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港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伟琪 张珞平 +2 位作者 徐立 王新红 洪华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60,共5页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物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 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 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物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 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 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 为0.12~0.32ng/g,4.64~10.5ng/g和0.09~0.46ng/g;取自厦门西港内湾的5 号柱样分别为0.17~0.31ng/g,3.65~159ng/g和0.19~72.7ng/g。垂直分布特征 表明,湾口沉积物未受到这些有机氯化合物的明显污染,而西港内湾曾于 80年代 末至 90年代初受到 PCBs的中度污染,且近期仍有较强的 DDT污染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 沉积物 垂直分布 厦门港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港湾潮间带沉积物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释放动力学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继纲 陈金民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315,共6页
所研究的沉积物样品采自福建省厦门市的港湾潮间带地区,选择了10μg/dm3的汞标准使用液对采集回来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预污染处理,利用预污染后的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汞释放动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汞的释放量较低,达... 所研究的沉积物样品采自福建省厦门市的港湾潮间带地区,选择了10μg/dm3的汞标准使用液对采集回来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预污染处理,利用预污染后的沉积物样品,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汞释放动力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汞的释放量较低,达到释放平衡时的释放量小于5μg/kg,释放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前8 h为快速释放阶段,之后为慢速释放阶段,大约在24 h达释放平衡.采用了Tessier五步提取法对未污染过的沉积物原样及进行过预污染处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汞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污染实验吸附到沉积物上的汞的各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HgS为主的惰性汞>单质汞>盐酸溶无机汞及甲基汞>有机结合、螯合态汞>水溶态、交换态等活性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潮间带沉积物 释放动力学 形态 厦门港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0号台风“碧利斯”对厦门港湾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 郑佩如 +1 位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4-410,共7页
本文研究了 0 0 1 0号台风“碧利斯”影响期间及其随后的恢复期中 ,厦门港湾中九龙江口和西港海域站表层海水总溶解砷 (TDIAs)、As3 + 含量和As3 + As5+ 值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两站TDIAs和As5+ 含量均比非台风时期呈数倍增... 本文研究了 0 0 1 0号台风“碧利斯”影响期间及其随后的恢复期中 ,厦门港湾中九龙江口和西港海域站表层海水总溶解砷 (TDIAs)、As3 + 含量和As3 + As5+ 值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两站TDIAs和As5+ 含量均比非台风时期呈数倍增加 ,经1 0d后仍未恢复到非台风时的水平 .As3 + 含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但波动较大 .文中还对观测期间影响溶解无机砷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砷 台风 厦门港湾 表层海水 溶解度 生物活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港湾悬浮物粒度特征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建东 洪华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1-67,共7页
厦门港湾冬季近底层高平潮前后时段悬浮物的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值粒径范围在2.6~4.4μm之间,平均为3.4μm;各站位之间粒度分布的曲线和参数变化不大,在研究区中分布较为均匀.频率分布曲线含二至三个次组分,各次组分的众数位值依次为... 厦门港湾冬季近底层高平潮前后时段悬浮物的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值粒径范围在2.6~4.4μm之间,平均为3.4μm;各站位之间粒度分布的曲线和参数变化不大,在研究区中分布较为均匀.频率分布曲线含二至三个次组分,各次组分的众数位值依次为5.67φ、7.52φ、10.40φ;概率值累积频率曲线主要由二至三个线段组成,其截点分别为6φ和8φ,且与相应的频率分布曲线上的低谷位并不相互对应.这些特征反映了采样时的弱动力条件和至高平潮时湾内水体趋于均匀混合的趋势,以及研究区中悬浮物来源上的非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粒度分布 厦门港湾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