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教学校可以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做些什么?
1
《现代特殊教育》 2025年第1期60-60,共1页
和几位学者谈起当前制约特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值得重视。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几种表现形式。研究者认为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较... 和几位学者谈起当前制约特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值得重视。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有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几种表现形式。研究者认为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王乐等,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教学校 特教教师 职业倦怠 低个人成就感 情感衰竭 无力感 去人格化 教学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留职意愿与职业疲溃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京 丁淑贞 +1 位作者 高筱琪 李珊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和职业疲溃感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和职业疲溃感量表对大连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留职意愿总分22.12±4.41;情感耗竭...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和职业疲溃感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和职业疲溃感量表对大连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留职意愿总分22.12±4.41;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7.80±11.44、8.05±6.40和35.81±8.24;临床护士留职意愿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职务、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是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受职业疲溃感的影响,管理人员应通过降低护士职业疲溃感来强化其留职意愿,以促进护理团队的稳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留职意愿 职业疲溃感 情感耗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地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晓霞 杨涛 冼少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调查粤西地区不同等级护士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和离职意愿量表(TIQ)对不同等级医院的563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程度均高于二级医... 目的:调查粤西地区不同等级护士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和离职意愿量表(TIQ)对不同等级医院的563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程度均高于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P<0.05),一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程度均高于二级医院(P<0.05)。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有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程度不同,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强,管理者应对不同等级医院分层级管理,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离职意愿 层级管理 情绪枯竭 去人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玉美 吕凤英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8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医院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ICU护士压力,保持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工作倦怠量表(MB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2名ICU护士和58名普通科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 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医院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减轻ICU护士压力,保持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工作倦怠量表(MB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52名ICU护士和58名普通科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的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护士,个人成就感显著低于普通科室护士(均P<0.01);TCSQ的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普通科室护士(P<0.01);ICU护士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ICU护士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其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医院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缓解ICU护士工作压力,注意提高其应对技巧,以减轻工作倦怠,保持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ICU 工作倦怠 情绪枯竭 去人格化倾向 个人成就感 应对方式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活动中的去人性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锦亚 魏镜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在人们日常争吵中经常听到一句话"真不把人当人看",其出现于一个人感到被侮辱、被贬低或者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潜台词可能是指把人当"牲口""机器""工具""标本"等看待。这在心理学意义上就是一种"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 在人们日常争吵中经常听到一句话"真不把人当人看",其出现于一个人感到被侮辱、被贬低或者受到不公正对待时,潜台词可能是指把人当"牲口""机器""工具""标本"等看待。这在心理学意义上就是一种"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也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为人的特性的全部或部分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人性化 去个性化 去人格化 职业耗竭 医患关系 以患者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福兰 孟青 +6 位作者 党洁 李兰 张晶晶 何剑 吴静 崔丽君 魏雪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838-842,846,共6页
目的分析新入规范化培训护士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的关系,并探索心理一致感在两者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8-9月,使用一般情况表、规范化培训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去人格化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000名新规范化培训护士进... 目的分析新入规范化培训护士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的关系,并探索心理一致感在两者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8-9月,使用一般情况表、规范化培训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去人格化和心理一致感量表对3000名新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转型冲击对新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去人格化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0.478,P<0.001),心理一致感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在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间的中介效应为0.09(95%CI:0.023~0.151),占总效应21.9%;心理一致感对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事后分析表明,低心理一致感水平下在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间的中介效应成立(95%CI:0.025~0.148),高心理一致感的情况下在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间的中介效应不存在(95%CI:-0.12~0.14)。结论转型冲击能够正向预测新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去人格化水平,但心理一致感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同时,随着心理一致感水平的提高,转型冲击与去人格化水平间的正向关系将显著减弱。因此,基于心理一致感干预来缓解和降低转型冲击带来的去人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规范化培训护士 转型冲击 去人格化 心理一致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工作偏差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遥 刘琰 +6 位作者 李嘉琳 邢曼霞 钱韦韦 贾臻 陈红雨 张敏仪 王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偏差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工作偏差行为量表、工作倦怠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59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偏差行为得分为1.29±0.42,护士工作偏差行为与... 目的了解护士的工作偏差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工作偏差行为量表、工作倦怠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59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偏差行为得分为1.29±0.42,护士工作偏差行为与护理工作环境呈负相关,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与同事间的关系、职务和去人格化是护士工作偏差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士工作偏差行为处于较低水平。应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减少工作倦怠,以减少工作偏差行为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偏差行为 工作环境 工作倦怠 去人格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2家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晓霞 朱锦俊 杜向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 了解江苏省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为减轻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方法 用Maslach系列职业倦怠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对12家精神专科医院的51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83.44%的精神科... 目的 了解江苏省精神专科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为减轻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 方法 用Maslach系列职业倦怠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对12家精神专科医院的51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83.44%的精神科医护人员存在中度到重度的情感衰竭现象;88.68%的医护人员存在中到重度的去人格化现象;96.02%的精神科医护人员个人成就感偏低.30岁-39岁的医护人员情感衰竭程度最严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情感衰竭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学历,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医生(P〈0.01),合同制医护人员去人格化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编制内(P〈0.05);高级职称医护人员低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初中级职称(P〈0.05),省级医院医护人员低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地级市和县级市(P〈0.01). 结论 江苏省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较严重,需重点关注30岁-39岁年龄段、初中级职称、合同制的、未婚的、高学历的、不同级别医院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改善职业倦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医护人员 职业倦怠 情绪衰竭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邹宏文 张建春 阳艳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5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对37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中,情绪衰竭与个...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对37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职业倦怠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中,情绪衰竭与个人成就感均为中度倦怠,分别占比35.14%和43.24%;去人格化为轻度倦怠,占比62.16%。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管理及人际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各方面与职业倦怠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情绪衰竭 个人成就感 去人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耗竭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春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S1期95-96,共2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耗竭的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群降低职业耗竭探讨处理对策。方法:采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对综合性医院的374名护理人员的心身耗竭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的情感枯竭(EE)的分值为中等分...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耗竭的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群降低职业耗竭探讨处理对策。方法:采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对综合性医院的374名护理人员的心身耗竭程度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的情感枯竭(EE)的分值为中等分,去人格化倾向(DP)分值为低值,个人成就感(PA)的分值为高分,其与Maslach样本耗竭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成功的体验和自我成就感,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教育,是降低其耗竭程度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护理人员 心身耗竭 情感枯竭 综合性医院 去人格化 个人成就感 心理素质教育 被试 影响因素 职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