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空间的殖民与去殖民化:《周处除三害》中的情感动力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巧巧 谢争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2-107,共6页
克里斯蒂娃关于“心理学陷阱”的阐释提供了一个心理空间的隐喻,即心灵并非一个封闭自主的内部实体,而是内在驱动力与文化语言协商、移情和转化的开放互动的流动空间。这种隐喻与美国哲学家凯莉·奥利弗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均指证了社... 克里斯蒂娃关于“心理学陷阱”的阐释提供了一个心理空间的隐喻,即心灵并非一个封闭自主的内部实体,而是内在驱动力与文化语言协商、移情和转化的开放互动的流动空间。这种隐喻与美国哲学家凯莉·奥利弗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均指证了社会规训对个人主体性及心理动机的修正作用。这种情感动态和欲望流变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协商而带来的主体性的拆解与重构,即构成了《周处除三害》作为现象级作品的深刻所在。影片中贯穿首尾的“贪、嗔、痴”等情感欲望印证了社会规训对个人心理空间的殖民,也揭示了心理层面的去殖民化可能。该影片可被视为德勒兹所谓“健康的事业”,从情感流动性窥见个体欲望情感与社会文化力量的动态互动,引发现代人对于自我无意识力量及社会痼疾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空间 心理殖民 去殖民化 情感流动性 《周处除三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殖民化理论视角下的新西兰语言生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丹萍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8,共11页
去殖民化理论近年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强调从认识论角度拆解西方知识体系的殖民性,并用替代性知识生产模型来应对认知上的不平等。去殖民化理论揭示英语霸权对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压制,批判英语单语主义常态化导致的外语学习危机。去殖民... 去殖民化理论近年来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强调从认识论角度拆解西方知识体系的殖民性,并用替代性知识生产模型来应对认知上的不平等。去殖民化理论揭示英语霸权对世界语言多样性的压制,批判英语单语主义常态化导致的外语学习危机。去殖民化理论视角对我们深入了解西方社会的深层矛盾至关重要。新西兰在去殖民化理论建设与实践方面是众多西方国家的典范,其原住民语言复兴与认识论复兴的经验值得借鉴。毛利语和毛利认识论在原住民与西方殖民者的不断斗争中得以艰难传承,成为当今新西兰教育体系与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生活面貌呈现出超语实践特征,是新西兰语言生活的特殊标志。新西兰去殖民化理论的视角和实践经验,对未来本地中文教育及本地华语教育与传承研究均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殖民化 语言复兴 多元认识论框架 超语实践 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芝的戏剧理念:去殖民化的诗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2-166,共5页
本文通过对《爱尔兰戏剧运动》的文本细读来分析叶芝的戏剧理念及其历史内涵。叶芝希望通过剧场艺术来呼唤和建构爱尔兰民族精神,并以此对抗英国帝国主义的戏剧文化;他把当时风行的现实主义客厅剧视为欧洲中产阶级堕落的文化表现,提倡... 本文通过对《爱尔兰戏剧运动》的文本细读来分析叶芝的戏剧理念及其历史内涵。叶芝希望通过剧场艺术来呼唤和建构爱尔兰民族精神,并以此对抗英国帝国主义的戏剧文化;他把当时风行的现实主义客厅剧视为欧洲中产阶级堕落的文化表现,提倡回到民族主义的浪漫主义艺术。在语言上,他也坚持爱尔兰西部乡村农民所说英语具有的音乐性,而否定现代社会受教育阶层的新闻语体。这样一系列的对峙,使叶芝的戏剧理念呈现为“去殖民化的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去殖民化 诗学 戏剧理念 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殖民化:当代地理学研究的新主题——2017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英国地理学者协会年会综述
4
作者 张肖阳 《云梦学刊》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当代世界地理学发展的一个主题是研究"去殖民化"地理学知识,发展面向世界的开放地理学。为此,2017年8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等学术机构举办了一次大型学术年会,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还试图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转型... 当代世界地理学发展的一个主题是研究"去殖民化"地理学知识,发展面向世界的开放地理学。为此,2017年8月,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等学术机构举办了一次大型学术年会,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还试图通过对中国城市化转型的关注和研究架起城市可持续发展乃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并以此为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殖民化 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中国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殖民主义视阈解读列奥波尔德·赛达·桑戈尔双重身份
5
作者 胡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50-253,共4页
列奥波尔德·赛达·桑戈尔是非洲塞内加尔的开国总统同时兼任法国制宪委员会议员。作为塞内加尔国民,桑戈尔始终与法国关系亲密,在塞内加尔推行法国文化。作为一名法国公民,桑戈尔提出黑人性精神,推动西非人民的独立运动,脱离... 列奥波尔德·赛达·桑戈尔是非洲塞内加尔的开国总统同时兼任法国制宪委员会议员。作为塞内加尔国民,桑戈尔始终与法国关系亲密,在塞内加尔推行法国文化。作为一名法国公民,桑戈尔提出黑人性精神,推动西非人民的独立运动,脱离法国殖民。桑戈尔的双重国籍身份,支持塞内加尔的独立以及促进法国对塞同化矛盾行径,使得外界对桑戈尔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将从列奥波尔德·赛达·桑戈尔的生平,殖民时期的同化政策对桑戈尔双重身份的解构与去殖民化对桑戈尔双重身份的重构三个角度来解读桑戈尔的双重身份,让更多的人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桑戈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戈尔 双重身份 殖民主义 同化政策 去殖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和谐丝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艳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剖析了《和谐丝庄》的反殖民主义特征以及作者希望消解东西方二元对立、提倡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思想。
关键词 《和谐丝庄》 他者 去殖民化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主义的“再国族化”探索——南亚国家独立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当代危机与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曦 朱逸云 朱安琪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 近年来,南亚多个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性项目面临被改造甚至拆除的危机。这些建筑建于南亚各国独立初期,其现代主义风格承载了当时强调去殖民化、追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国族叙事。然而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国族叙事从“公民式”向“民族式”转变,现代主义建筑逐渐“祛魅”,不再是国族身份认同的象征,又未能融入遗产保护的话语体系之中,不得不在年久失修后为发展让路,面临危机。对此,南亚建筑师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叙事,将这些建筑诠释为现代主义适应南亚各国独立初期特定语境的结果,是追求变革与进步的理想和社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现实之间的联结,从而将其“再国族化”,为这些建筑的保护提供合理性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认同 现代主义建筑 去殖民化 南亚 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世博物馆
8
作者 菲尔·艾尔斯 孙斯坦(译) 《世界建筑》 2024年第1期42-43,共2页
“建筑师工作室”系列的最后一场展览深入到地下,探访肯尼亚广阔的火山洞穴系统。Cave_bureau工作室回溯了人类的起源,审视未来,同时找寻应对当今一些最紧迫挑战的具体方案。肯尼亚的火山洞穴承载着该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证据。Cave_bur... “建筑师工作室”系列的最后一场展览深入到地下,探访肯尼亚广阔的火山洞穴系统。Cave_bureau工作室回溯了人类的起源,审视未来,同时找寻应对当今一些最紧迫挑战的具体方案。肯尼亚的火山洞穴承载着该国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证据。Cave_bureau工作室以非洲视角直面现代生活的挑战,强调去殖民化优先于减碳,因为这些洞穴现在是地热能的源头,在全球绿色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室 人类世 绿色转型 人类的起源 博物馆 肯尼亚 地热能 去殖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在路上——《杰克·迈格斯》中文化身份的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1,共4页
彼得·凯里是澳大利亚最富创造性的新派作家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对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探讨在其小说中一直"在场"。其小说《杰克·迈格斯》正是从"身份"的探寻入手,围... 彼得·凯里是澳大利亚最富创造性的新派作家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文化代言人",对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探讨在其小说中一直"在场"。其小说《杰克·迈格斯》正是从"身份"的探寻入手,围绕面临"身份"问题的主人公迈格斯追求文化认同的历程展开。本论文拟通过辨识小说中在篇章结构的宏观之处和语言的细微之处都力图展现的对话性,探究其多种声音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语义,解析澳大利亚民族对其文化身份的困惑与探寻,阐释小说中文化身份去殖民化的途径,揭示其身份在历史和社会语境中的变迁和未完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杰克·迈格斯》 文化身份 去殖民化 未完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野下的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杰琼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1期27-38,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史研究 政治无意识 文化去殖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丽贝卡·弗格森 蒂姆·库夫兰 +17 位作者 凯蒂尔·埃格兰德斯代尔 马克·盖德 克里斯多西·西罗多 加隆·希莱尔 德里克·琼斯 伊斯特林·乔尔斯 艾格尼丝·库库斯卡·休姆 帕特里克·麦克安德鲁 卡米拉·米西尤克 因贡·琼尼斯 巴特·雷恩泰 艾琳·斯坎伦 麦克·沙普尔斯 芭芭拉·沃森 马丁·韦勒 丹尼斯·怀特洛克 贺伊丽(翻译) 王炜(编校) 《当代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发布于2019年1月,是英国开放大学于2012年开始发布的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7篇。该系列报告探讨了世界教学和评价的新形式,以指导教师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创新。《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提出了10种教学法,分...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发布于2019年1月,是英国开放大学于2012年开始发布的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7篇。该系列报告探讨了世界教学和评价的新形式,以指导教师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创新。《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提出了10种教学法,分别是趣味性学习、机器人辅助学习、去殖民化学习、基于无人机的学习、惊奇式学习、行动学习、虚拟工作室、基于地点的学习、思维可视化、同理心之根。这些教学方法已经开始流行,但尚未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何将技术浑然地融入教学,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趣味性学习 机器人辅助学习 去殖民化学习 基于无人机的学习 惊奇式学习 行动学习 虚拟工作室 基于地点的学习 思维可视化 同理心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适应性中的空间公平倡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京一(译)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2期53-62,共10页
适应气候变化并非通过工程手段和技术修复即可解决的单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作为一篇评论而非对具体研究发现的讨论,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个议程,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简称SLR)对城市三角洲区... 适应气候变化并非通过工程手段和技术修复即可解决的单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作为一篇评论而非对具体研究发现的讨论,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一个议程,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sea level rise,简称SLR)对城市三角洲区域的影响提供一种思考视角。这些区域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即如何协调当代城市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健康与重建。概括滨海适应性和空间公平交叉领域所面临的3种相互关联的挑战,包括:1)滨海栖息地的挤压;2)关键基础设施;3)撤退管理。最后,提出一个行动倡议,呼吁设计师从空间公平的角度着手解决这些紧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适应性 空间公平 去殖民化 海平面上升 设计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下)
13
作者 丽贝卡·弗格森 蒂姆·库夫兰 +17 位作者 凯蒂尔·埃格兰德斯代尔 马克·盖德 克里斯多西·西罗多 加隆·希莱尔 德里克·琼斯 伊斯特林·乔尔斯 艾格尼丝·库库斯卡·休姆 帕特里克·麦克安德鲁 卡米拉·米西尤克 因贡·琼尼斯 巴特·雷恩泰 艾琳·斯坎伦 麦克·沙普尔斯 芭芭拉·沃森 马丁·韦勒 丹尼斯·怀特洛克 贺伊丽(翻译) 王炜(编校) 《当代职业教育》 2019年第3期104-112,共9页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发布于2019年1月,是英国开放大学于2012年开始发布的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7篇。该系列报告探讨了世界教学和评价的新形式,以指导教师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创新。《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提出了10种教学法,分... 《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发布于2019年1月,是英国开放大学于2012年开始发布的该系列年度报告的第7篇。该系列报告探讨了世界教学和评价的新形式,以指导教师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创新。《2019年创新教学报告》提出了10种教学法,分别是趣味性学习、机器人辅助学习、去殖民化学习、基于无人机的学习、惊奇式学习、行动学习、虚拟工作室、基于地点的学习、思维可视化、同理心之根。这些教学方法已经开始流行,但尚未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何将技术浑然地融入教学,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趣味性学习 机器人辅助学习 去殖民化学习 基于无人机的学习 惊奇式学习 行动学习 虚拟工作室 基于地点的学习 思维可视化 同理心之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