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去氧胆酸对高糖下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研究及前景
1
作者 孙佳琪(综述) 邹海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网膜不可逆损伤和严重视力损害。熊去氧胆酸(UDCA)及其衍生物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作为亲水胆汁酸,具有抗凋亡、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细胞保护作用,近年来在DR的防治研究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网膜不可逆损伤和严重视力损害。熊去氧胆酸(UDCA)及其衍生物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作为亲水胆汁酸,具有抗凋亡、抗炎和抗氧化等多重细胞保护作用,近年来在DR的防治研究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UDCA/TUDCA在高糖环境下对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表明,UDCA/TUDCA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JNK/AP-1信号通路等,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免受高糖诱导的损伤;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减少血管渗漏,维持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完整性;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视网膜的炎症反应。此外,UDCA/TUDCA通过结合视网膜细胞上的胆汁酸受体(如TGR5等),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发挥其保护作用。UDCA/TUDCA在DR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其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以期为DR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去氧胆酸 牛磺熊去氧胆酸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 抗凋亡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鼠模型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孕妇低血压对去氧肾上腺素应答不良的相关性
2
作者 任侠 高玉华 +1 位作者 陈易 郭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去氧肾上腺素(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招募择期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7例,根据麻醉后是否出现低血压,以及对麻黄碱和Phe的应答情况进行分组,为...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α水平与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去氧肾上腺素(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招募择期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手术的孕妇87例,根据麻醉后是否出现低血压,以及对麻黄碱和Phe的应答情况进行分组,为:(1)麻醉0组,孕妇无低血压反应,35例,占40.2%;(2)麻醉1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麻黄碱应答良好,12例,占13.8%;(3)麻醉2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麻黄碱应答不良,6例,占6.9%;(4)麻醉3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Phe应答良好,8例,占9.2%;(5)麻醉4组,孕妇有低血压反应,对Phe应答不良,26例,占29.9%。ELISA法测定孕妇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匀浆中CGRPα水平。大鼠正常妊娠,利血平灌胃法诱导建立低血压大鼠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妊娠组、模型+妊娠组、模型+妊娠+Phe组,每组10只。第2~6周利血平灌胃连续诱导,连续监控大鼠体质量;诱导第6周末,检测大鼠收缩压,并采集大鼠眼眶静脉丛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样本,测定CGRPα的水平。结果孕妇外周血清和胎盘组织CGRPα水平检测显示,与麻醉0组相比,麻醉1~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3组相比,麻醉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2组相比,麻醉4组血清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0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3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麻醉2组相比,麻醉4组胎盘组织CGRPα水平升高(P<0.05)。大鼠在体实验,从低血压建模第2~6周,与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组和模型+妊娠+Phe组体质量降低(P<0.05)。基线值各分组大鼠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建模第6周末,与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组和模型+妊娠+Phe组收缩压降低(P<0.05);血清和胎盘组织匀浆中CGRPα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妊娠组相比,模型+妊娠+Phe组收缩压上升(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剖宫产低血压孕妇对Phe升压治疗应答不良可能与胎盘和外周血清中CGRPα水平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椎管内麻醉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低血压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光交联明胶水凝胶支架在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效能
3
作者 魏祥 魏凌飞 +3 位作者 徐纯峰 高玉洁 聂萍 于德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837,共9页
目的·探讨负载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的光交联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atin methylacrylated,GelMA)水凝胶支架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光照射法制备负载TUDCA的光交联GelMA水... 目的·探讨负载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的光交联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atin methylacrylated,GelMA)水凝胶支架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光照射法制备负载TUDCA的光交联GelMA水凝胶支架,对其进行理化性能表征,并测定GelMA水凝胶支架中TUDCA的累积释放率。构建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软骨缺损处不进行处理)、GelMA组(n=6,软骨缺损处填充GelMA水凝胶支架)、GelMA+TUDCA组(n=6,软骨缺损处填充负载TUDCA的GelMA水凝胶支架)。术后第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膝关节滑液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浓度。对兔实施安乐死后,分离膝关节软骨,行大体观察、番红-固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并按照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和改良O'Driscoll评分(Modified O'Driscoll Score,MODS)标准对软骨缺损处修复情况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OL-Ⅱ)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及COL-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lMA水凝胶支架在紫外光照射后微观结构更加紧凑,且具备适宜的质量溶胀比和压缩模量。负载TUDCA的光交联GelMA水凝胶支架能有效、持续释放TUDCA,在28 d内累积释放率可达90.2%±2.5%。与对照组和GelMA组相比,GelMA+TUDCA组关节滑液中TNF-α和IL-1β浓度显著降低(P<0.001)。GelMA+TUDCA组膝关节软骨缺损基本修复,表面平整且与周围组织整合良好;新生软骨细胞数量增加、排列整齐,新生软骨形成良好;ICRS评分和MO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elMA组(P<0.001)。相比对照组和GelMA组,GelMA+TUDCA组ACAN和COL-Ⅱ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01)。结论·负载TUDCA的光交联GelMA水凝胶支架可有效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缺损 骨关节炎 牛磺熊去氧胆酸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文雅倩 梁超伦 +5 位作者 郑坤锐 谢典翁 杨海梅 邹梦迪 郭达 李兴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联合干预组,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造模后次日,牛磺熊去氧...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牛磺熊去氧胆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联合干预组,采用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模型。造模后次日,牛磺熊去氧胆酸组和联合干预组大鼠灌胃200 mg/kg牛磺熊去氧胆酸;造模后第3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联合干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 mL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则持续14 d生理盐水灌胃并后续尾静脉PBS注射。造模后第3、7、14天,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进行BBB评分。给药结束后,通过足迹实验记录大鼠后肢运动轨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IL-6、IL-10、Arg-1、PI3K、Akt蛋白表达,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GAP43、GFA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牛磺熊去氧胆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联合干预组大鼠后肢功能、脊髓组织形态学均有改善(P<0.05),MAP2、GAP43荧光强度和IL-10、Arg-1、p-PI3K、p-Akt蛋白表达升高(P<0.05),GFAP荧光强度和IL-6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联合干预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牛磺熊去氧胆酸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继发损伤,促进轴突和髓鞘再生,达到恢复大鼠脊髓损伤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熊去氧胆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炎症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地胆草素通过诱导活性氧促进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
5
作者 潘莉 张银芳 +1 位作者 邱勇玉 柳金梅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去氧地胆草素(Deo)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eo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检测细胞产生的ROS含量,Hoechst ... 目的探讨去氧地胆草素(Deo)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eo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检测细胞产生的ROS含量,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膜电位,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用A549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Deo的体内抗肿瘤效果,通过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肿瘤组织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随着Deo浓度(1、2、4、8、16、32μmol/L)的增加,A549细胞活力呈现出递减趋势;10μmol/L Deo可提高A549细胞内的ROS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10、20μmol/L Deo可促进A549细胞中Bax和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而抑制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表达明显增加。10、20 mg·kg^(-1)·d^(-1)Deo给药17 d后,裸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均被抑制,并且肿瘤组织中坏死面积和细胞凋亡指数增大。结论Deo能够诱导A549细胞产生ROS,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地胆草素 肺肿瘤 A549细胞 活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去氧胆酸通过FXR调控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鹏飞 蒋玲 +3 位作者 候鹏飞 董妞 糜漫天 易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2-961,共10页
目的 探究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通过FXR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FD+CDCA组、HFD+Z-Gug(FXR拮抗剂)组、HFD+CDCA+Z-... 目的 探究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通过FXR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GLP-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FD+CDCA组、HFD+Z-Gug(FXR拮抗剂)组、HFD+CDCA+Z-Gug组,每组8只。干预8周,期间每周检测体质量及24 h摄食量。第8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小鼠处死后,检测血清学指标GLu、TG、CHO、LDL-C、HDL-C;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肠道组织GLP-1及FXR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Gcg及FXR mRNA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GLP-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肠IELs亚群比例及CD26/DPP4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HFD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糖脂代谢异常,口服糖耐量受损,胃肠激素分泌减弱(P<0.05);FX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Gcg mRNA表达及GLP-1分泌水平下降(P<0.05);肠道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TCRαβ+IELs、TCRαβ+CD8αα+IELs与TCRαβ+CD8αβ+IELs细胞比例增加,TCRγδ+IELs比例下降,IELs总CD26/DPP4表达增加(P<0.05)。与HFD组相比,HFD+CDCA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口服糖耐量异常,胃肠激素分泌减弱(P<0.05);肠组织FXR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Gcg mRNA表达及GLP-1分泌降低(P<0.05);肠道炎性因子表达降低,TCRαβ+IELs、TCRαβ+CD8αα+IELs与TCRαβ+CD8αβ+IELs细胞比例下降,TCRγδ+IELs占IELs比例升高,IELs总CD26/DPP4表达升高(P<0.05),以上作用在加入FXR拮抗剂Z-Gug后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 CDCA可能通过激活FXR受体抑制肠道组织GLP-1表达,减少GLP-1分泌;同时可能抑制相关炎症因子表达调节IELs亚群比例,上调CD26/DPP4表达水平,促进GLP-1降解,加重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胆酸 GLP-1 FXR IELs CD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促进类鼻疽菌的清除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光强 南栋琪 +6 位作者 袁思琪 饶承龙 邢贞泉 王彬 方瑶 毛旭虎 李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 拟通过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促进类鼻疽菌胞内清除的作用机制。方法 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8 h,设置未感染组和类鼻疽菌感染组,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条件下... 目的 拟通过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促进类鼻疽菌胞内清除的作用机制。方法 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后8 h,设置未感染组和类鼻疽菌感染组,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条件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时使用另外一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和MTT细胞增殖实验分别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进一步使用siRNA干扰内质网应激关键基因CHOP,设置siC对照组和siCHOP干扰组,通过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后Caspase-3、Caspase-12等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通过细菌胞内生存实验分析TUDC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强巨噬细胞对类鼻疽菌胞内清除作用的机制。结果 在不同浓度TUDCA处理下,100μmol/L或200μmol/L TUDCA可明显减少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数量(P<0.05)。分别使用两种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和4-PBA均可降低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在siC对照组,相较于未感染时类鼻疽菌感染后Caspase-3和Caspase-12表达明显增加。在siCHOP干扰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siC对照组,TUDCA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未加TUDCA药物相比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也显示,TUDCA能够减少类鼻疽菌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但在siCHOP干扰组中,TUDCA对类鼻疽菌感染诱导的凋亡无明显改变。细菌胞内生存计数结果显示,在siC对照组加入TUDCA能够增加宿主细胞对类鼻疽菌的清除(P<0.05),而在siCHOP干扰组中TUDCA的处理对类鼻疽菌胞内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类鼻疽菌感染RAW264.7细胞模型中,TUDCA能够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促进巨噬细胞对类鼻疽菌的胞内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菌 牛磺熊去氧胆酸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含林 林辉 郭航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高糖培养下的CFs用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TGF-β1对CFs活化及ERS相关通路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Fs和心肌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的表达情况。通过沉默Herpud1的表达及用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rpud1后CFs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Herpud1在TGF-β1诱导的CFs活化中的作用。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TUDCA处理下CFs的活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中Herpud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erpud1在TUDCA抑制CFs活化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erpud1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成功构建CFs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TGF-β1能够诱导CFs活化及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rpud1在CFs中的表达高于心肌细胞;敲除Herpud1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CFs活化;TUDCA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Fs中GRP78、ATF6、α-SMA、Vimentin和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此外,过表达Herpud1还可逆转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活化的抑制。结论下调Herpud1基因的表达是TUDCA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Herpud1 牛磺熊去氧胆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酸和去氧胆酸抗惊厥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俊发 乔婷婷 +4 位作者 张志宏 叶仕高 陈洁欣 匡海学 王秋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14,共11页
目的:探究胆汁酸单体化合物胆酸(cholic acid,CA)和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将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sodium valproate/valproic acid,VPA,189 mg/kg)、CA组(60 mg/kg)和DC... 目的:探究胆汁酸单体化合物胆酸(cholic acid,CA)和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将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sodium valproate/valproic acid,VPA,189 mg/kg)、CA组(60 mg/kg)和DCA组(60 mg/kg),每组9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为假给药,各给药组于造模前1 h预给药,连续给药16 d。采用(45.0±0.5)℃水浴建立惊厥大鼠模型,每隔1 d水浴1次,共计8次,观察记录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惊厥发作时间、惊厥结束时间,对大鼠惊厥发作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IL-6含量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均<0.001);VPA组和DCA组惊厥发作等级显著降低(P <0.001,P <0.01),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01),海马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01);与模型组相比,DCA组和VPA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除血清中IL-1β和海马组织IL-6的水平外,CA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 <0.01)。海马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胞体紧缩,体积变小,染色加深,嗜碱性增强,胞质胞核分界不清;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DC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与VPA组相近。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处理、文献及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12个差异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共筛选出9个差异化合物;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CA和DCA的抗惊厥作用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氨基酸代谢和丁酸代谢通路。结论:CA和DCA对热性惊厥大鼠的行为学和生化指标等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惊厥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酸 去氧胆酸 惊厥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去氧胆酸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远远 邹艳 +1 位作者 刘朝霞 阳学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探讨猪去氧胆酸(HDCA)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M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L02肝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利用棕榈酸诱导L0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采用FXR siRNA干扰链技术,构建FXR低表达的... 目的探讨猪去氧胆酸(HDCA)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阐明M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L02肝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利用棕榈酸诱导L02细胞发生脂肪变性。采用FXR siRNA干扰链技术,构建FXR低表达的肝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HDCA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μmol/L)和时间(12、24、36、48 h)对L02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影响。通过qRT-PCR检测法尼醇X受体(FX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蛋白D1(Cyclin D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XR、Cyclin D1、PCNA、PI3K、pPI3K、AKT和p-AKT蛋白表达。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 HSD检验;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Games-Howell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300μmol/L HDCA处理的L02细胞和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值均<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FXR mRNA表达增强,PCNA、Cyclin D1、PI3K、AKT的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XR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干扰L02细胞FXR的表达后,PCNA、PI3K、p-PI3K、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0.05)。结论HDCA通过上调FXR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造成脂肪变性肝细胞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去氧胆酸 法尼醇X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飞 赵静国 赵蒙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合成了鹅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为优化中间体与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探索了反应条件及重结晶条件等。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的总产率分别达到26%、19%,HPLC检测其纯度相应为97.5%、96.2%。通过熔点、MS和1 HNMR测... 以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合成了鹅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为优化中间体与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探索了反应条件及重结晶条件等。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的总产率分别达到26%、19%,HPLC检测其纯度相应为97.5%、96.2%。通过熔点、MS和1 HNMR测定确证了各关键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改进后的工艺原料易得、总产率较高、后处理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兔实验性肠炎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鑫娜 朱文卿 邱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82,共8页
目的:分析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肠道炎症的疗效,为肠道急慢性炎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内外实验分组均为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TCDCA组。体外实验中首先应用MTT法筛选TC... 目的:分析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肠道炎症的疗效,为肠道急慢性炎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内外实验分组均为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TCDCA组。体外实验中首先应用MTT法筛选TCDCA的适宜工作浓度,随后LPS组给予巨噬细胞LPS刺激,LPS+TCDCA组先后给予LPS与TCDCA刺激,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中,LPS组通过兔耳缘静脉注射LPS溶液,LPS+TCDCA组同上处理后通过饮水喂食TCDCA溶液。通过HE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和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评估小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TCDCA组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干扰素-γ表达量显著降低,白介素-10表达量升高。体内实验中,HE染色结果显示小肠组织炎症缓解,过碘酸-雪夫染色和阿尔新蓝-核固红染色结果显示LPS+TCDCA组杯状细胞数量和酸性、中性黏蛋白分泌量均较LPS组增多。结论:TCDCA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兔肠道组织炎症,减轻LPS造成的肠道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鹅去氧胆酸 肠道损伤 巨噬细胞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及家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影响
13
作者 贾桂 杨春梅 +5 位作者 王秀芳 邓娟 孙瑞青 郑林华 尚玉龙 韩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 探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及其家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症状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收集2023年3月22日之前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BC患者(n=171)及家属(n=128)的人口... 目的 探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及其家属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症状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收集2023年3月22日之前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BC患者(n=171)及家属(n=128)的人口学信息、合并症、UDCA用药、SARS-CoV-2感染、疫苗接种、症状特征、治疗用药以及肝病相关症状变化等信息。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PBC患者和家属两组人群的中位年龄为51岁和4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的BMI[(22.2±2.4)kg/m^(2)vs (23.3±2.9)kg/m^(2)]和男性比例(10%vs 55%)明显低于家属组(P值均<0.001)。PBC患者均按照13~15 mg/kg服用UDCA,两组SARS-CoV-2感染率均为100%。患者家属的SARS-CoV-2疫苗接种率显著高于PBC患者(91%vs57%,P<0.001)。PBC患者感染SARS-CoV-2后的喷嚏、鼻塞、胸痛以及味觉异常等症状显著轻于患者家属(P值均<0.05)。PBC患者复方感冒药(11%vs 20%)以及连花清瘟胶囊(12%vs 21%)的使用率显著低于患者家属(P值均<0.05)。PBC患者感染SARS-CoV-2后乏力、腹胀、口干眼干、皮肤瘙痒和皮肤黄染等肝病相关症状的加重率分别为37%、2%、27%、10%和3%。结论 与未服用UDCA的PBC直系家属相比,服用UDCA的PBC患者其SARS-CoV-2感染率并未降低,但UDCA可能在减轻患者感染相关症状方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PBC患者在感染SARS-CoV-2后仍会出现肝病相关症状的加重,需进一步重视PBC患者SARS-CoV-2感染后的远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牛磺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对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玥 朱志军 +4 位作者 孙丽莹 魏林 曲伟 刘颖 曾志贵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比较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用于改善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受者28例,术后即开始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3个月转换为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6个月。... 目的比较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用于改善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受者28例,术后即开始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3个月转换为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6个月。比较入组前,入组后1、2、3、4、5、6、9个月的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情况。其中5例分别于入组3个月和9个月行胆汁酸成分测定,比较疏水性胆汁酸与亲水性胆汁酸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熊去氧胆酸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在入组3个月内均有所上升。应用牛磺熊去氧胆酸后,与入组3个月比较,TBA在入组5、9个月明显降低;ALT在入组5、6个月时下降;AST在入组4、5个月下降;ALP在入组9个月明显下降;GGT在入组6、9个月下降(均为P<0.05)。应用牛磺熊去氧胆酸后,患者胆汁酸中亲水性胆汁酸富集,以牛磺熊去氧胆酸为主。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利胆及保护肝功能作用比熊去氧胆酸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汁淤积 牛磺熊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镇静与镇痛作用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继珩 刘士忠 姚文庄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为开发新药牛磺熊去氧胆酸 (TUDC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正位反射消失为指标 ,通过热板试验法观察TUDCA的镇痛作用 ,并以熊去氧胆酸 (UDCA)为阳性对照品。结果 :75mg·kg 1 实验组小鼠入睡时间较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显著缩... 目的 :为开发新药牛磺熊去氧胆酸 (TUDC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正位反射消失为指标 ,通过热板试验法观察TUDCA的镇痛作用 ,并以熊去氧胆酸 (UDCA)为阳性对照品。结果 :75mg·kg 1 实验组小鼠入睡时间较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显著缩短 ,苏醒时间显著延长 ,实验组小鼠睡眠率亦远高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镇痛实验表明 ,实验组给药5min后痛阈值显著提高 ,阳性对照组给药 2 0min后才产生痛阈值显著提高。结论 :TUDCA具有显著的镇静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作用 镇痛作用 牛磺熊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的提取纯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飞 赵静国 赵蒙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67-69,共3页
从提取胆红素后的猪胆粉中同时提取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将猪胆粉皂化制得混合猪胆汁酸粗品,在浓盐酸催化下形成甲酯,猪去氧胆酸甲酯与甲苯形成的复合物不溶于甲苯而结晶析出,蒸干回收溶剂;用柱层析法,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分... 从提取胆红素后的猪胆粉中同时提取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将猪胆粉皂化制得混合猪胆汁酸粗品,在浓盐酸催化下形成甲酯,猪去氧胆酸甲酯与甲苯形成的复合物不溶于甲苯而结晶析出,蒸干回收溶剂;用柱层析法,以乙酸乙酯-石油醚为洗脱剂分离鹅去氧胆酸甲酯;最后经碱水解得到纯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纯度经HPLC测定均大于98%。该提取工艺能同时提取出猪胆粉中的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步骤少、操作简单、原料利用充分,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胆粉 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磺去氧胆酸的合成
17
作者 蒋海英 李昆明 张晓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猪去氧胆酸(HDCA)与氯甲酸乙酯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生成羧酸-碳酸乙酯混合酐,而后将其与牛磺酸钠进行氨解反应,合成猪磺去氧胆酸(THDCA)。考察了合成工艺对THDCA收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混酐时,二氧六环用量为11.3 mL/g HDCA,滴... 猪去氧胆酸(HDCA)与氯甲酸乙酯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生成羧酸-碳酸乙酯混合酐,而后将其与牛磺酸钠进行氨解反应,合成猪磺去氧胆酸(THDCA)。考察了合成工艺对THDCA收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形成混酐时,二氧六环用量为11.3 mL/g HDCA,滴加氯甲酸乙酯后先在10℃反应30 min,再在15℃下反应20 min;用1.5 mol/L的NaOH水溶液溶解牛磺酸后再进行氨解;粗产品用丙酮重结晶。依以上条件,可得到收率约49%,质量分数约97%的THD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磺去氧胆酸 去氧胆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辉 孟凡民 +3 位作者 张加强 杜献慧 齐艳艳 姚翔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腰麻剖宫产单胎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2.5ml,鞘内注药后立即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150μg(P1组)、300μg(P2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腰麻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腰麻剖宫产单胎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2.5ml,鞘内注药后立即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150μg(P1组)、300μg(P2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组)各3ml,速率1ml/min。若发生低血压时追加去氧肾上腺素100μg。监测并记录产妇SBP、DBP、HR、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以及低血压、高血压、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发生次数。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取脐带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与入室后比较,腰麻后1、5minC组SBP、DBP明显降低(P<0.05),P1、P2组无显著变化;腰麻后1、5min和分娩前1minP1、P2组HR明显减慢,C组仅在分娩前1min显著减慢(P<0.05);腰麻后1、5minP2组SV显著升高,腰麻后5minC组显著降低(P<0.05),且腰麻后5minP1、P2组明显高于C组(P<0.05);腰麻后5min和分娩前1minP1、P2组CO显著降低(P<0.05),分娩前1minC组也显著降低(P<0.05)。P1组和P2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P1组和P2组分别有1例和3例高血压。结论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静脉输注能减少分娩前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母体和胎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肾上腺素 剖宫产 腰麻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熊去氧胆酸对预防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9
19
作者 陈建飞 赵期康 +2 位作者 李晋忠 黄坤全 刘京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 TUDCA)与熊去氧胆酸( UDCA)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差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成功的313例胆囊结石按病历号奇偶分为TUDCA组(n=161)和UDC... 目的:评价牛磺熊去氧胆酸( TUDCA)与熊去氧胆酸( UDCA)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差异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成功的313例胆囊结石按病历号奇偶分为TUDCA组(n=161)和UDCA组(n=152),术后2周TUDCA组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商品名:滔罗特,意大利贝斯迪大药厂生产,进口批文号:H20070200、H20110233)50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5天后,停药10天,15天为一周期;UDCA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商品名:优思弗,德国Dr.Falk药厂生产,进口批文号H20050181)500 mg,每晚1次。两组服药疗程均为180天。两组术后护理、饮食等均相同。术后定期随访及复查B超,观察记录胆囊结石复发、胆囊壁厚度变化以及胆囊收缩率。结果2组随访时间12~30个月,TUDCA组和UDCA组2年胆囊结石复发率分别为3.7%和12.4%(log-rank χ2=5.304,P=0.021)。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口服TUDCA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效果优于UD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胆取石术 结石复发 牛磺熊去氧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石有斐 李培锋 +1 位作者 李金莲 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9-865,共7页
目的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免疫细胞及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中设计了0.043、0.065、0.1、0.153和0.189g.kg-15个体内给药的剂量梯度;体外设计了终浓度为0.01、0.05、0.1、1和10mg·L-15个浓度梯度。... 目的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免疫细胞及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中设计了0.043、0.065、0.1、0.153和0.189g.kg-15个体内给药的剂量梯度;体外设计了终浓度为0.01、0.05、0.1、1和10mg·L-15个浓度梯度。开展TCDCA对小鼠体外腹腔巨噬细胞、脾淋巴细胞、小鼠正常机体、免疫抑制模型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TCDCA对小鼠正常机体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的向下抛物线形式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0.1g·kg-1TCDCA对采用环孢菌素A和环磷酰胺制成的免疫抑制模型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TCDCA可以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并对这两种免疫细胞表现出了药物浓度依赖性的基本为向上抛物线形式的免疫调节作用;0.1g·kg-1TCDCA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小鼠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皮质醇的含量。结论TCDCA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鹅去氧胆酸 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 脾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