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法宪恩 权晓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主动脉 (AO)阻断时间在 60min以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2 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例 ,检测术中不同时间点脂肪酸结...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术中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主动脉 (AO)阻断时间在 60min以上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 2 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 0例 ,检测术中不同时间点脂肪酸结合蛋白 (HH FABP)水平和右心房心肌内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结果 :①试验组AO开放后 2 0min ,40min ,60min血清HH FABP均较AO阻断前及开放即刻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且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②试验组AO开放即刻及开放后 2 0min心房心肌内MPO与阻断前相比无明显增加 ,而对照组与阻断前相比明显增加 (P <0 .0 1 ) ,2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HH FABP与AO阻断时间呈正相关 ,试验组r=0 .962 4 ,P <0 .0 1 ,对照组r=0 .70 31 ,P <0 .0 5。结论 :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微流量连续灌注可减轻心肌缺血 再灌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去白细胞常温血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孟保英 张青 +5 位作者 潘晓兰 王元祥 沈定荣 提运幸 马超 彭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含乌司他丁冷血停搏液组(实验组,n=30)和自体冷血停搏液组(对照组,n=... 目的:探讨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行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含乌司他丁冷血停搏液组(实验组,n=30)和自体冷血停搏液组(对照组,n=30)。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10 min分别取手术患儿右心房组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主动脉开放10 min两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体外循环前5 min明显增加(P<0.05),且实验组心肌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开放10 min两组心肌Bcl-2蛋白与Bax蛋白明显表达,较体外循环前5 min明显增加,且实验组心肌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实验组心肌Bax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乌司他丁 自体冷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滤过器在心脏停搏液临床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军 徐志云 +3 位作者 朱家麟 王志农 王连才 张宝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过器(LDF)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探讨LDF心肌保护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 例病人,心肌保护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实验组(10例)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LDF,对照组... 目的:研究白细胞滤过器(LDF)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作用,探讨LDF心肌保护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 例病人,心肌保护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顺行灌注,实验组(10例)于含血心肌保护液通路加用LDF,对照组(10例)未用LDF。测定滤过前后血细胞的变化、主动脉阻断前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丙二醛、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滤过后白细胞滤除率为0.91±0.05(与滤过前比较P< 0.05)。对照组LDH由103±24U/L升至365±89U/L(P< 0.01),实验组由110±34 U/L升至199±35 U/L(P< 0.05)。血清丙二醛对照组由5.55±0.34 nm ol/m l增至17.31±0.58 nm ol/m l(P< 0.01),实验组由4.98±0.56 nm ol/ml增至7.98±0.21 nm ol/m l(P< 0.05)。主动脉阻断前全组病人心肌电镜显示肌原纤维排列整齐,肌节、肌带清楚,线粒体形态、结构尚完整,再灌注后可见电子密度降低,以对照组降低明显(P< 0.05)。持续左心功能结果显示术后左心功能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佳。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 体外循环 再灌注损伤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4 位作者 朱家麟 陈如坤 郝家骅 缪明永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 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对比观察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心脏停搏液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心脏停搏3h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氢化磷酸化能力,间断冷血组明显下降,持续冷血组呈轻度下降,持续温血组保持正常;而再灌注后间断冷血组和持续冷血组进一步下降,持续温血组仍保持正常。丙二醛含量间断冷血组明显增加,持续冷血组有增加趋势,再灌注后两组都进一步升高;而持续温血组始终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表明持续灌注温血停搏液技术可使心脏在停搏期间有充足的血供,心肌不存在缺血、缺氧状态,消除了氧自由基产生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保护线粒体功能,同时避免了因缺血、缺氧所诱发的心肌再灌注损伤,是一种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再灌注损伤 心脏 心肌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连续逆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花春兰 张石江 周采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稀释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连续逆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胸心外科花春兰,张石江,周采璋我院自1993年7月起,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稀释氧合血心脏停博液经冠状窦连续逆灌(简称连续逆灌,... 稀释氧合血心脏停搏液连续逆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胸心外科花春兰,张石江,周采璋我院自1993年7月起,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稀释氧合血心脏停博液经冠状窦连续逆灌(简称连续逆灌,下同)保护心肌,为了观察对比这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稀释氧合 心脏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兔心长期保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金熔 刘迎龙 杨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长期保存兔心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家兔2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实验组采用37℃温血停搏液, 对照组采用4℃St.Thomas液,观察温血... 目的:探讨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对长期保存兔心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家兔2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动物,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实验组采用37℃温血停搏液, 对照组采用4℃St.Thomas液,观察温血停搏液诱导和保存末再灌注后工作心状态心率、冠脉回流量、左室收缩 压、左室舒张末压、心肌组织中CK MB、6 k PGF1α含量及心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 后兔心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压、工作心状态心率、冠脉回流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组织中CK MB、6 k PGF1α含量升高,心肌含水量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温血停搏液诱导和再灌注有利于减轻长期保存后心肌损害,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且因方法简便 而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保存 诱导 再灌注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血含钾停搏液在小儿心直视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茹 李建华 +2 位作者 胡劲 杨秀月 胡建玲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75-77,共3页
作者自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在34例小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直视术中应用冷血含钾停搏液(BCP)16例,与应用冷晶体停搏液(CCP)的18例作对比,BCP级取得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表明:BCP组术... 作者自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在34例小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直视术中应用冷血含钾停搏液(BCP)16例,与应用冷晶体停搏液(CCP)的18例作对比,BCP级取得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表明:BCP组术后心肌同工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的活力明显低于CCP组,并且自动复跳率高(93%),无脱机困难,术后所需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少,无低心排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钾 先天性 心脏缺损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对原位猪心移植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8
作者 艾登斌 侯念果 +4 位作者 帅训军 孙立新 张彦平 杨海青 孟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 研究原位猪心移植中,不同灌注方式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24对家养猪随机分为两组:冷血组(n=12对),采用4℃含氧合血心脏停跳液间断灌注;温血组(n=12对),用36℃含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维持,终末温血灌注保护心肌。分别于... 目的 研究原位猪心移植中,不同灌注方式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24对家养猪随机分为两组:冷血组(n=12对),采用4℃含氧合血心脏停跳液间断灌注;温血组(n=12对),用36℃含氧合血停跳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维持,终末温血灌注保护心肌。分别于心肺转流(CPB)前(T_1)、开放升主动脉后30min(T_2)、60min(T_3)、停机时(T_4)抽取中心静脉血,离心后测定两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cTnT)、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和心脏复跳后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 CPB后,冷血组血浆中的cTnT、ET-1、MDA较温血组明显增高,心脏复跳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温血组优于冷血组,且SOD保持较高的活性。结论 冷温氧合血停跳液联合灌注,能够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心脏功能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温 灌注治疗 原位猪心移植 心肌保护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血和冷晶体停搏液应用于换瓣病人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陈富强 艾登斌 +1 位作者 胡丹 时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4-74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脏 冷晶体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逆行灌注冷血停搏液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龙 张宝仁 +5 位作者 武士英 朱家麟 陈如坤 邵文玉 于伟勇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逆行灌注冷血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心脏停搏后以55~70cm高度的落差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低钾冷血停搏液,流量在40~60ml/min。结果:持续逆灌组血中CPK及CPK-MB的含量在心脏... 目的:观察持续逆行灌注冷血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心脏停搏后以55~70cm高度的落差经冠状静脉窦逆行持续灌注低钾冷血停搏液,流量在40~60ml/min。结果:持续逆灌组血中CPK及CPK-MB的含量在心脏停搏及复灌期间皆明显低于间断灌注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复灌后心输出量明显高于术前测值。结论:持续逆行灌注冷血停搏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温血停搏液连续灌注保护心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花春兰 张石 +1 位作者 江景华 周采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17-18,共2页
报告109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微温(29℃)血停搏液连续灌注保护心肌的方法,包括71例瓣膜置换和38例法乐四联症手术。微温血停搏液经恒温水浴锅加温至29℃,配制的微温血停搏液以三份氧合血加二份晶体停搏液混合,... 报告109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采用微温(29℃)血停搏液连续灌注保护心肌的方法,包括71例瓣膜置换和38例法乐四联症手术。微温血停搏液经恒温水浴锅加温至29℃,配制的微温血停搏液以三份氧合血加二份晶体停搏液混合,保持血球压积(HCT)15±%,钾浓度9mmol/L,pH7.60,术中采用首次冷晶体停搏液顺灌,然后用氧合血顺灌或逆灌的方法进行连续灌注。术中心肌红润松弛,主动脉开放后,除1例电除颤复律外,其余108例心脏立即自动复跳(99.1%),复跳后心功能稳定,无须用升压药维持循环。术后无低心排或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恢复顺利。作者认为,将晶体停跳液作首次灌注可使心脏迅速停跳,最大限度地保存心肌能量;而在心脏停跳后用29℃微温血连续顺灌或逆灌,可维持心肌在停跳阶段的正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微温 灌注方法 心脏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逆行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法
12
作者 张石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经冠状窦逆灌心脏停搏法已被证实是安全而有效的,而氧合温血心停搏法从理论上来说有其优点:对停搏的心脏可连续供给氧和基质,避免低温所致的副作用,因而更适于心瓣膜病和严重冠心病患者。我们对113例患者(平均61岁)用连续温血逆灌心停... 经冠状窦逆灌心脏停搏法已被证实是安全而有效的,而氧合温血心停搏法从理论上来说有其优点:对停搏的心脏可连续供给氧和基质,避免低温所致的副作用,因而更适于心瓣膜病和严重冠心病患者。我们对113例患者(平均61岁)用连续温血逆灌心停搏法施行了各种心脏手术,方法如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CPB)后在升主动脉根部插管,CPB 开始前经右心房闭式插入冠状窦逆灌管,然后开始 CPB 并维持正常体温(37℃)。经逆灌管灌注高钾(50mmol/500ml)温血停搏液后阻断主动脉,心停搏后立即用三通开关转换灌注低钾(30mmol/L)温血停搏液,以平均12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灌注 心脏 升主动脉根部 心脏手术 心瓣膜病 三通开关 冠状窦 右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保护未成熟心肌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陈惠文 祝忠群 +3 位作者 苏肇伉 陈恩 黄惠民 俞小青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采用兔离体工作心模型,研究谷氨酸强化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24只未成熟兔(3~4周)分四组。Ⅰ组:单纯低温组(9~11℃);Ⅱ组:Thomas氏停搏液灌注组;Ⅲ组:氧合冷血停掉液组;Ⅳ组:谷氨酸(20mmol/L)强化氧合冷... 采用兔离体工作心模型,研究谷氨酸强化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24只未成熟兔(3~4周)分四组。Ⅰ组:单纯低温组(9~11℃);Ⅱ组:Thomas氏停搏液灌注组;Ⅲ组:氧合冷血停掉液组;Ⅳ组:谷氨酸(20mmol/L)强化氧合冷血停搏液组。结果:1.Ⅳ组左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力变化率(±dp/dt)恢复百分比明显优于Ⅰ、Ⅱ、Ⅲ组(P<0.01);2.Ⅳ组心肌含水量明显少于Ⅰ、Ⅱ、Ⅲ组(P<0.01);3.Ⅳ组LDH漏出量明显少于Ⅱ组(P<0.01);4.心肌结构电镜观察显示Ⅳ组优于Ⅰ、Ⅱ、Ⅲ组。结果表明:谷氨酸强化冷血停搏液能对未成熟心肌提供良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心肌保护 儿童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