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抗氧化剂凝胶对内漂白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1
作者 张小平 常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2-737,共6页
目的:对比含表面活化剂(0.2%Tween 80)的10%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bate,SA)凝胶和6.5%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处理时间。方法:收集近1月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1... 目的:对比含表面活化剂(0.2%Tween 80)的10%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bate,SA)凝胶和6.5%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影响,以及确定最佳处理时间。方法:收集近1月拔除的离体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10组(n=12),A组:未漂白组,B组:漂白组,C组:含0.2%Tween 80的10%SA组,D组:6.5%PC组,C/D组根据内漂白后抗氧化剂处理时间不同(10、30、60、120 min)又分为4个亚组(C1/C2/C3/C4,D1/D2/D3/D4),各组处理后行树脂充填窝洞。所有样本经过冷热循环后,每组随机选取10个样本置于2%亚甲基蓝染色,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树脂与洞壁粘接界面微渗漏的程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每组剩余两个样本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组织与充填树脂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特点。结果:A组微渗漏值明显小于B组(P=0.000),各实验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微渗漏值逐渐减小,D3组微渗漏值最小,C/D组间除C4/D4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EM观察可见,B组粘接界面可见明显间隙,且裂隙范围最大,C组粘接界面间隙逐渐变窄,C4组间隙消失,D组粘接界面更加紧密,且形成了良好的混合层。结论:6.5%PC凝胶对死髓牙内漂后充填树脂微渗漏的处理效果更佳,建议最佳处理时间为60 min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钠 原花青素凝胶 牙齿内漂白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