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巢湖芦苇湿地去除硝酸盐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咏 毕井辉 +2 位作者 陈干 周勤丽 胡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1-425,共5页
以巢湖野生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芦苇湿地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在芦苇生长旺盛阶段(3—5月),在芦苇湿地钻孔,聚水,取样分析了水中三氮含量及水孔不同深度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芦苇区浅层地下水中... 以巢湖野生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芦苇湿地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在芦苇生长旺盛阶段(3—5月),在芦苇湿地钻孔,聚水,取样分析了水中三氮含量及水孔不同深度土壤中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芦苇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仅为0.2~0.8mg/L,远低于湿地周围井水中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大于20mg/L),芦苇湿地能够去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反硝化细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呈现明显的根际效应;野生芦苇湿地较强的生物脱氮作用与反硝化细菌分布有关,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与反硝化细菌分布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野生芦苇 去除硝酸盐污染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化学还原的硝酸盐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天荣 王凯冲 +3 位作者 李子滨 李丹萍 汪涵 王亚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8-1888,共11页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 硝酸盐作为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绿色清洁、可持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以替代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反硝化技术是亟待攻克的目标.以太阳光作为动力的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其根据半导体光生电子传递至硝酸盐的方式可分为光催化还原、光电催化还原和微生物光电营养还原.本综述阐述了三种光电化学还原技术及其机理,并以提升系统性能为重点,归纳总结了光催化剂、光电极、微生物光敏剂遴选和设计策略,厘清了光电化学硝酸盐还原技术难点,提出了借助基因工程等手段调控微生物吸收和利用光生电子途径等未来探索方向,从而为开发硝酸盐去除和资源化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 硝酸盐去除 光催化剂 光电极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污水中分离出菌株DB1去除地下水硝酸盐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咏 钱家忠 +1 位作者 李云霞 李如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5-1568,共4页
文章通过定时测定培养液中NO3--N、NO2--N和细菌浓度,分别研究了菌株DB1在水和含水层中反硝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水中可使NO3--N的去除率达到96.16%,在模拟含水层中能够彻底去除NO3--N,去除率达到100%;NO3--N的去除和NO2--N的积... 文章通过定时测定培养液中NO3--N、NO2--N和细菌浓度,分别研究了菌株DB1在水和含水层中反硝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水中可使NO3--N的去除率达到96.16%,在模拟含水层中能够彻底去除NO3--N,去除率达到100%;NO3--N的去除和NO2--N的积累主要发生在细菌对数生长期,NO2--N的去除主要在稳定期和衰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厌氧菌株 去除硝酸盐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地下水硝酸盐 被引量:6
4
作者 曹敬华 郑西来 +3 位作者 潘明霞 李萍 侯建华 宋晓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4-579,共6页
地下水硝态氮(NO3--N)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饮用水净化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萃取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该反应器反硝化区与产品水分离、出水不受微生物污染,而且扩散速率... 地下水硝态氮(NO3--N)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而且污染日趋严重,成为饮用水净化的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萃取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该反应器反硝化区与产品水分离、出水不受微生物污染,而且扩散速率快、硝酸盐去除速率快.试验装置设两级反应器,其中,一级反应器主要起预处理作用,去除地下水中溶解氧,为二级反应器内的反硝化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本试验整个系统硝态氮去除速率达到了3.36 g.m-2.d-1,相应的出水硝态氮浓度为9.76 mg.L-1,二级反应器硝态氮去除速率达到5.46 g.m-2.d-1,一级反应器硝态氮最大去除速率为0.4 g.m-2.d-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 地下水污染 硝酸盐去除 生物反硝化 地下水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农田地下水反硝化对硝酸盐的去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颜晓元 周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0-362,共13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农田氮素投入量高,但是否像其他高氮投入农田一样在土壤剖面累积了大量硝酸盐尚不清楚。通过连续两年的野外观测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发现长三角地区3种不同类型的高氮投入农田1~4 m地下水硝态氮(NO_3^...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农田氮素投入量高,但是否像其他高氮投入农田一样在土壤剖面累积了大量硝酸盐尚不清楚。通过连续两年的野外观测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发现长三角地区3种不同类型的高氮投入农田1~4 m地下水硝态氮(NO_3^--N)剖面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水稻田地下水NO_3^--N浓度始终很低(<1mg·L^(-1)),不同深度之间无差异。蔬菜地和葡萄园1 m处地下水NO_3^--N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6和17.5 mg·L^(-1),但是地下水NO_3^--N浓度随着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至4m处,NO_3^--N浓度降至小于1 mg·L^(-1),与水稻田无差异。蔬菜地和葡萄园地下水高浓度NO_3^--N仅出现在施肥期间,非施肥期地下水NO_3^--N浓度较低,这表明长三角农田不存在明显的NO_3^--N累积。原状土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0~4 m土壤均存在较强的反硝化活性。通过对地下水中反硝化产物N2及N2O的直接定量测定,发现反硝化对地下水NO_3^--N的去除效率随着深度而增加,至4m处,反硝化对地下水NO_3^--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6%(水稻田)、93%(蔬菜地)和89%(葡萄园)。这表明反硝化能有效去除地下水NO_3^--N,是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剖面未产生NO_3^--N累积的重要原因。反硝化产生的溶解性气态氮主要通过地下水流入临近水域,对于蔬菜地和葡萄园而言,溶解性气态氮流失量与NO_3^--N淋溶损失量相当,是一个重要的氮素去向,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气态氮流失 种植模式 N2直接定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砂桶装置和米酒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蒋亚萍 黄骏宇 +1 位作者 孙自森 陈余道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1-675,共5页
利用简易砂桶装置,以米酒为碳源,考察了向装置内添加米酒条件下,装置内砂砾数量、水温、进水硝酸盐浓度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米酒(碳氮比0.8~1.1)的条件下,装置内砂砾数量对去除效果影响最大,砂桶砂砾数量增多,硝酸盐去... 利用简易砂桶装置,以米酒为碳源,考察了向装置内添加米酒条件下,装置内砂砾数量、水温、进水硝酸盐浓度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米酒(碳氮比0.8~1.1)的条件下,装置内砂砾数量对去除效果影响最大,砂桶砂砾数量增多,硝酸盐去除效果增强,且能有效抑制亚硝酸盐积累,建议砂砾总体积占装置水体积比以1/3为宜;水温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较大,22~25℃较为适宜,硝酸盐去除速率分别是10~12℃和15~19℃时的2.43和1.82倍;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较小。其他因素如p H值、电导率和反应的中间产物,不是利用砂桶装置和米酒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去除 米酒 砂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物修复脱氮墙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孔繁鑫 陈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79-12881,共3页
脱氮墙技术是一种高效、无能耗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脱氮墙技术的原理、影响脱氮墙系统的关键因素如外加碳源、脱氮效率、水力负荷等的分析,提出脱氮墙技术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脱氮墙 反硝化 颗粒有机碳源 硝酸盐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高位精养池亚硝酸盐去除菌分离鉴定及去除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越 许凯伦 +2 位作者 黄振华 陆荣茂 姚青怡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49-15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精养池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亚硝酸盐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为N29。分子生物学及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29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N29培养48 ... 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精养池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亚硝酸盐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为N29。分子生物学及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29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N29培养48 h其亚硝酸盐去除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24 h(P<0.05)。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48 h后在pH值7.0~8.5其去除亚硝酸盐能力随pH值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宜pH值为7.5;在盐度2.0%~3.5%,其去除亚硝酸盐能力在各盐度梯度下差异不明显;在温度25~35℃,其去除亚硝酸盐能力随着温度上升而显著升高,适宜温度为30~35℃。菌株N29有较广的pH值和盐度适应范围,适合用于夏季南美白对虾高位精养池养殖模式下水质亚硝酸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精养池 硝酸盐去除 分离鉴定 去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温度及水力停留时间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侯卫龙 周鸿翔 +2 位作者 施加春 曾令藻 吴劳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21,共8页
采用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比较水稻秸秆、玉米芯和报纸3种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以便筛选出优质固体碳源为污染场地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比较水稻秸秆、玉米芯和报纸3种不同固体碳源在不同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条件下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效果,以便筛选出优质固体碳源为污染场地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以水稻秸秆和玉米芯作为碳源,硝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初始硝酸盐质量浓度为30 mg/L(以 N 计)条件下,硝酸盐去除率均在24 h 内达到100%,并且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较低,亚硝酸盐有短暂升高现象但24 h 之后降至0.1 mg/L 以下,因此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可作为较优质的固体碳源.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添加3种碳源的反硝化效果均表现为温度越高硝酸盐去除率越高,同时去除率达到100%所用时间越短,产生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越低,而且温度在25~30℃时反硝化效果达到最优.筛选出的2种较优碳源水稻秸秆和玉米芯,在不同 HRT 条件下(6.7,10,20,40 h)均表现为 HRT 越长,硝酸盐质量浓度有显著降低,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峰值越低且降低的也越快.以玉米芯为碳源时,在不同 HRT 条件下,铵态氮质量浓度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在30 h 之内降至5 mg/L 以下;以秸秆为碳源时,铵态氮质量浓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并且呈现 HRT 越长铵态氮质量浓度累积越高,整体呈现铵态氮质量浓度高于玉米芯.以玉米芯为碳源时,pH 略低,在5~6范围内波动;以秸秆为碳源时 pH 值波动范围为6.5~7.5,更适宜微生物生长.结果证明,秸秆和玉米芯为较优质碳源,但各有不足之处,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场地水流速度、pH 等条件选择相对更优碳源,也可将二者混合使用使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去除 碳源 温度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JM14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海艳 汪彬 +1 位作者 陈薇 刘标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态氮,以1株具有氨氮去除能力的酿酒酵母JM14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亚硝酸盐浓度、p 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其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在培养96 h时达到... 为了降低养殖水体中的硝态氮,以1株具有氨氮去除能力的酿酒酵母JM14菌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初始亚硝酸盐浓度、p H值、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其亚硝酸盐去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在培养96 h时达到最高值,为68.3%;当初始亚硝酸盐浓度为1~10 mg/L时,菌株对亚硝酸盐去除率均保持在59%以上;当亚硝酸盐浓度达到20和30 mg/L时,亚硝酸盐去除率显著降低;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初始p H值范围为6~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佳接种量为≥2%。综合来看,酿酒酵母JM14具有去除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能力,对环境安全,在水产养殖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JM14 硝酸盐去除 养殖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催化剂在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中的应用
11
作者 梁彩凤 赵港 吴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5-212,共8页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为一个关键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法(NO_(3)RR),被认为是去除各类废水中的硝酸盐有害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其催化剂的研究极具挑战性。近期,Cu基催化剂因...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成为一个关键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法(NO_(3)RR),被认为是去除各类废水中的硝酸盐有害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其催化剂的研究极具挑战性。近期,Cu基催化剂因其低成本、高活性以及能有效抑制析氢副反应等特性,在促进NO_(3)RR性能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硝酸盐转化效率、氨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本文主要综述了Cu的金属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合金催化剂以及化合物催化剂(氧化物、氢氧化物)在NO_(3)RR中的最新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改性手段的利弊以及NO_(3)RR的转化机制,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硝酸盐去除 氨生产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井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佩贵 曾康辉 +2 位作者 尚熳廷 刘湘伟 阳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4-219,共6页
为探寻更适用于农田周边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该研究构建了A、B、C3套试验装置,分别刻画管井(A)、大口井与管井组成的复合井(B、C)。基于3套物理试验模型,定量对比分析了管井与复合井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结果表... 为探寻更适用于农田周边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该研究构建了A、B、C3套试验装置,分别刻画管井(A)、大口井与管井组成的复合井(B、C)。基于3套物理试验模型,定量对比分析了管井与复合井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受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相同流速条件下,A、B、C三套修复系统的硝酸盐负荷分别介于75~100、100~125、125~150 mg/L之间;在允许硝酸盐负荷范围内,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且不会出现亚硝酸盐累积及氨氮超标现象,表明了复合井修复系统的可行性,可以实现地下水开采与修复同步进行,提高了地下水水源地供水安全保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硝酸盐去除 反硝化作用 复合井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硝酸盐浓度下香蕉杆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书伟 张凯 +7 位作者 李志斐 谢骏 王广军 李红燕 夏耘 郁二蒙 田晶晶 龚望宝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6,共14页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 固相反硝化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硝酸盐氮(NO_(3)^(-)-N)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INC)是影响反硝化系统反硝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对HRT进行优化,掌握其最大NO_(3)^(-)-N处理能力。本研究首次以香蕉杆为反硝化反应器的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和INC下反硝化系统对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硝化系统运行初期及末期的细菌群落进行16S rDNA V3和V4区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香蕉杆反应器的最佳HRT为20 h,对应NO_(3)^(-)-N去除率为(96.71±1.36)%,且无NO_(2)^(-)-N积累。在最佳HRT的基础上,反应器的出水硝酸盐浓度(ef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ENC)和硝酸盐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出水COD随INC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反应器在整个实验期间能完全去除NH_(4)^(+)-N。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经过长期运行后,反应器内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它们的相对丰度分别增至31.20%、6.67%、3.08%和4.26%,保证了反应器的高效运行。此外,在属水平上,反应器初期和末期的优势菌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尾水反硝化碳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硝化 水力停留时间 进水硝酸盐浓度 硝酸盐去除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还原同步回收电镀废水中氮资源和重金属铜
14
作者 王鹏飞 都世杰 +2 位作者 左任翔 杜建伟 梅光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59,共7页
采用铜片作为阴极,铂电极作为阳极,并以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反应体系,构建电催化还原体系处理模拟电镀废水中的硝酸盐,在去除硝态氮(NO_(3)^(-)-N)的同时实现重金属(Cu)和氨(NH_(3))资源的回收。通过考察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初始pH、反应... 采用铜片作为阴极,铂电极作为阳极,并以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反应体系,构建电催化还原体系处理模拟电镀废水中的硝酸盐,在去除硝态氮(NO_(3)^(-)-N)的同时实现重金属(Cu)和氨(NH_(3))资源的回收。通过考察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初始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NO_(3)^(-)-N还原率的影响,优化得到电催化还原体系的最佳反应条件:以铜片为阴极、电流密度40 mA/cm^(2)、反应时间60 min和初始pH=3,此时模拟废水中NO_(3)^(-)-N的去除率达到83.55%,法拉第效率与氨产率分别为62.21%、11.67 mmol/(h·cm^(2))。通过氩气吹脱(6 h)并经稀硫酸吸收回收阴极液中的氨,氨回收率约为77%,形成的硫酸铵水溶液有望作为高附加值氮产品回用。此外,电催化还原过程中阴极室中生成的铜化合物〔Cu(OH)_(2)和CuO〕可实现铜资源的回收。该技术兼具污染物去除与资源化回收双重优势,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药剂,成本低且操作稳定,为含铜及硝酸盐电镀废水的绿色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硝酸盐去除 电催化还原 铜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鱼的pH控制及脱氮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鹰 王玲玲 李忠全 《渔业现代化》 2001年第3期10-11,35,共3页
养殖水中 p H和硝酸盐浓度是影响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讨论了 p H和碱性的基本关系以及利用其相互关系来保证封闭循环系统维持在一个允许的 p H范围内 ,设计了一植物脱氮系统来降低水中硝酸盐浓度的积累。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PH控制 去除硝酸盐 碱性 封闭循环系统 植物脱氮系统 设计 水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自养反硝化对含盐水体脱氮及其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阮赟杰 谭洪新 +3 位作者 罗国芝 王晨尧 车轩 孙大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以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去除硝酸盐为目的,研究了填料床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的NO3--N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对NO3--N浓度为22.5~368 mg/L的含盐水体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29±1)℃条件下,进水NO3 - -N负荷0... 以闭合循环养殖系统去除硝酸盐为目的,研究了填料床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的NO3--N去除效果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反应器对NO3--N浓度为22.5~368 mg/L的含盐水体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29±1)℃条件下,进水NO3 - -N负荷0.052~1.088 kg/(m3·d)为最适进水负荷范围,NO 3--N去除率大于95%,出水NO2 --N浓度小于1 mg/L。进水NO3 - -N负荷2.171 kg/(m3·d)时,达到最大NO 3--N体积负荷去除率,为1.65 kg/(m3·d)。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填料表面生物膜对污染物NO3 - -N的去除呈半级反应速率关系,反应器单位体积半级动力学常数K1/2v为7.84~ 8.5 mg1/2/(L1/2·h)。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该值的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出水NO 3--N的浓度,预测值与实际值采用统计软件 SAS 8.0做方差分析表明,Pr>F值分别为0.9732和0.8845,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反应器 硝酸盐去除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对含盐水体脱氮效率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8
17
作者 赖才胜 谭洪新 +3 位作者 罗国芝 阮赟杰 孙大川 王智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处理含盐水体的脱氮效果表明,在温度在(29±1)℃的条件下,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NO3--N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以NO3--N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进...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颗粒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填料床反应器处理含盐水体的脱氮效果表明,在温度在(29±1)℃的条件下,反应器对含盐水体中NO3--N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以NO3--N去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进水硝酸盐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脱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进水NO3--N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目标值均具显著影响.根据多重回归的系数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响应曲面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泥龄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氮效能及其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杰 张泽文 +2 位作者 李冬 郭跃洲 李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为研究不同污泥龄(SRT)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氮效能和动力学特性,采用一组SBR反应器研究梯度降低污泥龄过程中系统的NO2--N去除负荷(Nr)和NO2--N污泥负荷(Ns),并对各阶段厌氧氨氧化过程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龄由21 d梯度... 为研究不同污泥龄(SRT)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的脱氮效能和动力学特性,采用一组SBR反应器研究梯度降低污泥龄过程中系统的NO2--N去除负荷(Nr)和NO2--N污泥负荷(Ns),并对各阶段厌氧氨氧化过程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泥龄由21 d梯度降低到12 d,Nr由0.590 kg/(m3·d)降低到0.493 kg/(m3·d),单位MLVSS Ns由0.178 kg/(kg·d)提升到0.297 kg/(kg·d),系统整体的脱氮性能有所下降,但单位质量的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效率显著提升;采用莫诺(Monod)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污泥龄运行阶段厌氧氨氧化菌的动力学行为,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污泥龄的降低,NO2--N的最大比降解速率vmax由0.406 d-1提高到0.826 d-1,半饱和常数Ks由23.3 mg/L增加到95.3 mg/L,梯度降低污泥龄能够筛选纯化生长速率较快的厌氧氨氧化菌菌种,提升NO2--N的最大比降解速率,但厌氧氨氧化菌对底物的亲和性会逐渐变差,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龄 厌氧氨氧化 硝酸盐去除负荷 硝酸盐污泥负荷 动力学特性 最大比降解速率 半饱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纪明中 修爱慧 +1 位作者 严莲荷 周申范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0期1-4,共4页
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不易去除。电极-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反硝化功能,能够大大提高硝酸盐氯的去除率,并能有效脱除磷和其它有机物质,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污泥浓度高和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作为新型的污... 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中,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不易去除。电极-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反硝化功能,能够大大提高硝酸盐氯的去除率,并能有效脱除磷和其它有机物质,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污泥浓度高和便于自动控制等优点。作为新型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生物膜 反硝化 硝酸盐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生物膜前后置条件下的反硝化脱氮性能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群 杨昌柱 +1 位作者 陈建平 胡传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3,41,共4页
进行了电极-生物膜前置和后置条件下去除污水中COD和硝酸盐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前置或后置条件下,电极-生物膜对COD的去除能力均一般;电极-生物膜后置时,对污水中的硝酸盐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与前置时相比去除率可提高28.6%。并... 进行了电极-生物膜前置和后置条件下去除污水中COD和硝酸盐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前置或后置条件下,电极-生物膜对COD的去除能力均一般;电极-生物膜后置时,对污水中的硝酸盐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与前置时相比去除率可提高28.6%。并从微生物营养的角度对电极-生物膜前置和后置条件下的反硝化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 电极-生物膜法 前置型和后置型工艺流程 硝酸盐氮和COD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