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DIC技术的金属棒材单轴拉伸大应变硬化曲线测量研究
1
作者 陈俊甫 章陈康平 +3 位作者 蔡晋辉 马丙辉 刘亚丕 王疆瑛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精确测量金属棒材单轴拉伸颈缩后大应变范围硬化曲线,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测量试样颈缩区域几何构型,基于Bridgman模型对颈缩后流动应力进行修正,评估Ludwik、Swift、Hockett-Sherby(H-S)和Voce模型对硬化曲线的拟合效果... 为精确测量金属棒材单轴拉伸颈缩后大应变范围硬化曲线,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3D-DIC)测量试样颈缩区域几何构型,基于Bridgman模型对颈缩后流动应力进行修正,评估Ludwik、Swift、Hockett-Sherby(H-S)和Voce模型对硬化曲线的拟合效果,开展单轴拉伸有限元模拟以验证大应变硬化曲线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以6061铝合金棒材为例,3D-DIC技术可以精确地获取试样颈缩最小横截面半径a和外轮廓曲率半径R的演化规律,结合Bidgman模型可以有效地获取颈缩后大应变硬化曲线,其应变范围(0~0.41)是常规单轴实验所获取硬化曲线应变范围(0~0.058)的7倍,Hockett-Sherby硬化模型具有最佳的硬化曲线拟合优度,基于该模型的单轴拉伸模拟输出载荷-位移曲线和应变云图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证实3D-DIC技术结合Bridgman模型能够精确地测量金属棒材单轴拉伸颈缩后大应变范围的硬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单轴 颈缩 硬化曲线 应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颗粒团聚影响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
2
作者 徐超 董攀 +3 位作者 巫运韬 王如转 李莹 李卫国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0,共9页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断裂强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颗粒作为一种常见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然而,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现象,从而影响增强效果。针对颗粒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过计及颗粒团聚的影响,以及材料热物理性能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考虑团聚影响的温度相关性拉伸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模型得到了实验数据的良好验证。研究成果为定量表征不同颗粒含量、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加深了对不同温度下团聚现象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 团聚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N@Fe复合吸波涂层高温原位拉伸测试分析
3
作者 蒋曜年 刘欢 +5 位作者 钟镇涛 何泽乾 毛卫国 戴翠英 张有为 刘平桂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对SiCN@Fe复合吸波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原位表征分析,为评估该涂层在应用环境下的适配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工作采用空气喷涂法制备了SiCN@Fe复合吸波涂层,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原位测试系统表... 对SiCN@Fe复合吸波涂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进行原位表征分析,为评估该涂层在应用环境下的适配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工作采用空气喷涂法制备了SiCN@Fe复合吸波涂层,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材料高温力学性能原位测试系统表征了SiCN@Fe复合吸波涂层的拉伸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涂层的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由室温下的54 GPa下降至600℃下的47 GPa;涂层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明显提高,分别由室温下的52.81 MPa和4.65 MPa·m^(1/2)提升至600℃下的178 MPa和6.54 MPa·m^(1/2)。SiCN非晶陶瓷在高温环境下的韧性转变和Fe粉填料稳定的骨架结构是SiCN@Fe复合吸波涂层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N聚合物衍生非晶陶瓷 吸波涂层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推进剂拉伸力学行为的应变速率相关超弹本构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龙 谢侃 +2 位作者 裴江峰 李世鹏 王宁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694,共8页
为研究HTPB推进剂拉伸力学行为的应变速率相关性,采用万能试验机和液压试验机,在室温下开展了不同应变速率(1.2×10^(-4)~80s^(-1))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给定应变对应的应力随应变率对数双线性增加,1s^(-1)为双线性关系的转折点;... 为研究HTPB推进剂拉伸力学行为的应变速率相关性,采用万能试验机和液压试验机,在室温下开展了不同应变速率(1.2×10^(-4)~80s^(-1))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给定应变对应的应力随应变率对数双线性增加,1s^(-1)为双线性关系的转折点;随应变的减小,HTPB推进剂的应变率敏感性线性增强。在Mohotti建立的模型基础上,结合拉伸力学行为的双线性率相关特性及应变率敏感性的应变依赖性,提出改进的应变速率相关超弹本构模型。该模型以超弹性元件作为基础描述参考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率相关元件乘入超弹性元件描述率相关特性。模型预测与实验曲线对比表明:所提出的率相关超弹本构模型能够描述HTPB推进剂在1.2×10^(-4)~80s^(-1)应变率、30%应变范围内的拉伸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推进剂 中应变率 相关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铝L2应变率相关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文 周元鑫 +1 位作者 马钢 夏源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对工业纯铝L2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O.001、0.02、200、500和1300 s-1)拉伸力学性能的试验,得到各应变率下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变率很低时,其屈服应力(σs)、拉伸强度(σb)和失稳应变(εb)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变化不大;当... 对工业纯铝L2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O.001、0.02、200、500和1300 s-1)拉伸力学性能的试验,得到各应变率下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变率很低时,其屈服应力(σs)、拉伸强度(σb)和失稳应变(εb)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变化不大;当应变率很高时,σe和σh随着应变率对数的增加而增大,而εb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弹性模量则对应变率不敏感.采用修正的幂次强化模型及其简化模型来描述L2的应变率敏感行为,并采用Ramberg-Osgood模型拟合各个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此两种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L2应变率相关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铝 L2 力学性能 应变率相关 Ramberg-Osgoo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拉伸力学性能温度相关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6
作者 韩同伟 贺鹏飞 +1 位作者 王健 吴艾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8-1641,1672,共5页
采用Tersoff势对扶手椅型(Armchair)和锯齿型(Zigzag)单层石墨烯薄膜在不同热力学温度下(0~3000K)的单向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石墨烯薄膜拉伸力学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并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同几何尺寸... 采用Tersoff势对扶手椅型(Armchair)和锯齿型(Zigzag)单层石墨烯薄膜在不同热力学温度下(0~3000K)的单向拉伸力学性能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了石墨烯薄膜拉伸力学性能对温度的依赖性,并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同几何尺寸的扶手椅型和锯齿型单层石墨烯薄膜拉伸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对温度有强烈的依赖性,2种不同手性的单层石墨烯薄膜的杨氏模量、抗拉强度、拉伸极限应变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石墨烯薄膜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也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低于600K时,扶手椅型石墨烯薄膜的力学性能优于锯齿型的;但当温度超过600K时,特别是高温时,扶手椅型薄膜的力学性能的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低于锯齿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石墨烯薄膜 力学性能 分子动力学方法 温度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钢板料的单向拉伸断裂失效研究(Ⅰ)——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 被引量:15
7
作者 桂良进 高付海 范子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0-383,447,共4页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研究了双相钢平板单向拉伸试件的拉伸变形和断裂失效过程,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了集中性失稳带的分布和方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变形过程包括均匀变形、分散性失稳、集中性失稳和拉断4个阶段;集中性失稳的... 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研究了双相钢平板单向拉伸试件的拉伸变形和断裂失效过程,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了集中性失稳带的分布和方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变形过程包括均匀变形、分散性失稳、集中性失稳和拉断4个阶段;集中性失稳的区域呈"×"形分布,与加载方向约成57o;起裂点位于局部颈缩截面的中心点处;双相钢的延伸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单向试件 双相钢 断裂失效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试验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在变形灌浆套筒单向拉伸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戴云彤 郑永峰 +4 位作者 管东芝 蒋汉阳 郭正兴 杨福俊 何小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3,共5页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受力性能,建立了适用于大曲率复杂曲面变形测量的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并利用此系统对一种变形灌浆套筒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跟踪测量了套筒表面的全场变形信息.结果表明: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系统能够完整重... 为研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受力性能,建立了适用于大曲率复杂曲面变形测量的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并利用此系统对一种变形灌浆套筒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跟踪测量了套筒表面的全场变形信息.结果表明: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系统能够完整重建灌浆套筒的三维形貌,并获得套筒表面任意位置的变形状态,包括传统应变片方法难以测量的套筒变形段凹槽处变形;将套筒表面应变分布规律与应变片测试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系统的可靠性.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为研究灌浆套筒的连接性能提供了直观且全面的新试验手段,也为大曲率复杂曲面的三维形貌与变形测量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变形灌浆套筒 多相机数字图像相关 变形测量 单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的拉伸变形和结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倪向贵 王宇 +1 位作者 王秀喜 张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91,共6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拉伸变形行为,发现(8,8)~(22,22)单臂型碳纳米管和(9,0)~(29,0)锯齿型碳纳米管能在拉伸应变分别达到35%~38%和20%~27%的情况下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并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分析了单壁碳...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拉伸变形行为,发现(8,8)~(22,22)单臂型碳纳米管和(9,0)~(29,0)锯齿型碳纳米管能在拉伸应变分别达到35%~38%和20%~27%的情况下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并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分析了单壁碳纳米管管径和结构螺旋性对碳纳米管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微观结构特征对其基本力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在750~960GPa之间,并随着其半径的增加而减少;微观结构的影响使得锯齿形碳纳米管的模量高于单臂型碳纳米管.模拟结果显示,碳纳米管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不同于连续介质力学所描述的弹塑性断裂或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分子动力学 螺旋性 结构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HDPE片材拉伸应变率相关特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俊伟 黄宏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通过条带拉伸试验,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片材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指出了该关系的应变率相关特性,并对HDPE片材的拉伸模量、最大拉伸应力、最大拉伸应力对应的拉伸应变、泊松比等物理力学参数与拉伸应变率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 通过条带拉伸试验,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片材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指出了该关系的应变率相关特性,并对HDPE片材的拉伸模量、最大拉伸应力、最大拉伸应力对应的拉伸应变、泊松比等物理力学参数与拉伸应变率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HDPE片材应变率相关的应力-应变数学模型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试验 高密度聚乙烯片材 应变率相关 应力-应变关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混凝土单轴拉伸和压缩破坏规律及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赵燕茹 陈强 +1 位作者 王磊 蔚文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51-2460,共10页
本文对常温及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进行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同时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观测混凝土试件表面的变形演化过程,探究高温后混凝土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裂缝的变形演化及力学性能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混凝土表面裂... 本文对常温及高温作用后的混凝土进行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同时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观测混凝土试件表面的变形演化过程,探究高温后混凝土拉伸和压缩过程中裂缝的变形演化及力学性能衰减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混凝土表面裂缝的萌生和扩展时间逐渐提前,破坏时表面应变集中区的宽度及相应的应变数值逐渐增大,裂缝扩展程度更加显著,当温度达到800℃时,甚至呈多裂缝扩展形态。裂缝的显著扩展增加了混凝土的耗能,使高温损伤后混凝土的延性增加。比较高温后混凝土拉伸和压缩应变云图可知,裂缝开裂引起的应变集中区宽度相近,但压缩试件的应变数值略高于拉伸试件。裂缝的萌生和扩展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升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不断下降,峰值应力处的应变逐渐增加;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由双阶段逐渐转变为三阶段,破坏特征由脆性转变为延性;而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始终为三阶段,与单轴拉伸相比,压缩破坏的延性特征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 高温 单轴 单轴压缩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小拉伸强度与其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生长轮材质分析之四 被引量:2
12
作者 栾树杰 郭德荣 王书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0-66,共7页
以林木的单一生长轮,制成小薄片试件经过小拉伸试验,测定出每年不同的生长季中林木材质的变异。在进行拉伸试验的同时,又作了管胞分子长、纤丝倾角、木材密度以及生长轮宽的测定,结果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关键词 红松 强度 材质 相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法在材料拉伸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亮 李慧娟 +1 位作者 张鹭 王俊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4,共4页
数字图像相关法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一种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技术,为了研究该方法在材料拉伸试验中的应用,设计完成了板型试样的拉伸试验,分别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和传统引伸计方法对钛合金拉伸试样的应变进行测量,同时考查了加载速率... 数字图像相关法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一种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技术,为了研究该方法在材料拉伸试验中的应用,设计完成了板型试样的拉伸试验,分别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和传统引伸计方法对钛合金拉伸试样的应变进行测量,同时考查了加载速率对材料弹性模量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对材料弹性模量的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本文的测量结果与材料手册中数据的误差在3%以内,数字图像相关法与引伸计的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测量结果十分接近,且数字图像相关法具有全场、非接触、显示直观的优点,表明该方法在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测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像相关法测量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振德 徐莲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10,500,共6页
本文采用在拉伸试件上选取双视场的方法 ,提高图像相关方法的应变测量精度。利用此方法测试牛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 ,测试发现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减小而减小 ,但非单调减小。分析认为这种尺度依赖性决定于骨的微观结构... 本文采用在拉伸试件上选取双视场的方法 ,提高图像相关方法的应变测量精度。利用此方法测试牛骨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变化 ,测试发现拉伸弹性模量随试件厚度的减小而减小 ,但非单调减小。分析认为这种尺度依赖性决定于骨的微观结构和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模量 图像相关 弹性模量 试件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陶瓷(MACOR)拉伸强度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世明 夏开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198,共5页
掌握玻璃陶瓷MACOR的拉伸性能,对于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其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材料科学本身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巴西圆盘实验方法被用于研究加载速率对MACOR拉伸强度的影响。静态实验是在MTS试验机上完成的,动态实验是在6.35 mm SHPB实... 掌握玻璃陶瓷MACOR的拉伸性能,对于其在航空航天、国防和其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材料科学本身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巴西圆盘实验方法被用于研究加载速率对MACOR拉伸强度的影响。静态实验是在MTS试验机上完成的,动态实验是在6.35 mm SHPB实验装置中完成的。脉冲整形技术被用于实现试件两端力的动态平衡,以消除惯性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准静态应力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ACOR的拉伸强度与加载率相关,拉伸强度作为加载率的函数,当加载速率从0增加到5 780 GPa/s时,MACOR的拉伸强度从26 MPa增大到5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相关 玻璃陶瓷(MACOR) 巴西圆盘 霍普金森压杆(SH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VCM钢板单向拉伸实验的数字散斑相关法应变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德海 刘吉彬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50-54,共5页
针对板料传统拉伸实验中应变获取仅限于拉伸断裂之后的数值等问题,应用数字散斑测量技术计算了应变,分别以深冲VCM钢板、非深冲VCM钢板及其组分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向拉伸实验,应用XJTUDIC散斑测量设备进行了同步检测,获得了材料沿x... 针对板料传统拉伸实验中应变获取仅限于拉伸断裂之后的数值等问题,应用数字散斑测量技术计算了应变,分别以深冲VCM钢板、非深冲VCM钢板及其组分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单向拉伸实验,应用XJTUDIC散斑测量设备进行了同步检测,获得了材料沿x向、y向2个方向的应变数据,并以5种材料的轧制45°方向试样为例,分析了5种材料沿x向、y向2个方向的应变关系.结果表明:2种VCM钢板的应变能力明显优于2种钢板基板,非深冲VCM钢板和深冲VCM钢板x向的最大应变为68.743%和48.632%,y向的最大应变为-2.657%和-15.381%,其力学性能介于钢板与VCM薄膜之间,其中深冲VCM钢板的力学性能要优于非深冲VCM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应变检测 VCM钢板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L450管线钢单轴拉伸变形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河 张永刚 +3 位作者 侯成 王帅 张雨彪 杨永杰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3,共7页
单轴拉伸试验是获得材料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方式,在试验过程中应变测量极为重要。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其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试验过程,并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值计算,从而得到待测试件... 单轴拉伸试验是获得材料力学性能最常用的方式,在试验过程中应变测量极为重要。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是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方法,其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试验过程,并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数值计算,从而得到待测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完整的应变变化情况。对比了使用应变片与DIC测试系统测量L450管线钢拉伸试验过程中的应变变化情况,并将DIC方法测得的数据作为有限元模拟中使用的材料力学参数,对单轴拉伸试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应变片的量程范围内,DIC方法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且使用DIC方法可以获得待测试件更大范围的应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数字图像相关(DIC)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对2195铝锂合金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翼飞 叶凌英 +3 位作者 董宇 邹国童 李俊 杨献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5-738,共14页
通过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测试、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以及数字图像相关(DIC)等手段,研究不同拉伸预变形量对2195铝锂合金在155℃时效后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预变形量为2%、4%、6%、8%的合金经过... 通过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测试、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以及数字图像相关(DIC)等手段,研究不同拉伸预变形量对2195铝锂合金在155℃时效后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预变形量为2%、4%、6%、8%的合金经过155℃时效后,其抗拉强度分别为560.4 MPa、570.8 MPa、573.6 MPa、575.9 MPa。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大,合金强度不断提高,这是由于位错是强化相T1相的有利形核点位,拉伸预变形量的增大使得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得T1相数量密度增加。但随着拉伸预变形量的增大,拉伸预变形对合金的强度提升幅度逐渐减小,这主要是位错堆积缠结,析出相形核点重叠导致的。随着拉伸预变形量从2%增大到8%,合金的伸长率从9.6%下降到6.4%。通过DIC观察,拉伸预变形量的增大会使得拉伸过程中的应变集中现象提前出现,颈缩稳定性有所降低。这是由于较大的拉伸预变形量会使得合金在预变形阶段的应变分布不均匀,合金内出现破碎的变形组织晶粒。这些变形组织晶粒与周围其他晶粒组织的晶粒取向不同,更有利于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4%的拉伸预变形量可以使2195铝锂合金达到最佳的强塑性匹配,此时抗拉强度为570.8 MPa、屈服强度为543.4 MPa、伸长率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5铝锂合金 预变形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 应变集中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干湿循环石灰岩拉伸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继超 宗琦 +4 位作者 高朋飞 汪海波 吕闹 王浩 程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04-215,233,共13页
为研究干湿循环和应力率对石灰岩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不同干湿循环等级的石灰岩试样开展动态劈裂试验,结合超高速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法以及裂纹分析工具FracPaQ,探究应力率、干湿循环作用对试样应变... 为研究干湿循环和应力率对石灰岩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不同干湿循环等级的石灰岩试样开展动态劈裂试验,结合超高速相机、数字图像相关法以及裂纹分析工具FracPaQ,探究应力率、干湿循环作用对试样应变场演化、裂纹扩展、能量耗散以及分形维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试样主应变集中域和主裂纹率先出现在试样中心并沿其径向发育,次生裂纹产生在试样与压杆的接触端,裂纹之间充分发育、交汇,贯穿形成破碎面,试样最终发生破坏;干湿循环0次试样在133.48、149.79、174.36、234.91 GPa/s应力率下主裂纹张开速度分别为84.67、94.83、101.50、105.67 m/s,最大主裂纹张开速度随着应力率的增加而增大;基于FracPaQ软件对试样破坏裂纹进行分析发现,在主裂纹张开早期,试样水平方向上主裂纹对应的归一化长度占主导地位,垂直方向上裂纹对应的归一化长度随着主裂纹张开宽度的增加及次生裂纹的扩展而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次生裂纹逐渐发育,导致垂直方向上裂纹对应的归一化长度逐渐增大;石灰岩拉伸破坏过程中试样断裂轨迹长度与角度的关系符合高斯函数;随着应力率的增大,试样抗拉强度增大,导致其发生破坏时所需吸收能增加,并伴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承载能力下降,其发生破坏时所需吸收能减小,同时分形维数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干湿循环 数字图像相关 裂纹扩展 断裂痕迹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iC/SiC复合材料的弹丸冲击损伤及冲击后拉伸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广宇 岳一凡 +3 位作者 王波 张程煜 索涛 李玉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4-500,共7页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 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高温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等高温部件处,但服役过程中容易受到异物碎片冲击,这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采用轻气炮对化学气相渗透(CVI)技术制备的2D-SiC/SiC试样进行弹丸冲击,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冲击过程,使用光学显微镜和CT观察异物损伤(FOD)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探讨了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特性。结果表明,2D-SiC/SiC复合材料的高速冲击损伤形式包括锥形裂纹、层间分层、纤维断裂以及基体压溃等。通过表征损伤发现,试件背部损伤和边缘处分层损伤由反射拉伸波造成,随着冲击速度提升,弹丸与拉伸波共同作用会造成试件穿透,试件边缘分层损伤减弱。对高速冲击后的试件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明确了剩余力学性能与冲击速度、弹丸直径的关系,表明剩余拉伸强度是表征冲击损伤程度的有效参数。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获得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分布,并结合不同弹丸直径、冲击速度冲击后的剩余拉伸强度,进一步对比探究不同变量对冲击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丸直径是高速冲击损伤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速冲击 异物损伤 剩余强度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