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萍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王晓明 张俊格 张元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蛋白质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U0126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宋雪松 李国华 +2 位作者 佟丹梅 曹君利 杜宝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8,364,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变化。结果:CCI大鼠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应用U 0 12 6能够明显减少背角神经元中Fos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结论: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脊髓背角浅层的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酶类 神经痛 痛觉过敏 脊髓 基因蛋白质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洁 李华仁 +1 位作者 张锦 权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胃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5.0%,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asp21及Cmyc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黏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p53及Cmyc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结论p53、rasp21及Cmy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及Cmyc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蛋白c-myc 蛋白质P53 蛋白质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原癌基因C634R突变合并G691S、R982C多态性致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家系研究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平 杨国庆 +4 位作者 谷伟军 金楠 巴建明 母义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家系中3位已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其RET原癌基因均同时存在3个错义突变,分别是位于11号外显子的C634R、G691S和位于18号外显子的R982C,而家系中其他成员则不存在上述突变。结论当C634R与G691S、R982C多态性同时存在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单纯C634R突变一致的RET蛋白功能异常激活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髓样 基因蛋白质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与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旋 姜翠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后1、3、6、12、24 h组,每组12只。线栓法制备大鼠pMCAO模型,提取缺血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质IP区的组织。应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检测法分析IP区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脑缺血后P-SAPK/JNK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P-SAPK/JNK蛋白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Myc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①大鼠pMCAO后3 h,IP区TUNEL阳性细胞和P-SAPK/JNK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Western-blot结果证明,大鼠pMCAO后3 h,P-SAPK/JNK蛋白水平增加,12 h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大鼠pMCAO后6 h,IP区c-Myc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上调,12 h达高峰,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P区皮质P-SAPK/JNK蛋白水平与神经元凋亡及c-Myc mRNA转录水平均呈正相关系(r=0.985,P<0.01;r=0.887,P<0.05)。结论 pMCAO模型IP区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JNK/c-Myc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半暗带 JNK丝裂活化蛋白激酶类 基因蛋白质C-MY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癌基因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庄小强 郑杰 +2 位作者 林三仁 孙桂华 田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1,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胃癌 (GC)发展中c -met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关系和对胃癌预后意义。方法  14 5例经病理证实 ,不同胃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 -met基因表达及Warthin -starry法检测Hp感染。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胃癌 (GC)发展中c -met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关系和对胃癌预后意义。方法  14 5例经病理证实 ,不同胃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 -met基因表达及Warthin -starry法检测Hp感染。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 (CSG)、萎缩肠化生胃炎 (CAG +IM)、异型增生 (DYS)、早期GC和进展期GC中 ,c-met基因表达率分别为 2 5 5 3% ,5 1 2 8% ,6 1 5 4 % ,6 6 6 7%和 6 8 4 2 % ,CAG +IM、DYS、GC均显著高于CSG(P <0 0 5 )。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4 5 5± 2 33) %、(6 4 3± 5 6 0 ) %、(6 4 5± 5 12 ) %、(6 5 5± 4 80 ) %、(8 84±5 6 3) % ,进展期GC显著高于CSG(P <0 0 5 )。胃黏膜凋亡指数与c -met表达强度有密切相关 (P <0 0 5 )。c -met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BorrmannIV明显高于早期胃癌和BorrmannⅠ ,Ⅱ (P <0 0 5 )。Hp阳性者 5年存期显著短于Hp阴性者。 结论 Hp感染和c-met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有关 ,且与凋亡有相关性。Hp感染与胃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杆菌感染 基因蛋白质C-MET 凋亡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通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苑锡哲 朱稳文 +5 位作者 王汝霞 沈鑫 杨沛瑾 王守燕 郭依 钟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多种细胞反应,包括细胞生长、代谢、迁移、增殖、生存、蛋白质合成、细胞衰老、凋亡以及自噬等过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mTOR调节相关蛋白 磷酸肌醇3-激酶类 基因蛋白质c-ak 研究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抒 孙百研 +2 位作者 智慧兰 许相范 孙东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 -P法 ) ,原位观察了 46例胃癌、2 0例癌前病变、2 4例正常粘膜中的凋亡细胞和p5 3、bcl- 2、c-myc的表达。结果 :癌前病变和胃癌中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癌前病变组高于胃癌组 (P <0 0 1)。p5 3、bcl- 2、c -myc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6 0 9%、6 7 4%、73 2 % ,均高于正常粘膜组(P <0 0 1) ;在癌前病变中 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0 %、95 %、5 8 8% (P <0 0 1)。胃癌中p5 3、bcl- 2蛋白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低于阴性组 (P <0 0 5 ) ,c -myc蛋白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 3、bcl- 2蛋白分别抑制细胞凋亡 ,c -myc蛋白在胃癌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基因蛋白质bcl-2类 基因蛋白质c-myc类 前病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皓 呼圣娟 +3 位作者 师红利 姜荣兴 贺婵婵 张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背景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是本实验组在前期工作中建立的一株具有肝脏高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系,c-met基因在其中高表达。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目的研究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 背景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是本实验组在前期工作中建立的一株具有肝脏高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系,c-met基因在其中高表达。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目的研究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年1—6月,采用细胞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 SuppressorRetro-c-met-siRNA导入XGC9811-L,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按有无转染和转染目的基因的不同分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和siRNA组。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XGC9811-L中c-met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et相对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通过侵袭实验和运动实验计算各组穿膜细胞数。结果 siRNA组c-met mRNA、c-met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siRNA组第3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细胞增殖能力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在侵袭实验中,siRNA组穿膜细胞数少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在运动实验中,siRNA组穿膜细胞数少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结论沉默c-met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c-met在胃癌肝转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制c-met基因表达可能会抑制胃癌细胞向肝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沉默 基因蛋白质C-MET XGC9811-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章福彬 朱斌 +3 位作者 刘卫 许邦福 朱捷 余鸿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蛋白表达率胰腺癌组织为60·41%,癌旁组织为37·5%(P<0·05)。MVD计数p21ras表达阳性组为22·207±5·815,p21ras阴性组为18·053±5·502(t=3·597,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与MVD计数相关,提示ras基因突变可能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基因蛋白质p21(ras)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蔡永国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仕明 陈陵 罗元辉 王东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cme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胃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1%,cmet阳性率与胃... 目的探讨cme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胃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1%,cmet阳性率与胃癌肿瘤的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管及静脉癌栓有关;cmet阳性组胃癌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cmet蛋白的表达促进了胃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并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与胃癌预后不良及临床病理特征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C-MET 微血管密度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通过炎症参与心肌重构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邓江洋 袁园 +3 位作者 周恒 夏红霞 刘雨婷 车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4-776,共3页
心肌重构是心脏遭受损伤,如压力负荷、缺血、容量负荷等出现的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组织水平可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在细胞水平可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心肌重构合并心功能不... 心肌重构是心脏遭受损伤,如压力负荷、缺血、容量负荷等出现的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变化,在组织水平可表现为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在细胞水平可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心肌重构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5年内病死率约为50%,死亡原因大多归于心肌重构或心力衰竭[1]。因此,对于心肌重构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仍是研究热点和难点。研究认为,炎症与病理性心肌重构密切相关[2]。Ridker等[3]研究证实,使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阻断剂可降低冠心病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比例。另外,促炎性消退介质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降低T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激活修复细胞因子IL-10,并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磷酸水解酶 白细胞介素1Β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心室重构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APC、bcl-2和c-me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以霞 祝喜萍 +1 位作者 卢艳红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APC阳性表达率在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及胃腺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6.7%、53.3%、53.3%和50.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90.0%)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PC表达率(47.1%)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61.5%)(P<0.05)。APC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②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6.7%)、不典型增生(43.3%)、肠化(40.0%)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和胃腺瘤组(10.0%)(P<0.05);轻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30.8%)低于胃癌组(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2.9%)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Lauren分型肠型胃癌中表达率高于弥漫型(P<0.05)。③c-met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3.3%)、肠化(63.3%)和不典型增生组织(60.0%)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0%)和胃腺瘤组(10.0%)(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70.6%)明显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46.1%)(P<0.05);中重度肠化组阳性表达率(75.0%)明显高于轻度肠化组(55.6%)(P<0.05)。中高分化胃癌c-met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APC基因的失活、bcl-2和c-met基因的过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进行APC、bcl-2和c-met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状态 基因 APC基因 BCL-2 基因蛋白质C-ME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和C-Met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志 颜雨春 +1 位作者 后军 胡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C-Met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80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片中AMFR、C-Me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舌组织相比,AMFR在舌癌中高表达(76.25%),与TNM分期有相关... 目的探讨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C-Met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80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片中AMFR、C-Me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舌组织相比,AMFR在舌癌中高表达(76.25%),与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3.75%,与组织学分化,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AMFR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舌癌中的AMFR和C-Met蛋白高表达,对于估计舌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舌鳞状细胞癌综合治疗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因子 细胞运动 基因蛋白质C-MET 免疫组织化学 鳞状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B细胞淋巴瘤的T细胞基因CD4 V4突变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祖兰 金亦 +5 位作者 张子康 邵春奎 吴秋良 赵美卿 冯志英 侯景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98-101,共4页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CD4V4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应病例的Fas/FasL、CD4、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特征。【方法】PCR SSCP技术筛选检测 5 6例B细胞淋巴瘤CD4分子的V4外显子突变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突变的B细胞淋...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CD4V4基因突变情况及其相应病例的Fas/FasL、CD4、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特征。【方法】PCR SSCP技术筛选检测 5 6例B细胞淋巴瘤CD4分子的V4外显子突变状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有突变的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L2 6 ,UCHL1,CD3,Fas ,FasL ,bcl 2和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8例 / 5 6例(14 2 % )T细胞CD4V4外显子有变异。其中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smalllymphocytelymphoma,SLL)和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lymphoma ,LBL)的Fas,FasL和CD4蛋白均为弱或无表达 ;滤泡性淋巴瘤 (follicularlymphoma ,FL) 3项均强表达 ;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DLBL)和 1例套细胞淋巴瘤 (mantlecelllymphoma ,MCL)Fas和FasL强表达 ,CD4无或弱表达。Fas和FasL双强表达的 4例 ,均有bcl 2和 /或CyclinD1过表达。【结论】B细胞淋巴瘤中CD4V4基因有突变 ,并提示这种突变与细胞死亡和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遗传学 突变 FASL蛋白 基因蛋白质cbcl2 细胞周期蛋白D1 淋巴瘤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s蛋白在人胚舌组织内未见明显阳性细胞表达分布,PCNA蛋白在人胚舌上皮组织层部分细胞和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少数细胞呈阳性表达.第3个月胎龄时,PCNA和C-fos蛋白在舌上皮组织细胞阳性表达数量最多,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有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第4个月胎龄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PCNA蛋白阳性表达数量增高,C-fos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变化.Bax蛋白仅在第3个月胎龄时呈弱阳性表达.结论:PCNA、C-fos参与调控人胚胎舌组织细胞的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哺乳动物 增殖细胞核抗 基因蛋白质C-FOS BCL-2相关X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关系
17
作者 舒畅 方艳秋 +3 位作者 齐亚灵 刘婷 谭岩 张晓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1-1034,1121,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4例慢性宫颈炎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c-met及PCNA的表达率。结果: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met表达阳性率为14.3%(2/1...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4例慢性宫颈炎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c-met及PCNA的表达率。结果: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met表达阳性率为14.3%(2/14),而在宫颈癌组织,其表达阳性率为62.0%(31/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低组c-met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c-met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c-met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Ⅰ期和Ⅱ期组c-met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CNA指数为24.79%±5.1%,在宫颈癌组织中,PCNA指数为39.9%±15.4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量越高(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的PC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met阳性表达组的PCNA指数明显高于c-met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c-met的表达与PCNA密切关联,可作为评估宫颈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蛋白质C-MET 增殖细胞核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协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桂开 姚张婷 +6 位作者 张洁琼 陈羲 刘瑞阳 陈卉卉 吴洪海 金露 丁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0-505,共6页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能否协同增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AHA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合用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能否协同增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SAHA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合用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Annexin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2.5μmol/LSAHA与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5μmot/LSAHA与5μmol/L洛伐他汀联合作用对凋亡相关标志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PARP)及p21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与SAHA组比较,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与SAHA合用组减少A549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能协同增加SAHA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同时合用组c-PARP的表达较单用两组增加,说明洛伐他汀能协同SAHA诱导A549细胞凋亡。2.5μmol/LSAHA单独作用A549细胞48h可以上调A549细胞p21蛋白的表达,5μmol/L洛伐他汀与2.5μmol/LSAHA合用可以回调p21蛋白的表达。结论: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能增加SAH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洛伐他汀增强SAHA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共同作用后p21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药理学 辛伐他汀/药理学 物协同作用 基因蛋白质p21(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MET基因改变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俭 陆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453-2464,共12页
MET基因在维持细胞稳态、运动和凋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中,MET基因改变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MET基因改变包括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ex14)、MET扩增(ME... MET基因在维持细胞稳态、运动和凋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中,MET基因改变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MET基因改变包括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METex14)、MET扩增(METamp)、MET融合(MET fusion)、MET酪氨酸激酶区域的错义突变(MET-tyrosine kinase domain, MET-TKD)和MET蛋白过度表达。基于对MET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认识,研究者们提出了三种靶向MET的方法: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包括克唑替尼、卡马替尼、特泊替尼、赛沃替尼和卡博替尼;MET或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单克隆抗体,包括依玛妥珠单抗(Emibetuzumab),AV-299(Ficlatuzumab);和MET或HGF抗体偶联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包括替利妥珠单抗(Telisotuzumab vedotin)和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本文对MET基因改变及其治疗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MET基因改变的NSCLC患者的精准治疗推荐意见,为解决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增效和耐药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蛋白质C-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炔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刘明 张寅 +4 位作者 柳永达 张秀峰 乔建新 冯晓崧 刘熙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2-958,共7页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 family zinc finger 1,Snail)信号通路探究党参炔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 目的基于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锌指蛋白转录因子(snail family zinc finger 1,Snail)信号通路探究党参炔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373MG随机分为正常组、SC79组、党参炔苷组、党参炔苷+SC79组,以党参炔苷和Akt激活剂SC79分组干预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体外增殖、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与相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构建U-373MG裸鼠移植瘤模型,同法分组干预后测定各组移植瘤的瘤体质量和瘤体积;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TUNEL染色检测裸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相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党参炔苷组比较,党参炔苷+SC79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Snail、磷酸化Akt/Akt与磷酸化GSK-3β/GSK-3β、瘤体质量、瘤体积,移植瘤Ki67、cyclin D1、Bcl-2阳性比例升高(P<0.05);与党参炔苷组比较,党参炔苷+SC79组细胞凋亡率、Bcl-2相关X蛋白,移植瘤TUNEL、Bcl-2相关X蛋白阳性比例降低[(3.20±1.14)%vs(46.15±1.52)%,P<0.05;0.51±0.07 vs 0.89±0.06,P<0.05;(51.56±7.13)%vs(74.95±8.61)%,P<0.05;(32.71±5.43)%vs(41.86±4.90),P<0.05]。结论党参炔苷可通过阻止Akt/GSK-3β/Snail信号通路激活而在体内外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炔苷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合成酶激酶3Β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