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疆域化,还是部落化?——英语人文学界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5,共16页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 欧美思想界形成的左翼“后学”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激进社会政治运动,70年代末退隐入学院象牙塔。历经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孵化蜕变,理论从英语人文学术界越界,走过了从学术话语去疆域化到深度卷入英美社会的意识形态两极化和部落化的理论旅行。后殖民主义理论麾下的种族和族裔研究、性别研究机构,通过大众媒体、互联网、中小学教材等渠道,使学术话语广泛、迅速地通俗化,与反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和LGBTQ群体的社会运动紧密结合。认同政治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相互推波助澜,形成了今天世界的混乱局面。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提供了有力的批判与反思的武器,来解析理论的旅行和英美社会的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疆域 部落 后学理论 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混凝土再碱化控制理论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朱鹏 屈文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再碱化技术应用于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再碱化过程的控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不同研究者所做的研究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研究的路线方法;然后,从控制理论研究的不同方面分析展示了其研究进展;最后,深入... 再碱化技术应用于实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再碱化过程的控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不同研究者所做的研究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其研究的路线方法;然后,从控制理论研究的不同方面分析展示了其研究进展;最后,深入分析了各研究,揭示了其中不足之处,指出了再碱化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学维修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权疆域的寓言化书写——鲁迅散文《五猖会》新解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宗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5,共7页
在鲁迅的散文中,对父亲形象进行直接书写的并不是很多,除了他的《父亲的病》之外,《五猖会》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然而,这篇散文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人们往往把《五猖会》看作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自然,... 在鲁迅的散文中,对父亲形象进行直接书写的并不是很多,除了他的《父亲的病》之外,《五猖会》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然而,这篇散文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人们往往把《五猖会》看作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自然,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还是给人隔靴搔痒之感。实际上,《五猖会》的主题除了人们已经指认的思想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猖会》 鲁迅散文 书写 寓言 疆域 父权 《父亲的病》 父亲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内涵、价值与策略
4
作者 刘志忠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9,共5页
基于“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内涵,高等教育理论是很多的,并且这些理论基本是零散而孤立的,因此,要建构体系化的高等教育学,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再理论化。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是立足层次论之上,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结构化和体系... 基于“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内涵,高等教育理论是很多的,并且这些理论基本是零散而孤立的,因此,要建构体系化的高等教育学,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理论进行再理论化。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是立足层次论之上,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结构化和体系化,并最终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过程。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的价值在于打破了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暗箱”、坚持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与时俱进和推动了高等教育学建构付诸行动。为此,应采取跨层次整合模式、建立层次理论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逾层研究方法和搭建网状结构的理论体系框架等举措,具体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理论 理论 层次论 价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超越的再语境化与娱乐批判的后人文化——论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批评与中国文化语境
5
作者 傅守祥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28-136,共9页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后革命特色坚持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当务之急——走出“娱乐至死”的文化陷阱与精神沙化,重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道统与人文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 批判理论 后现代主义 后革命 语境 人文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超越的再语境化与娱乐批判的后人文化——论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批评与中国文化语境
6
作者 傅守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6-102,共7页
大众文化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 大众文化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将西方文化理论“再语境化”,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后革命特色坚持适时而积极的文化批评。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当务之急是——走出“娱乐至死”的文化陷阱与精神沙化,重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文化道统与人文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 批判理论 后现代主义 后革命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语义波 实现再语境化——一项基于SFL和LCT的累积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宜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教育社会学解释理论的跨学科对话框架,本研究吸收了悉尼学派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教育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合理化语码理论、语义波和累积式知识建构等概念),提出了一项"以外语教学环境为背景、以发展学...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教育社会学解释理论的跨学科对话框架,本研究吸收了悉尼学派基于语类的读写教学模式、教育社会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合理化语码理论、语义波和累积式知识建构等概念),提出了一项"以外语教学环境为背景、以发展学生意义潜势为目的、以构建语义波为手段、以实现再语境化为依托"的累积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合理语码理论 语义波 语境 累积式阅读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梦想再放飞与理论批评再定位——二○一四年文学理论热点综绘
8
作者 郭彩侠 葛红兵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共8页
对“中国梦”的阐释和续写,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和再认识,对文学经典化的热望与争论,对理论批评何为的探索与再定位,这些都是二0一四年文艺批评聚焦的热门诗学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再次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与争鸣,还是对新诗学进行重... 对“中国梦”的阐释和续写,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和再认识,对文学经典化的热望与争论,对理论批评何为的探索与再定位,这些都是二0一四年文艺批评聚焦的热门诗学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再次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与争鸣,还是对新诗学进行重新探索与建构,都反映出当今学术界热衷于以诗学多棱镜对当下复杂文艺现象进行分光投影的学术热情。作为这一诗学多棱镜的重要概念,“中国梦”意象照耀了二0一四年文坛的文学梦与学术梦,辉映出了一个由本土语境、现场经验、诗学范式转换等诸多元素贯穿形成的,对传统意识形态和当下精神进行承前启后的话语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理论批评 定位 诗学问题 梦想 传统理论 文学经典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都市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建设自己的话语
9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5-245,共1页
胡大平撰文《都市马克思主义导论》指出,在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推动理论的创新,为破解现实难题做出直接的贡献,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 胡大 城市发展过程 城市理论 城市道路 生产关系生产 实现机制 核心课题 社会权利 当代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的元解读与元经济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青松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资本论》和相对论一样,都是人类科学理论思想精华。我们不但要把它当做政治经济学理论来研究,更要把它当做"元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因为《资本论》不仅揭示了经济规律,而且蕴涵着认识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本文作为《资本论... 《资本论》和相对论一样,都是人类科学理论思想精华。我们不但要把它当做政治经济学理论来研究,更要把它当做"元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因为《资本论》不仅揭示了经济规律,而且蕴涵着认识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本文作为《资本论》元解读的初步尝试,探讨了其认识经济等规律的"二重性法则"、"动态化法则"、"中间性(或趋中性)法则"、"全息性法则"以及"态势统一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解读 理论对象 元法则 求是之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与“生态”:新农村电影中“流动现代性”
11
作者 黄望莉 宗欣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共5页
农村题材电影中农村风貌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农村电影以不同的视觉呈现与主题表达洞悉农村所出现的新变化。风景与自然的影像呈现出新型文化与生态意识,摩托车、卡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穿梭其中,携带着不同的文化经验往返于... 农村题材电影中农村风貌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农村电影以不同的视觉呈现与主题表达洞悉农村所出现的新变化。风景与自然的影像呈现出新型文化与生态意识,摩托车、卡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穿梭其中,携带着不同的文化经验往返于城市与乡村,在现代与传统接壤的缝隙中逐渐模糊了乡村的边界。因此,将“风景”作为方法,借用“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通过农村影像中作为现代性载体的“器物”来审视时代的变迁,探寻当下农村现代化的演变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新农村 现代性 疆域 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父》中迈克尔·科利昂从叛逆走向回归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峰 《电影评介》 2009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1969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对迈克尔·科利昂的人生历程进行分析:成为新一代教父的迈克尔无疑是冷酷无情的罪犯,但是我们在感情上却很难断... 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1969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对迈克尔·科利昂的人生历程进行分析:成为新一代教父的迈克尔无疑是冷酷无情的罪犯,但是我们在感情上却很难断定到底是憎恨还是同情他,他是魔鬼还是天使?在评价他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从叛逆到回归的过程,应该考虑促使他走上再疆域化过程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他既是魔鬼,又是天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 叛逆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家庭:弗朗索瓦·欧容的复沓与延续
13
作者 苗琳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4-86,共3页
在弗朗索瓦·欧容的作品中,“杀死家庭”与“定格家庭”的双重隐喻的复沓与延续使他能够在商业电影与作者电影中游刃有余。这一隐喻在“解域家庭”与“再疆域化家庭”中得以完成,既象征着对父权制家庭体系的逆反,对激进因素、身份... 在弗朗索瓦·欧容的作品中,“杀死家庭”与“定格家庭”的双重隐喻的复沓与延续使他能够在商业电影与作者电影中游刃有余。这一隐喻在“解域家庭”与“再疆域化家庭”中得以完成,既象征着对父权制家庭体系的逆反,对激进因素、身份的包容,反之又强调了家庭的中心地位,让整个电影与法国共和政体相呼应。因而除开对类型片元素的杂糅与应用,这才是欧容成功的核心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死家庭” 解域与疆域 欧容 法国共和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体细胞克隆机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14
作者 锡建中 贾青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5年第6期6-7,共2页
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对动物体细胞克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再程序化过程中Ca2+、MPF、DNA的甲基化重要作用,以及核质互作的机理。
关键词 关键问题 动物 机理 体细胞克隆技术 生物技术领域 应用价值 科学意义 理论基础 Ca2+ 程序 核质互作 MPF 甲基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京、津、冀间人口移动的思考
15
作者 贾秀嵩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4期16-19,共4页
人口移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再分布,而且对整个人口构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移动对源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各不一样,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研究人口迁移流动是研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指针。 北京、天津... 人口移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再分布,而且对整个人口构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移动对源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各不一样,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研究人口迁移流动是研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指针。 北京、天津两座特大城市座落在古老的河北大地上,在历史上多与河北省同一辖治,其人际联系至为密切。建国后,京、津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口成倍增长。具体地剖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间人口移动的关系,对研究我国人口移动以及人口城镇化,当前我国人口移动形态特点和趋向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流动 人口分布 人口城镇 人口构成 理论价值 社会经济发展 特大城市 地域范围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