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萍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王晓明 张俊格 张元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蛋白质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jun、c-fos与人膀胱癌耐药细胞株谷胱甘肽及其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张旭 刘继红 陈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179,共5页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 jun和c fos的表达对谷胱甘肽介导的膀胱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检测c jun、c fos基因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阿霉素诱导的多药...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 jun和c fos的表达对谷胱甘肽介导的膀胱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检测c jun、c fos基因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阿霉素诱导的多药耐药亚株BIU87/A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两株细胞的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表达和细胞内谷胱甘肽 (GSH)水平的关系。同时还应用以上方法检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π (GST π)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1(MRP1)在BIU87和BIU87/A的表达。结果 BIU87/A相对于BIU87具有多药耐药特性 ,其γ GCS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IU87(1 341vs 0 95 3,P <0 0 5 ) ,与此相应 ,BIU87/A细胞内GSH水平也高于BIU87(P <0 0 1) ;c jun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BIU87/A的表达均高于BIU87,而c fos基因在BIU87和BIU87/A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GST π和MRP1在BIU87/A表现高表达。结论 原癌基因c jun过表达可上调BIU87/A细胞的GSH水平及其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 ;c fos可能对BIU87/A的耐药形成并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jun基因 C-FOS基因 膀胱 耐药 谷胱甘肽 多药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劲频 张尤历 +2 位作者 王文兵 陈永昌 印亦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刺激胃癌细胞AGS后,对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从不同种类(胃炎,溃疡及胃癌)患者分离到的H.pylori与AGS细胞共同培养1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刺激胃癌细胞AGS后,对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从不同种类(胃炎,溃疡及胃癌)患者分离到的H.pylori与AGS细胞共同培养1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的菌株刺激细胞后,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溃疡类菌株只促进c-Fos表达的升高,胃炎类菌株只促进c-Jun表达的升高,而胃癌菌株刺激的细胞c-Fos和c-Jun表达均无明显升高。在不同类型菌株混合刺激下,即胃炎和溃疡菌株,及胃炎、溃疡和胃癌菌株3重混合,刺激后的细胞中c-Fos和c-Jun的表达量均升高。结论:不同H.pylori刺激ACTS细胞后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变化有差异,多类型菌株的混合刺激下c-Fos和c-Jun的表达量同时升高。提示多种类型菌株的复合刺激可能更易促进癌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与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及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旋 姜翠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 目的观察大鼠永久性局灶脑缺血皮质缺血半暗带区(IP)磷酸化应激活化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P-SAPK/JNK)及原癌基因c-Myc mRNA转录的表达情况,探讨IP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后1、3、6、12、24 h组,每组12只。线栓法制备大鼠pMCAO模型,提取缺血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质IP区的组织。应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检测法分析IP区皮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脑缺血后P-SAPK/JNK细胞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检测P-SAPK/JNK蛋白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Myc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①大鼠pMCAO后3 h,IP区TUNEL阳性细胞和P-SAPK/JNK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Western-blot结果证明,大鼠pMCAO后3 h,P-SAPK/JNK蛋白水平增加,12 h达高峰,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大鼠pMCAO后6 h,IP区c-Myc 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上调,12 h达高峰,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IP区皮质P-SAPK/JNK蛋白水平与神经元凋亡及c-Myc mRNA转录水平均呈正相关系(r=0.985,P<0.01;r=0.887,P<0.05)。结论 pMCAO模型IP区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JNK/c-Myc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半暗带 JNK丝裂活化蛋白激酶类 基因蛋白质C-MYC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核转录因子AP-1活化及原癌基因c-jun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敏 闻良珍 +1 位作者 凌霞珍 赵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 (HEL)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 (HCMV)后 ,转录激活蛋白 1(AP 1)活化和原癌基因c junmRNA表达的时序性变化 ,探讨其在H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 junmRNA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MSA... 目的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 (HEL)细胞感染人巨细胞病毒 (HCMV)后 ,转录激活蛋白 1(AP 1)活化和原癌基因c junmRNA表达的时序性变化 ,探讨其在H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 junmRNA的表达 ,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MSA)检测AP 1活性。结果 HEL细胞感染HCMV后 15min ,c junmRNA即有阳性表达 ,30~ 6 0min达高峰 (P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 ,正常对照组HEL细胞无c junmRNA表达。HCMV感染后AP 1亦迅速被活化 ,至 2h达高峰 (P <0 0 1) ,其后有所下降 ,维持于一定水平。结论 HEL细胞感染HCMV后 ,c junmRNA表达迅速增加 ,AP 1活化。提示HCMV可能通过刺激原癌基因过度表达而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 ,以干扰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 ;AP 1活化为早期病毒基因有效表达所必需 ,并可启动一系列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与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 基因c-jun HCMV感染 mRNA表达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体外 核转录因子 HEL细胞 转录激活蛋白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细胞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月丹 张燚 +2 位作者 王继慧 吴景东 马贤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相关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 skin keratinocytes,HaCaT)40瓶随机分为4组(A^D组),每组10瓶,将人...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对紫外线照射的人皮肤相关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 skin keratinocytes,HaCaT)40瓶随机分为4组(A^D组),每组10瓶,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60瓶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每组10瓶。分别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对HaCaT细胞B^D组、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对HSF细胞Ⅱ~Ⅵ组进行照射。将HaCaT 4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加入HSF细胞的Ⅲ~Ⅵ组。最终制成用于检测的6组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UVA模型组(Ⅱ组)、HaCaT培养上清液A组(Ⅲ组)、HaCaT培养上清液B组(Ⅳ组)、HaCaT培养上清液C组(Ⅴ组)、HaCaT培养上清液D组(Ⅵ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RC,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Ⅰ~Ⅵ组细胞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细胞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各组P值均为0.000);与Ⅱ组比较,Ⅳ组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上调(Pc-Fos基因=0.016、Pc-Fos蛋白=0.001、Pc-Jun基因=0.005、Pc-Jun蛋白=0.000),而Ⅲ组变化不明显;与Ⅳ组比较,Ⅵ组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表达均下调(各组P值均为0.000),而Ⅴ组变化不明显(Pc-Fos基因=0.081、Pc-Fos蛋白=0.088、Pc-Jun基因=0.109、Pc-Jun蛋白=0.026)。结论:经UVB照射的HaCa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经UVA照射的HSF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绞股蓝总皂苷对UVB照射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的UVA照射HSF细胞中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紫外线照射 皮肤细胞 基因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U0126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宋雪松 李国华 +2 位作者 佟丹梅 曹君利 杜宝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8,364,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变化。结果:CCI大鼠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应用U 0 12 6能够明显减少背角神经元中Fos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结论: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脊髓背角浅层的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酶类 神经痛 痛觉过敏 脊髓 基因蛋白质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洁 李华仁 +1 位作者 张锦 权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 目的通过对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0例胃癌标本中p53、rasp21及Cmyc的表达及分布。结果p53、rasp21及Cmyc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1.7%、40.0%、66.7%;胃癌旁正常黏膜上皮的阳性率分别为1.6%、13.3%、15.0%,与肿瘤区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rasp21及Cmyc在肿瘤区与肿瘤移行区、癌旁正常黏膜区染色强度比较有差异(P<0.05)。p53及Cmyc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即分化越差,其阳性表达越高。结论p53、rasp21及Cmyc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及Cmyc在肿瘤分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蛋白c-myc 蛋白质P53 蛋白质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原癌基因C634R突变合并G691S、R982C多态性致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家系研究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平 杨国庆 +4 位作者 谷伟军 金楠 巴建明 母义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家系中3位已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其RET原癌基因均同时存在3个错义突变,分别是位于11号外显子的C634R、G691S和位于18号外显子的R982C,而家系中其他成员则不存在上述突变。结论当C634R与G691S、R982C多态性同时存在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单纯C634R突变一致的RET蛋白功能异常激活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髓样 基因蛋白质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癌基因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庄小强 郑杰 +2 位作者 林三仁 孙桂华 田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1,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胃癌 (GC)发展中c -met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关系和对胃癌预后意义。方法  14 5例经病理证实 ,不同胃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 -met基因表达及Warthin -starry法检测Hp感染。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的胃癌 (GC)发展中c -met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关系和对胃癌预后意义。方法  14 5例经病理证实 ,不同胃黏膜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 -met基因表达及Warthin -starry法检测Hp感染。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浅表性胃炎 (CSG)、萎缩肠化生胃炎 (CAG +IM)、异型增生 (DYS)、早期GC和进展期GC中 ,c-met基因表达率分别为 2 5 5 3% ,5 1 2 8% ,6 1 5 4 % ,6 6 6 7%和 6 8 4 2 % ,CAG +IM、DYS、GC均显著高于CSG(P <0 0 5 )。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4 5 5± 2 33) %、(6 4 3± 5 6 0 ) %、(6 4 5± 5 12 ) %、(6 5 5± 4 80 ) %、(8 84±5 6 3) % ,进展期GC显著高于CSG(P <0 0 5 )。胃黏膜凋亡指数与c -met表达强度有密切相关 (P <0 0 5 )。c -met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BorrmannIV明显高于早期胃癌和BorrmannⅠ ,Ⅱ (P <0 0 5 )。Hp阳性者 5年存期显著短于Hp阴性者。 结论 Hp感染和c-met表达与胃黏膜增殖和恶化有关 ,且与凋亡有相关性。Hp感染与胃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螺杆菌感染 基因蛋白质C-MET 凋亡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96和c-ju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刘传磊 邓跃华 +1 位作者 刘弋 李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糖蛋白96(gp96)和c-ju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gp96和c-jun的表达。结果 gp96和c-ju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gp96的... 目的探讨糖蛋白96(gp96)和c-ju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gp96和c-jun的表达。结果 gp96和c-ju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gp96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肠壁深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c-ju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高分化结直肠癌中gp96和c-jun的表达存在关联(P<0.05)。单因素分析示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侵犯肠壁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gp96的表达状态。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gp96和c-jun表达显著增高,且在高分化癌中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gp96的表达可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通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苑锡哲 朱稳文 +5 位作者 王汝霞 沈鑫 杨沛瑾 王守燕 郭依 钟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 冠心病是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炎症性血管疾病。根据2023年的流行病学数据,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作为一个关键信号转导因子,能够通过感知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下游信号通路,进而影响多种细胞反应,包括细胞生长、代谢、迁移、增殖、生存、蛋白质合成、细胞衰老、凋亡以及自噬等过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mTOR调节相关蛋白 磷酸肌醇3-激酶类 基因蛋白质c-ak 研究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震荡后c-jun蛋白表达变化
13
作者 汪枫 李永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震荡后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探索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指标。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脑震荡后脑内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规律。结果对照组大鼠可见c-jun蛋白...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震荡后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探索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指标。方法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大鼠脑震荡后脑内c-jun蛋白表达变化的规律。结果对照组大鼠可见c-jun蛋白的弱阳性表达。脑震荡组损伤后15min可在神经元观察到c-jun蛋白的表达,随着损伤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表达c-jun蛋白的细胞数及范围逐渐扩大,损伤后3h表达达高峰。结论c-jun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诊断脑震荡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一项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震荡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损伤时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usin-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c-ju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艳红 王海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观察Salusin-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c-fos、c-ju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n=25)和Salusin-β组(n=25)。经股静脉向Salusin-β组大鼠体内注射Sal... 目的观察Salusin-β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c-fos、c-ju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NS)组(n=25)和Salusin-β组(n=25)。经股静脉向Salusin-β组大鼠体内注射Salusin-β(5nmol/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5、1、2、4、24h后用多聚甲醛灌注大鼠,取其胸主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胸主动脉VSMCs中c-fos、c-jun和PCNA的表达情况,使用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面积密度分析。结果 Salusin-β组c-fos表达量在1、2h明显高于NS组(P<0.0001),c-jun表达量在1、2和4h Salusin-β组明显高于NS组(P<0.0001),PCNA表达量在24h明显高于NS组(P<0.0001)。结论 Salusin-β可促进胸主动脉VSM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usin-β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因蛋白质C-FOS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增殖细胞核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颗粒神经元撤钾凋亡中JNK/c-Jun通路对促凋亡基因Hrk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传付 芈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撤钾凋亡模型中,BH3-only促凋亡基因Hrk的转录,及JNK/c-Jun通路对Hrk基因转录的调控。方法新生7 d Sprague-Dawley大鼠CGNs在含10%胎牛血清和25 mmol/L KCl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第7天,分别用不含胎牛血清的25... 目的研究小脑颗粒神经元(CGNs)撤钾凋亡模型中,BH3-only促凋亡基因Hrk的转录,及JNK/c-Jun通路对Hrk基因转录的调控。方法新生7 d Sprague-Dawley大鼠CGNs在含10%胎牛血清和25 mmol/L KCl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第7天,分别用不含胎牛血清的25或5 mmol/L KCl培养液处理2、4、8 h,或5 mmol/L KCl+JNK通路抑制剂处理细胞4 h;或在培养第5天用表达负显性c-Jun突变体的腺病毒载体(Ad-FLAGΔ169)感染CGNs 36 h后,用5mmol/L KCl处理细胞4 h。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CGNs促凋亡基因Hrk mRNA的表达。结果在CGNs撤钾凋亡模型中促凋亡基因Hrk mRNA转录上调;JNK通路抑制剂CEP-11004或SP600125均部分地下调了Hrk的转录;负显性c-Jun突变体抑制了Hrk mRNA的表达。结论在CGNs撤钾凋亡模型中促凋亡基因Hrk转录上调;JNK/c-Jun信号通路介导了Hrk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颗粒神经元 细胞凋亡 基因 Hrk 原癌基因蛋白质c-jun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抒 孙百研 +2 位作者 智慧兰 许相范 孙东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 -P法 ) ,原位观察了 46例胃癌、2 0例癌前病变、2 4例正常粘膜中的凋亡细胞和p5 3、bcl- 2、c-myc的表达。结果 :癌前病变和胃癌中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癌前病变组高于胃癌组 (P <0 0 1)。p5 3、bcl- 2、c -myc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6 0 9%、6 7 4%、73 2 % ,均高于正常粘膜组(P <0 0 1) ;在癌前病变中 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0 %、95 %、5 8 8% (P <0 0 1)。胃癌中p5 3、bcl- 2蛋白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低于阴性组 (P <0 0 5 ) ,c -myc蛋白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 3、bcl- 2蛋白分别抑制细胞凋亡 ,c -myc蛋白在胃癌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基因蛋白质bcl-2类 基因蛋白质c-myc类 前病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沈皓 呼圣娟 +3 位作者 师红利 姜荣兴 贺婵婵 张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6-299,共4页
背景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是本实验组在前期工作中建立的一株具有肝脏高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系,c-met基因在其中高表达。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目的研究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 背景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是本实验组在前期工作中建立的一株具有肝脏高转移潜能的胃癌细胞系,c-met基因在其中高表达。c-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受体。目的研究沉默c-met基因表达对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年1—6月,采用细胞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 SuppressorRetro-c-met-siRNA导入XGC9811-L,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按有无转染和转染目的基因的不同分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和siRNA组。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XGC9811-L中c-met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met相对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通过侵袭实验和运动实验计算各组穿膜细胞数。结果 siRNA组c-met mRNA、c-met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siRNA组第3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细胞增殖能力低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在侵袭实验中,siRNA组穿膜细胞数少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在运动实验中,siRNA组穿膜细胞数少于未转染组、空载体组、随机序列组(P<0.05)。结论沉默c-met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XGC9811-L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c-met在胃癌肝转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抑制c-met基因表达可能会抑制胃癌细胞向肝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沉默 基因蛋白质C-MET XGC9811-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章福彬 朱斌 +3 位作者 刘卫 许邦福 朱捷 余鸿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 目的检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计数,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腺癌的48例患者的石蜡切块标本,应用EnVision显色系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21ras蛋白检测和MVD计数。结果p21ras蛋白表达率胰腺癌组织为60·41%,癌旁组织为37·5%(P<0·05)。MVD计数p21ras表达阳性组为22·207±5·815,p21ras阴性组为18·053±5·502(t=3·597,P<0·01)。结论胰腺癌组织中p21ras的表达与MVD计数相关,提示ras基因突变可能促进肿瘤微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基因蛋白质p21(ras)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c-met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永国 房殿春 +3 位作者 杨仕明 陈陵 罗元辉 王东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cme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胃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1%,cmet阳性率与胃... 目的探讨cme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对47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及其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胃癌组织中cme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1%,cmet阳性率与胃癌肿瘤的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是否有淋巴管及静脉癌栓有关;cmet阳性组胃癌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结论cmet蛋白的表达促进了胃癌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并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与胃癌预后不良及临床病理特征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C-MET 微血管密度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APC、bcl-2和c-me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以霞 祝喜萍 +1 位作者 卢艳红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APC阳性表达率在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及胃腺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6.7%、53.3%、53.3%和50.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90.0%)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PC表达率(47.1%)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61.5%)(P<0.05)。APC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②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6.7%)、不典型增生(43.3%)、肠化(40.0%)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和胃腺瘤组(10.0%)(P<0.05);轻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30.8%)低于胃癌组(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2.9%)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Lauren分型肠型胃癌中表达率高于弥漫型(P<0.05)。③c-met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3.3%)、肠化(63.3%)和不典型增生组织(60.0%)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0%)和胃腺瘤组(10.0%)(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70.6%)明显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46.1%)(P<0.05);中重度肠化组阳性表达率(75.0%)明显高于轻度肠化组(55.6%)(P<0.05)。中高分化胃癌c-met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APC基因的失活、bcl-2和c-met基因的过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进行APC、bcl-2和c-met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状态 基因 APC基因 BCL-2 基因蛋白质C-ME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