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当代话剧的文学性问题:从“泛文学化”到“去文学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珉佳 张福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4-99,共6页
从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趋势来看,创作者对话剧剧场性的发展远超过了对其文学性的关注。伴随后现代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戏剧的"文学性"概念内涵和作品的文学化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戏剧和戏剧文学。现代... 从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趋势来看,创作者对话剧剧场性的发展远超过了对其文学性的关注。伴随后现代文艺理论思潮的影响,戏剧的"文学性"概念内涵和作品的文学化程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戏剧和戏剧文学。现代意义上的优质话剧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都具有极重要的艺术价值,它是将零散的、以往不加注意的、难以纳入主流的片段用形象的舞台语汇表现出来,使个体的丰富经验、内心的动态变化以及边缘人物的隐秘找到相应的演绎手段。所以,要正确看待话剧从"文学性"发展至"泛文学化"以及"去文学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话剧 文学 剧场性 文学化 去文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背景下的明清教育对文学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付琼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6-141,共6页
科举背景下的明清教育颠覆了唐宋教育重视文学的传统,转而对文学采取排斥的态度。明清教育实践中理学内容对文学内容的置换在根本上弱化了文学的基础,给明清文学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最明显的表征就是雅文学的衰落。
关键词 科举考试 去文学化 明清教育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视维米尔的“凝视”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106,共14页
维米尔是荷兰17世纪“黄金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风格反映出西方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深刻转变。维米尔聚焦于当下的日常生活的日常性,选择家人或邻里作为模特,并把自己的家作为画室,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却蕴含了复杂的现代性意义。... 维米尔是荷兰17世纪“黄金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风格反映出西方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深刻转变。维米尔聚焦于当下的日常生活的日常性,选择家人或邻里作为模特,并把自己的家作为画室,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却蕴含了复杂的现代性意义。维米尔存世的作品虽然并不多,但却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标志着艺术的现代嬗变,从依赖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的文学性叙事的古典形态,向关注视觉感知和视觉体验的深刻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米尔的艺术开启了关注当下日常生活的现代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米尔 荷兰绘画 日常性 视觉反身性 去文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