h。手术前加强脱水后瞳孔一度回缩的患者有 7例 ,其中 6例存活。手术前 12h内TCD检查示MCA主干闭塞的 3例患者均死亡 ,部分再通的 5例患者全部存活。 3个月时存活患者BI评分 ,仅有 1例严重残疾。结论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mMCAI是重要的救命措施 ,但要把握手术时机 ,术前强力脱水后瞳孔能短时回缩及TCD监测MCA有部分再通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减压 抢救 疗效 临床经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陶胜忠 张鹏远 +3 位作者 苗旺 牛光明 尹先印 苏芳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减压 临床分析 颅内压增高 脑梗死患者 进行性加重 降低死亡率 2004年 1999年 保守治疗 改善预后 脑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绷带在预防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玉强 苏亦兵 +3 位作者 乔京元 阎涛 史良 于宁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63例资料,2012年1月后术后早期(3天内)给予弹力绷带(弹力绷带组,n=27),2011年12月前术后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63例资料,2012年1月后术后早期(3天内)给予弹力绷带(弹力绷带组,n=27),2011年12月前术后早期未应用弹力绷带(对照组,n=36)。比较2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及各部位硬膜下积液(同侧大脑凸面、对侧大脑凸面、同侧大脑镰旁)发生率。结果 27例(42.9%)出现硬膜下积液,早期应用弹力绷带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25.9%(7/27),较对照组(20/36,55.6%)明显降低(χ^2=5.531,P=0.019)。早期应用弹力绷带组同侧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发生率(1/27,3.7%)较对照组(12/36,33.3%)明显降低(χ^2=8.271,P=0.004),其他部位硬膜下积液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间硬膜下积液量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839,P=0.409)。结论硬膜下积液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绷带 硬膜下积液 去骨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皮瓣下积液的处理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晓东 池京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去骨减压 顽固性皮下积液 液囊壁切除 脑池蛛网膜下腔疏通 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成功抢救大面积脑栓塞致脑疝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南 朱刚 冯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去骨减压 抢救 脑栓塞 脑疝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