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萍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王晓明 张俊格 张元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蛋白质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衰老小鼠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智松 农志飞 +2 位作者 吴志奎 蔡永春 王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老年小鼠和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两种衰老动物模型 ,分别连续灌服枸杞多糖 2个月和 1个月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小鼠骨髓原癌基因c myc表达的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抗衰老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老年小鼠和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两种衰老动物模型 ,分别连续灌服枸杞多糖 2个月和 1个月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小鼠骨髓原癌基因c myc表达的变化。结果 :老年小鼠和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骨髓原癌基因c myc表达量明显高于青年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 (P <0 .0 0 1) ,给药后则可明显得到抑制 (P <0 .0 5 )。结论 :抑制原癌基因c myc表达是枸杞多糖抗衰老分子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基因 c-myc D-半乳糖 衰老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脏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 被引量:12
3
作者 常芸 赵中应 孙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机制,以大鼠18S-RNA为内参照,采用先进的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20只经12周耐力训练的 SD大鼠心脏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安...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机制,以大鼠18S-RNA为内参照,采用先进的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20只经12周耐力训练的 SD大鼠心脏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耐力训练组大鼠心室中c-myc的表达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非常显著的下降(P<0.001);尽管训练组大鼠心房中c-myc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但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5)。训练组大鼠。心室中 c-myc的表达显著低于心房中 c-myc的表达(P< 0.01),而安静对照组心室中 c-myc的表达则与相应心房中 c-myc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结果提示,训练后心室中c-myc表达的显著下降,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在耐力训练应激下,c-myc主要为早期瞬间表达,在训练后早期,甚至几小时即快速表达,然后启动心肌结构基因,如MHC、a-actin、MLC-2、ANF等的表达,而自身则由于受反馈抑制的影响,后期表达下降;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训练大鼠心房中c-myc表达的触发机制不同于心室中相应机制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心脏 c-myc 基因表达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洁 李华仁 +1 位作者 张锦 权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胃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5.0%,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asp21及Cmyc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黏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p53及Cmyc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结论p53、rasp21及Cmy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及Cmyc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蛋白c-myc 蛋白质P53 蛋白质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心肌[Ca^(2+)]i浓度变化及与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黑砚 郭乔楠 陈意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原癌基因c fos、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 3 0 %体表面积 (TBSA)Ⅲ度烧伤模型 ,随机分为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原癌基因c fos、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 3 0 %体表面积 (TBSA)Ⅲ度烧伤模型 ,随机分为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Fura 2 /AM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心肌c fos、c myc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单烧组和补液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维拉帕米治疗组轻度升高 (P >0 0 5 ) ;在 0 5h、72h两个时相点 ,三个实验组心肌细胞 [Ca2 + ]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除了维拉帕米治疗组c fos、c myc表达与钙离子浓度无相关性 (r =0 74,P >0 0 5 ) ,其它各实验组c fos、c myc的表达与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 烧伤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 ,补液不能阻止 [Ca2 + ]i升高。而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原癌c fos、c myc的表达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 钙离子 基因 C-FOS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与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旋 姜翠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后1、3、6、12、24 h组,每组12只。线栓法制备大鼠pMCAO模型,提取缺血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质IP区的组织。应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检测法分析IP区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脑缺血后P-SAPK/JNK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P-SAPK/JNK蛋白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Myc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①大鼠pMCAO后3 h,IP区TUNEL阳性细胞和P-SAPK/JNK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Western-blot结果证明,大鼠pMCAO后3 h,P-SAPK/JNK蛋白水平增加,12 h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大鼠pMCAO后6 h,IP区c-Myc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上调,12 h达高峰,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P区皮质P-SAPK/JNK蛋白水平与神经元凋亡及c-Myc mRNA转录水平均呈正相关系(r=0.985,P<0.01;r=0.887,P<0.05)。结论 pMCAO模型IP区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JNK/c-Myc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半暗带 JNK丝裂活化蛋白激酶 基因蛋白质c-my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p16、c-myc、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皓琛 毕志刚 张美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 基因P16 基因c-myc BCL-2基因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瘢痕中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振富 罗力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5-216,F002,共3页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蛋白在增生 性瘢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用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 成纤维细...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蛋白在增生 性瘢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并用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 成纤维细胞中c-myc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皮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中 c-myc蛋白表达升高提示存在c-myc原癌基因的激活,c-myc原癌基因可能参与了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胶原合成与 降解以及对细胞因子的调控,并导致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基因表达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c-myc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疾病中原癌基因c-myc、c-myb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莹 陈蕊 赵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74-278,共5页
原癌基因c-myc和c-myb对造血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增殖、分化状态有关,其表达产物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或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c-myb参与转录,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 原癌基因c-myc和c-myb对造血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增殖、分化状态有关,其表达产物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或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c-myb参与转录,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原癌基因c-myc、c-myb在造血调控中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发现,巨核-红系祖细胞的定向分化及血小板的异常与其表达水平有关。常见的血小板疾病见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等,此类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c-myc和c-myb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血小板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MYB c-myc 血小板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素探针对白血病患者c-myc和c-fos原癌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10
作者 乔颖 张锑 +5 位作者 王勤 陈学良 孟月生 朱媛媛 纪春岩 张茂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用国产光生物素标记探针,经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41例白血病患者中c-myc和c-fos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c-myc和c-fos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和76.6%,c-myc在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 用国产光生物素标记探针,经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41例白血病患者中c-myc和c-fos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c-myc和c-fos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和76.6%,c-myc在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对照组,化疗完全缓解后表达水平下降,而与FAB分型无关;c-fos在AML的M_4和M_5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c-myc表达与细胞增殖潜能有关,能为诱导缓解治疗结果的预测提供有意义的临床和生物学方面的信息,c-fos反映细胞分化状态,可作为白血病亚型分类的辅助指标之一。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光生物素探针标记技术的优越性,操作简便,方法敏感,可代替放射性核素探针在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实验和诊断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光生物素 基因 c-myc C-FOS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衰老成纤维细胞c-myc原癌基因的损伤修复
11
作者 毛泽斌 张宗玉 童坦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人衰老成纤维细胞特异因基c-myc的损伤修复。方法;采用Southern杂交法。结果:衰老细胞能有效地修复c-myc基因。结论:衰老细胞能有效地修复对细胞存亡至关重要的基因。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基因 c-myc 细胞衰老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myc内部核糖体进入序列研究进展
12
作者 段瑞峰 李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基因 c-myc 核糖体 序列 脊髓灰质炎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1基因不参与儿童颅内室管膜瘤c-myc原癌基因高度表达
13
作者 丁悦敏 B Surez-Merino T Warr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82-1582,共1页
关键词 MM-1基因 儿童 颅内室管膜瘤 c-myc 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myc、c-H-ras、c-sis在小鼠卵巢和睾丸中的转录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晓燕 谭德勇 +1 位作者 周翔 昝瑞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共5页
以地高辛标记c-myc、c-H-ras、c-sis基因作探针,利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昆明种小鼠5周龄、10周龄和孕期卵巢,以及1天龄、5周龄和10周龄睾丸,初步研究了这3种原癌基因在生殖腺中的转录表达及其... 以地高辛标记c-myc、c-H-ras、c-sis基因作探针,利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昆明种小鼠5周龄、10周龄和孕期卵巢,以及1天龄、5周龄和10周龄睾丸,初步研究了这3种原癌基因在生殖腺中的转录表达及其可能的功能作用。结果显示:(1)c-myc基因在孕鼠卵巢的个别卵泡的卵泡细胞中有强转录信号,但在3组卵巢的卵母细胞中及3组睾丸切片中均未见杂交信号。(2)c-H-ras基因在孕鼠卵巢黄体中有较强转录表达,但在3组卵巢的卵母细胞中及3组睾丸切片中均无杂交信号,(3)c-sis基因在10周龄睾丸曲细精管的精原细胞层和精母细胞有强转录表达,而在1天龄、5周龄睾丸及3组卵巢切片中均无杂交信号。上述结果表明:c-myc基因可能与精子发生和卵子的发育关系不大,但可能与卵泡的退化有关;c-H-ras基因可能与精子发生和卵子的发育关系也不大,但可能与妊娠黄体的形成有关;c-sis基因可能与卵子的发育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myc c-H-ras C-SIS 卵巢 睾丸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MYC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河 郭文坚 姚荣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8-125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之一,化疗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因为MM细胞常表现出对常规化疗的耐药,至今仍然认为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约有一半的M...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增殖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之一,化疗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因为MM细胞常表现出对常规化疗的耐药,至今仍然认为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约有一半的MM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其中C-MYC原癌基因表达常见增高;并且诸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该基因的高表达提示着不良疾病进展及预后。近年来,靶向抑制C-MYC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已有在MM细胞中相应成果。本文就原癌基因C-MYC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 c-myc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c-myc原癌基因反义RNA的鉴定及其抗ALV-J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骆欢 张瑾麒 +6 位作者 朱姝桐 柴文娴 陈绪靖 陈世豪 耿拓宇 崔恒宓 胡序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5,共7页
原癌基因c-myc被鉴定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诱导髓样细胞瘤的常见整合位点,其异常激活可能是ALV-J最重要的分子致病机制。为了鉴定c-myc反义RNA对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ALV-J增殖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 原癌基因c-myc被鉴定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诱导髓样细胞瘤的常见整合位点,其异常激活可能是ALV-J最重要的分子致病机制。为了鉴定c-myc反义RNA对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在ALV-J增殖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PCR扩增5’-race和3’-race后对其编码属性的分析鉴定结果显示,鸡c-myc原癌基因反义RNA全长621 bp,且不编码蛋白;该反义RNA序列定位于鸡2号染色体,且源自c-myc外显子3反向序列,因此将其命名为ch-MYC-AS1。将ch-MYC-AS1连接载体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h-MYC-AS1,将其转染至鸡巨噬细胞细胞系HD11,培养48 h后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MYC-AS1过表达对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ch-MYC-AS1可以显著抑制c-myc原癌基因在HD11中的表达。以MOI 5的ALV-J(JS09GY3株)感染HD11细胞4 h后,将pcDNA3.1-ch-MYC-AS1质粒转染该细胞,48 h后采用IDEXX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ALV-J p2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过表达ch-MYC-S1显著减少细胞上清中ALV-J p27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ch-MYC-AS1对ALV-J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ALV-J env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在ch-MYC-AS1转染后48 h的HD11细胞中均显著下调(P<0.01);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F-1细胞上清中ALV-J的病毒效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D11细胞上清中ALV-J的病毒效价在ch-MYC-AS1转染后48 h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过表达ch-MYC-AS1可以显著抑制ALV-J在HD11细胞中的增殖。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原癌基因c-myc反义RNA的抗病毒功能,为进一步探究c-myc基因在ALV-J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反义RNA 禽白血病病毒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人外周血白细胞c-myc原癌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17
作者 王坦 陈济民 +3 位作者 李秀珍 梅广义 夏虹 王巧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应用DNA和RNA斑点杂交技术,对30例白血病患者外用血白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的扩增水平及其中17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30例白血病仅发现c-myc原癌基因有限程度的扩增(最高2~4倍),仅1例达到4倍的扩增。②在各类型白血病中不... 应用DNA和RNA斑点杂交技术,对30例白血病患者外用血白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的扩增水平及其中17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30例白血病仅发现c-myc原癌基因有限程度的扩增(最高2~4倍),仅1例达到4倍的扩增。②在各类型白血病中不同的病例,c-myc表达水平差异很大,一般急性白血病表达程度相对较高,而慢性白血病表达程度较低。③对17例同时检测了c-myc扩增水平及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扩增的程度、水平与表达无相关性。④各型白血病中c-myc表达量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原+早或原+幼)百分比可能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c-myc基因 扩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myc G-四链体配体甲基蓝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18
作者 聂修红 葛燕丽 +2 位作者 胡学雷 冯菊红 姚楚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5-679,共5页
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将以甲基蓝为先导化合物设计的配体分子与端粒DNA、原癌基因cmyc、c-kit2等形成的G-四链体三维结构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发现目标化合物选择性靶向c-myc G-四链体,其对接分值为7.74。以吩噻嗪为起始原料合成出... 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将以甲基蓝为先导化合物设计的配体分子与端粒DNA、原癌基因cmyc、c-kit2等形成的G-四链体三维结构进行分子对接模拟,发现目标化合物选择性靶向c-myc G-四链体,其对接分值为7.74。以吩噻嗪为起始原料合成出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等确证。采用圆二色光谱实验测试了化合物与端粒、原癌基因c-myc和c-kit2等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选择性诱导c-myc DNA形成G-四链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c-myc G-四链体 甲基蓝衍生物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生茸期原癌基因c-myc、fos的表达调控
19
作者 韩春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为对马鹿生茸期原癌基因c—myc、fos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表达调控机理。分别于2009年3月份和7月份到31团塔里木马鹿原种场采集不同生产水平茸鹿DNA样本300头,并完成提取及分析、鉴定工作;采集生长期分别为30天和60天鹿茸样本16个。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c-myc 基因 生茸期 FOS 表达调控 NA样本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c-myc基因扩增与年龄和转移能力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秉慧 杨艳 +1 位作者 温进坤 陈济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用Southern分析法检测了25例乳腺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拷贝数及多态性,发现其中12例(48%)有c-myc基因的扩增,长度分别为13kb和23kb。高龄患者中(≥45岁),c-myc扩增的阳性率(11/16... 用Southern分析法检测了25例乳腺癌组织中c-myc基因的拷贝数及多态性,发现其中12例(48%)有c-myc基因的扩增,长度分别为13kb和23kb。高龄患者中(≥45岁),c-myc扩增的阳性率(11/16,68%)高于成年患者(<45岁)(1/9,10%,P<0.05),同时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出现c-myc扩增的比例(12/17,70%)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8,12%,P<0.05)。结果表明,c-myc基因扩增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高龄状态发病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c-myc经扩增方式激活在更年期女性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乳腺 c-myc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