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标识化”影响下的皮具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曾琦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
通过对时尚界近年来"去标识化"风潮现象的观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了"去标识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并从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应对的策略,对皮具设计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 去标识化 奢侈品 消费理念 皮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数据的隐私风险、监管困境与完善进路
2
作者 吴宗泽 任柏玉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真实数据稀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各国不断强化隐私监管,使真实数据的供给不足问题更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具有虚拟性、拟合性的合成数据广泛地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合成数据并不...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真实数据稀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各国不断强化隐私监管,使真实数据的供给不足问题更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具有虚拟性、拟合性的合成数据广泛地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合成数据并不能够完全消除隐私风险。对此,当前的隐私保护理论与实践缺乏足够关注,以至于在隐私监管上,合成数据面临监管定位不清、再识别责任不明等诸多挑战。为了充分发挥合成数据的实践效用,应从明确隐私监管定位、推动技术标准制定、确保全过程监管3个方面着手,完善对于合成数据的隐私监管对策。支持合成数据创新应用的同时,有效保障个人隐私权益。进而,助力数据要素的价值得到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数据 隐私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法 匿名数据 数据去标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抑或利用:论“知情-同意”的公共利益豁免
3
作者 郭烁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8,共12页
为实现“个人信息权益”和“公共利益”的恰当平衡,现代法治国家或地区均将基于主体控制和确定性的保护框架置于信息处理规范的核心,同时将“公共利益”豁免作为“知情-同意”规则的克制性例外。但随着信息数据的财产属性和社会价值日... 为实现“个人信息权益”和“公共利益”的恰当平衡,现代法治国家或地区均将基于主体控制和确定性的保护框架置于信息处理规范的核心,同时将“公共利益”豁免作为“知情-同意”规则的克制性例外。但随着信息数据的财产属性和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公共利益”概念具有被泛化解释的倾向,“知情-同意”规则的边界逐渐模糊化。应对之计是通过比例原则的适用辨明“公益优位”的实体性边界,恰当把握“公共利益”豁免例外的克制性气质,并通过判例发布等方式为“去标识化”技术提供实践指引,实现信息利用与私权保护的互补性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豁免 “知情-同意”规则 比例原则 去标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去识别化的类型解构与治理方案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洁 兰舟 祁怡然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9-86,共8页
文章厘清长期混用的个人信息去识别化、匿名化、假名化、去标识化的内涵外延,结合域内外建规立制的发展脉络,搭建动态平衡个体隐私安全与数据充分利用的层级治理方案。充分论证迭代算法有可能重新识别严重不完整的零散数据集,客观上难... 文章厘清长期混用的个人信息去识别化、匿名化、假名化、去标识化的内涵外延,结合域内外建规立制的发展脉络,搭建动态平衡个体隐私安全与数据充分利用的层级治理方案。充分论证迭代算法有可能重新识别严重不完整的零散数据集,客观上难以达致无法识别且不能复原的匿名状态,亟待有条件免除数据处理者在符合去标识化标准下的同意获取义务。通过基于风险管控搭建的个人信息规制模式、隐私保障方案和以数据利用为核心的权属机制,安全变现数据价值,助力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去识别 匿名 去标识化 数据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计算特定应用场景的匿名化认定与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庄媛媛 靳晨 何昊青 《信息安全研究》 2021年第10期896-906,共11页
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各产业对数据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2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国内信息和数据安全领域的普适性法律框架作了进一步完善.作为数据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分,个人信息在《中华人民... 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各产业对数据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202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国内信息和数据安全领域的普适性法律框架作了进一步完善.作为数据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分,个人信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有关匿名化与去标识化的概念与欧盟相关规定类似,但亦有其不同之处.以欧美相关规定为起点,洞察欧美对匿名化相关概念的差异,评价其可操作性与值得借鉴之处.随后,将我国相关规定与基于多方计算(multi-party computation,MPC)的数据交易场景进行结合,分析目前匿名化与去标识化相关规定在适用上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流通的角度,对匿名化与去标识化及其相关规定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 去标识化 假名 多方计算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宗维 孔德潮 +3 位作者 牛媛争 彭红利 李晓琦 李文凯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2023年第6期557-565,共9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也备受瞩目.这类技术不仅能够保护个人隐私,还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并概括了它们的结合及所衍生出的隐私保... 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也备受瞩目.这类技术不仅能够保护个人隐私,还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概述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并概括了它们的结合及所衍生出的隐私保护技术.其次,探究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场景,包括数据加密、去标识化、多层次分布式账本和K-匿名方法等.此外,还重点评估了基于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系统的5个关键特性,即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和可扩展性.进一步地,对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人们对数据隐私保护的认识和应对措施.对基于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场景及技术方案进行了分类与总结.最后,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融合的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效率、安全性等,以实现更完善的隐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人工智能 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 去标识化 访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法理困境及其纾难——兼论违反“公共利益豁免规则”的公益诉讼应对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子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9,共10页
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视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规范渊源会造成法益保护的限制与公益诉讼风险防范机能的减损,应以“保护群体公民的信息自决权”“保护国家的数据主权”和“防范信息处理活动引发其他社会公共利益风险”三... 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视为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的规范渊源会造成法益保护的限制与公益诉讼风险防范机能的减损,应以“保护群体公民的信息自决权”“保护国家的数据主权”和“防范信息处理活动引发其他社会公共利益风险”三个角度建构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法益体系。在违反“公共利益豁免规则”的场合,公共利益存在个案的层次性差异,相应的信息处理活动规范要求也不尽相同,应参照GDPR区分“重要或重大公共利益”和“一般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可以提出“去标识化”的技术合规主张,并借助“专家审查+安全港制度”进行“去标识化”认定,但仍应警惕“去标识化”只是“附加保障”,而非一劳永逸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豁免规则 数据最小原则 去标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