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讨原络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支娜
伍先明
+2 位作者
吴宝贤
罗娅娜
杨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归纳、总结原络配穴法目前的临床应用特点,找出其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借此引发中国同仁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以便于不断完善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与原络配穴法相关的中医古籍和检索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近年来有...
目的:归纳、总结原络配穴法目前的临床应用特点,找出其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借此引发中国同仁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以便于不断完善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与原络配穴法相关的中医古籍和检索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近年来有关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文献,归纳、总结出原络配穴法目前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原络配穴法主要包括表里经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络配穴法和异经原络配穴法三种;其中,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表里经原络配穴法,其强调取先病经脉的原穴与后病经脉络穴相配伍的取穴原则,但未阐述当表里经脉病变无先后顺序差异时,又该取何经原穴与何经络穴相配等问题;同时,研究表明,原络配穴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其也未提及取原、络穴时,是否应考虑其与经脉虚实病变相关。结论:目前,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于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较少涉及其他临床常见病的治疗;但对其存在的问题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原络配穴法的主治范围。为了能全面而准确地应用原络配穴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今后应针对原、络穴的选取原则是否与表里经病变顺序、经脉虚实相关做进一步研究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穴
络穴
原络配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脾胃经原络配穴法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临床疗效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晓陵
蔡丽娜
+6 位作者
李崖雪
王丰
曹丹娜
刘潇
刘晓慧
张坤宇
康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08-1510,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脾胃经原络配穴法和口服吗丁啉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中气下陷型的胃下垂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个组25例。对照组治疗上仅给予口服吗丁啉药物,治疗组治疗上给...
目的:比较应用脾胃经原络配穴法和口服吗丁啉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中气下陷型的胃下垂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个组25例。对照组治疗上仅给予口服吗丁啉药物,治疗组治疗上给予针刺脾胃经原络配穴(公孙、冲阳)。疗程上,两个组都是按照每30天为1个疗程。并且对比两个组之间在疗程结束后的远期疗效及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两组之间胃下极的高度变化。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下极的高度变化,疗后比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胃下极的上升高度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比对照组高12%,两组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气下陷型的胃下垂,应用脾胃经原络配穴法疗效比仅口服吗丁啉的效果更好,并且远期的效果更趋向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络配穴法
胃下垂
脾胃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原络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
作者
支娜
伍先明
吴宝贤
罗娅娜
杨硕
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324-1326,共3页
基金
全国第四届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60798)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文摘
目的:归纳、总结原络配穴法目前的临床应用特点,找出其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借此引发中国同仁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以便于不断完善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与原络配穴法相关的中医古籍和检索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近年来有关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文献,归纳、总结出原络配穴法目前的临床应用特点。结果:原络配穴法主要包括表里经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络配穴法和异经原络配穴法三种;其中,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表里经原络配穴法,其强调取先病经脉的原穴与后病经脉络穴相配伍的取穴原则,但未阐述当表里经脉病变无先后顺序差异时,又该取何经原穴与何经络穴相配等问题;同时,研究表明,原络配穴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但其也未提及取原、络穴时,是否应考虑其与经脉虚实病变相关。结论:目前,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于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其他系统相关疾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较少涉及其他临床常见病的治疗;但对其存在的问题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原络配穴法的主治范围。为了能全面而准确地应用原络配穴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今后应针对原、络穴的选取原则是否与表里经病变顺序、经脉虚实相关做进一步研究学习。
关键词
原穴
络穴
原络配穴法
Keywords
original points
collateral points
matching method of original points and collateral points
分类号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胃经原络配穴法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临床疗效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晓陵
蔡丽娜
李崖雪
王丰
曹丹娜
刘潇
刘晓慧
张坤宇
康奇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08-1510,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714)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201214
+4 种基金
H2016081)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2016RAXYJ096)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09-1-1503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70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7022)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17RAQXJ180)
文摘
目的:比较应用脾胃经原络配穴法和口服吗丁啉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中气下陷型的胃下垂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个组25例。对照组治疗上仅给予口服吗丁啉药物,治疗组治疗上给予针刺脾胃经原络配穴(公孙、冲阳)。疗程上,两个组都是按照每30天为1个疗程。并且对比两个组之间在疗程结束后的远期疗效及临床疗效,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两组之间胃下极的高度变化。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下极的高度变化,疗后比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胃下极的上升高度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比对照组高12%,两组疗效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气下陷型的胃下垂,应用脾胃经原络配穴法疗效比仅口服吗丁啉的效果更好,并且远期的效果更趋向于稳定。
关键词
原络配穴法
胃下垂
脾胃经
Keywords
Yuan-Luo acupoints collaboration methods
gastroptosis
spleen and stomach meridian
分类号
R246.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讨原络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支娜
伍先明
吴宝贤
罗娅娜
杨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脾胃经原络配穴法治疗中气下陷型胃下垂临床疗效
李晓陵
蔡丽娜
李崖雪
王丰
曹丹娜
刘潇
刘晓慧
张坤宇
康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