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丽萍 陈东 +3 位作者 陈爱军 王晓明 张俊格 张元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 目的 :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C- erb B- 2阳性率为 31 .3% ,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的阳性率为 74.3% ,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乳腺癌 C- erb B- 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 ( P<0 .0 5 ) ,与激素受体 ( ER、PR)水平及 5年生存期呈反比( P<0 .0 5 ) ,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 :C- erb B- 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 ,C- erb B- 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 erb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恶性病变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 蛋白质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原癌基因与蛋白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孟云 徐小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9-180,共2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受到缺血性损伤后,早期绝大部分基因表达及总的蛋白合成被明显抑制,而某些在正常状态很少表达或不表达的基因却在不同程度上得以表达。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心血管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证实立即早期反应基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肌受到缺血性损伤后,早期绝大部分基因表达及总的蛋白合成被明显抑制,而某些在正常状态很少表达或不表达的基因却在不同程度上得以表达。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心血管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许多研究证实立即早期反应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IGE)的表达与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基因 蛋白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原癌基因在人类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锡建 翟建新 +2 位作者 李坚 于祥生 孟沛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6-107,共2页
c-fos原癌基因定位于14q21-23,其表达与造血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提示c-fos基因表达与调节细胞分化有关,且可能在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某种作用。因此,我们应用斑点印... c-fos原癌基因定位于14q21-23,其表达与造血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系分化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提示c-fos基因表达与调节细胞分化有关,且可能在白血病特别是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某种作用。因此,我们应用斑点印迹(dot-blot)杂交技术检测了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或血细胞中c-fos基因的表达,并结合临床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U0126对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宋雪松 李国华 +2 位作者 佟丹梅 曹君利 杜宝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48,364,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 0 12 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变化。结果:CCI大鼠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应用U 0 12 6能够明显减少背角神经元中Fos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结论: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脊髓背角浅层的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 神经痛 痛觉过敏 脊髓 基因蛋白质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武涛 马虹 +3 位作者 冷秀玉 廖新学 何建桂 唐安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 (Ang )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 Ang 诱导培养的新生 SD大鼠心肌细胞中应用 Ang- (1- 7) ,用 TRIzol试剂法提取心肌细胞总 RNA,用特异性 c- fos引...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 (Ang )诱导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 Ang 诱导培养的新生 SD大鼠心肌细胞中应用 Ang- (1- 7) ,用 TRIzol试剂法提取心肌细胞总 RNA,用特异性 c- fos引物 (GAPDH作内参 )和 Super Script一步法 RT- PCR试剂盒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用 GSD凝胶成像系统拍摄打印 ,条带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扫描定量。结果  Ang 作用心肌细胞 3 0 min后 ,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较对照组 c- fos表达明显增加 (P<0 .0 1) ,而当用 Ang- (1- 7)与 Ang 联合作用时 ,Ang 诱导心肌细胞 c- fos基因表达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P<0 .0 1)。予 A- 779预处理后 ,Ang- (1- 7)抑制 Ang 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的表达作用消失 ,而 A- 779其本身对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 (1- 7)可抑制 Ang 诱导的心肌细胞原癌基因 c- fos的表达 ,其作用能被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心肌细胞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心肌[Ca^(2+)]i浓度变化及与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黑砚 郭乔楠 陈意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原癌基因c fos、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 3 0 %体表面积 (TBSA)Ⅲ度烧伤模型 ,随机分为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 目的 了解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动态变化特征及与原癌基因c fos、c myc表达的关系。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 3 0 %体表面积 (TBSA)Ⅲ度烧伤模型 ,随机分为烧伤组、补液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对照组。烧伤后不同时相点处死动物。Fura 2 /AM测定大鼠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心肌c fos、c mycmRNA的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单烧组和补液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维拉帕米治疗组轻度升高 (P >0 0 5 ) ;在 0 5h、72h两个时相点 ,三个实验组心肌细胞 [Ca2 + ]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除了维拉帕米治疗组c fos、c myc表达与钙离子浓度无相关性 (r =0 74,P >0 0 5 ) ,其它各实验组c fos、c myc的表达与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 烧伤导致心肌细胞钙超载 ,补液不能阻止 [Ca2 + ]i升高。而烧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原癌c fos、c myc的表达与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大鼠 心肌 钙离子 基因 c-fos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刺激诱导的c-fos原癌基因在大鼠脑内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天祝 葛莉 万选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为了解嗅刺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区域及程度。方法以醋酸戊酯多次刺激大鼠,1h后灌注固定处死动物。以c-fos探针的ABC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c-Fos蛋白在大鼠脑内标记区。结果中枢系统内c-Fos蛋白标记区... 目的为了解嗅刺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区域及程度。方法以醋酸戊酯多次刺激大鼠,1h后灌注固定处死动物。以c-fos探针的ABC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分析c-Fos蛋白在大鼠脑内标记区。结果中枢系统内c-Fos蛋白标记区十分广泛,尤以脑桥以上脑区为多。除嗅觉通路诸结构外,边缘系统内也有广泛标记,提示存在嗅情绪反应、嗅内脏与嗅躯体反应及嗅记忆等多神经回路的活动。其次,与注意及中枢功能状态调节有关的脑区也有广泛标记。上丘深层、下丘及脑桥核等为强标记,推测与感觉和运动的整合活动有关。结论用嗅刺激诱导c-fos原癌基因表达,确可证实一种特异性嗅刺激可引起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泛脑网络上的广泛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c-fos 基因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塔里木马鹿茸组织中表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春梅 李世军 +5 位作者 唐继伟 马万才 任科 李杰 武延凤 高庆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为探讨原癌基因c-fos对鹿茸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3头成年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生长期为30、60d的新鲜鹿茸,剖分成茸皮层、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软骨细胞层。首先用2种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 为探讨原癌基因c-fos对鹿茸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3头成年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生长期为30、60d的新鲜鹿茸,剖分成茸皮层、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细胞层和软骨细胞层。首先用2种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组织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茸皮的毛囊内根鞘和毛母质及皮脂腺、动脉血管的环形平滑肌处呈阳性反应;真皮乳头层与表皮基部连接的基底层呈阳性反应。在静脉血管、神经和其他附属器反应均未观察到阳性细胞。在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2种方法均没有观察到c-fos的阳性表达细胞。定量分析发现,c-fos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组织层均有表达,且在茸皮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P<0.05)。在同一生长期间充质细胞层、成软骨层和软骨层c-fos的表达量很低;生长30与60d比较,c-fos在间充质细胞层和成软骨层变化不大,在茸皮层和软骨层表现为下调表达。本研究表明c-fos基因在鹿茸快速生长期参与了茸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对成骨细胞的分化起着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鹿茸 基因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jun、c-fos与人膀胱癌耐药细胞株谷胱甘肽及其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张旭 刘继红 陈忠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76,179,共5页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 jun和c fos的表达对谷胱甘肽介导的膀胱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检测c jun、c fos基因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阿霉素诱导的多药...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 jun和c fos的表达对谷胱甘肽介导的膀胱癌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ting) ,检测c jun、c fos基因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及其阿霉素诱导的多药耐药亚株BIU87/A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两株细胞的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表达和细胞内谷胱甘肽 (GSH)水平的关系。同时还应用以上方法检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π (GST π)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1(MRP1)在BIU87和BIU87/A的表达。结果 BIU87/A相对于BIU87具有多药耐药特性 ,其γ GCS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IU87(1 341vs 0 95 3,P <0 0 5 ) ,与此相应 ,BIU87/A细胞内GSH水平也高于BIU87(P <0 0 1) ;c jun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BIU87/A的表达均高于BIU87,而c fos基因在BIU87和BIU87/A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GST π和MRP1在BIU87/A表现高表达。结论 原癌基因c jun过表达可上调BIU87/A细胞的GSH水平及其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 ;c fos可能对BIU87/A的耐药形成并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C-JUN基因 c-fos基因 膀胱 耐药 谷胱甘肽 多药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对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劲频 张尤历 +2 位作者 王文兵 陈永昌 印亦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刺激胃癌细胞AGS后,对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从不同种类(胃炎,溃疡及胃癌)患者分离到的H.pylori与AGS细胞共同培养1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刺激胃癌细胞AGS后,对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从不同种类(胃炎,溃疡及胃癌)患者分离到的H.pylori与AGS细胞共同培养1 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类型的菌株刺激细胞后,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溃疡类菌株只促进c-Fos表达的升高,胃炎类菌株只促进c-Jun表达的升高,而胃癌菌株刺激的细胞c-Fos和c-Jun表达均无明显升高。在不同类型菌株混合刺激下,即胃炎和溃疡菌株,及胃炎、溃疡和胃癌菌株3重混合,刺激后的细胞中c-Fos和c-Jun的表达量均升高。结论:不同H.pylori刺激ACTS细胞后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变化有差异,多类型菌株的混合刺激下c-Fos和c-Jun的表达量同时升高。提示多种类型菌株的复合刺激可能更易促进癌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 c-fos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缺血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曾建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24-727,共4页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时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时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Y迷宫观察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后第5天,观察到纹状体边缘区内的神经元明显缺失,c-fos蛋白一过性表达增高,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结论全脑缺血后导致海马以及边缘区等脑区神经元损伤,可能是造成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原因,进一步证明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基因 c-fos 纹状体 边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下褪黑素变化对鸡骨髓内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丽霞 刘淑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189,共4页
为了找出褪黑素分泌变化与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不同光照时间饲养1日龄雏鸡50只,取骨髓组织,经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①单核细胞系胞浆出现阳性信号;巨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胞核出现阳性信号;红细胞系无... 为了找出褪黑素分泌变化与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不同光照时间饲养1日龄雏鸡50只,取骨髓组织,经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①单核细胞系胞浆出现阳性信号;巨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胞核出现阳性信号;红细胞系无阳性信号;②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量呈增长趋势。结果表明,c-fos与骨髓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褪黑素的增高能够显著抑制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且褪黑素的减少能够刺激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c-fos基因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俊芳 王平 +1 位作者 潘鑫鑫 刘天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c_fos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观察小檗碱(Ber)对其作用。方法运用斑点杂交技术 ,观察Ber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c_f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0.5~4h ,脑皮...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c_fos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并观察小檗碱(Ber)对其作用。方法运用斑点杂交技术 ,观察Ber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c_f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0.5~4h ,脑皮质及海马组织c_fosmRNA出现一过性高表达 ,2h达高峰 ,分别为对照组的4.5和4.7倍。Ber20mg/(kg·d)ip显著抑制大鼠脑缺血诱导的c_fos高表达 ,降低病灶侧海马和皮层组织水、钙含量。结论脑缺血过程中c_fos原癌基因呈现一过性高表达 ,Ber可降低c_fosmRNA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基因 c-fos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素探针对白血病患者c-myc和c-fos原癌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14
作者 乔颖 张锑 +5 位作者 王勤 陈学良 孟月生 朱媛媛 纪春岩 张茂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用国产光生物素标记探针,经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41例白血病患者中c-myc和c-fos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c-myc和c-fos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和76.6%,c-myc在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 用国产光生物素标记探针,经RNA-DNA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41例白血病患者中c-myc和c-fos原癌基因的RNA表达水平。c-myc和c-fos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和76.6%,c-myc在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对照组,化疗完全缓解后表达水平下降,而与FAB分型无关;c-fos在AML的M_4和M_5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提示c-myc表达与细胞增殖潜能有关,能为诱导缓解治疗结果的预测提供有意义的临床和生物学方面的信息,c-fos反映细胞分化状态,可作为白血病亚型分类的辅助指标之一。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光生物素探针标记技术的优越性,操作简便,方法敏感,可代替放射性核素探针在一般实验室的常规实验和诊断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光生物素 基因 C-MYC c-fos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与原癌基因c-fos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珊 库宝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在哺乳动物脑内含量丰富,分布较广泛.它们是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的递质;同时,它们又与全身代谢及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和离子的分布相关,是中间代谢物.EAA的代谢紊乱或过量EAA在神经组织中的积聚...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在哺乳动物脑内含量丰富,分布较广泛.它们是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的递质;同时,它们又与全身代谢及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和离子的分布相关,是中间代谢物.EAA的代谢紊乱或过量EAA在神经组织中的积聚可通过兴奋性毒性作用引起脑组织损伤.哺乳动物脑内至少有五种EAA受体类型:N-甲基右旋天冬氨酸(NMDA)型、a-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型、海人藻酸(KA)型、L-AP<sub>4</sub>型及亲代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兴奋性 基因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口腔正畸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颖 胡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原癌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研究发现原癌基因c—fos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研... 原癌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研究发现原癌基因c—fos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近几年在口腔学科中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其中口腔正畸治疗是一种利用炎症过程所介导的牙移动而改善功能和美观的独特治疗手段,在改变功能和美观的同时正畸力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细胞性过程,如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槽骨改建、牙根吸收及疼痛等。原癌基因c—fos也参与了这些细胞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c-fos 口腔正畸学 细胞内信息传递 口腔正畸治疗 牙槽骨改建 分化过程 蛋白产物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 目的:探讨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C-fos和Bax蛋白在人胚胎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4个月胎龄段共16份人胚胎舌组织内PCNA、C-fos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第2个月胚龄时,C-fos蛋白在人胚舌组织内未见明显阳性细胞表达分布,PCNA蛋白在人胚舌上皮组织层部分细胞和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少数细胞呈阳性表达.第3个月胎龄时,PCNA和C-fos蛋白在舌上皮组织细胞阳性表达数量最多,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有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第4个月胎龄舌肌组织和纤维组织内PCNA蛋白阳性表达数量增高,C-fos蛋白阳性表达未见明显变化.Bax蛋白仅在第3个月胎龄时呈弱阳性表达.结论:PCNA、C-fos参与调控人胚胎舌组织细胞的分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哺乳动物 增殖细胞核抗 基因蛋白质c-fos BCL-2相关X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文娟 于士柱 +2 位作者 浦佩玉 安同岭 管欣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原癌基因c-fos属快反应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其编码蛋白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诱导下游报道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当其表达异常增加时可干扰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诱导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 目的原癌基因c-fos属快反应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其编码蛋白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诱导下游报道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当其表达异常增加时可干扰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诱导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通过检测胶质瘤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c-fos基因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73例不同级别人胶质瘤组织标本。结果73例胶质瘤均不同程度地表达c-fos mRNA和c-Fos蛋白(100%),这两种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Ⅰ~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3例胶质瘤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和凋亡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均为100%,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Ⅰ~Ⅱ级组低于Ⅲ级组,Ⅲ级组低于Ⅳ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凋亡肿瘤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减低,Ⅰ~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证实,c-fos mRNA阳性肿瘤细胞密度、c-Fos蛋白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648~0.917,P<0.001),这3种阳性肿瘤细胞的密度均与凋亡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727~%0.775,P<0.001)。结论c-fos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价胶质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参考价值。胶质瘤细胞c-fos基因表达异常增加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的重要因素,并在胶质瘤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类 基因表达 细胞分裂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补剂和清剂对运动大鼠肾上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谦 宋开源 +4 位作者 罗永芬 刘旭光 余曙光 向宏发 黄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 :了解补剂和清剂对运动大鼠肾上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饲养、中药灌胃及运动训练 30天 ,第 31天进行规定时间游泳运动 ,取出半数大鼠予即刻处死、取出肾上腺及制片 (免疫组化法 ) ,剩余半数大鼠于休息 2 4小时后再... 目的 :了解补剂和清剂对运动大鼠肾上腺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饲养、中药灌胃及运动训练 30天 ,第 31天进行规定时间游泳运动 ,取出半数大鼠予即刻处死、取出肾上腺及制片 (免疫组化法 ) ,剩余半数大鼠于休息 2 4小时后再予同法处死、取材及制片。结果 :游泳运动后即刻处死的三组大鼠间肾上腺c -fos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而游泳运动休息 2 4小时后清剂组较对照组的肾上腺c -fos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 :在对抗体力性疲劳的效应中 ,清剂有较好的对抗肾上腺伤害性刺激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c-fos 基因 中药复方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myc和c-fos表达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毋巨龙 李荟元 李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 了解TGF β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探讨瘢痕增生机制。方法 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 6例标本 ,通过细胞培养研究了TGF β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 (免疫组织... 目的 了解TGF β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探讨瘢痕增生机制。方法 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 6例标本 ,通过细胞培养研究了TGF β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 )及胶原分泌 ( 3 H 脯氨酸法 )的影响。结果 TGF β1可显著提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 ,图像分析结果面密度 (c myc :0 0 6 87± 0 0 0 72vs 0 0 14 1± 0 0 0 16 ,P <0 0 1;c fos :0 0 5 2 9± 0 0 0 48vs 0 0 2 2 3± 0 0 0 2 1,P <0 0 1) ;平均灰度 (c myc :3340± 46 2vs 112 0± 2 32 ,P <0 0 1;c fos :14 0 2± 2 86vs 6 0 5± 79,P <0 0 1) ;积分吸光度 [c myc :2 .0± 0 3vs-( 1.5± 0 2 ) ,P <0 0 1;c fos :3.3± 0 4vs -( 1.3± 0 1) ,P <0 0 1]等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TGF β1可促使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胶原率提高 2 0倍 (P <0 0 1)。结论 TGF β1可能是通过癌基因c myc和c fos的表达而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分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基因 TGF-β1 C-MYC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