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T原癌基因C634R突变合并G691S、R982C多态性致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的家系研究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平 杨国庆 +4 位作者 谷伟军 金楠 巴建明 母义明 窦京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 目的对一个多发内分泌腺瘤病2A型(MEN2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RET原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相关临床资料,提取1名先证者及10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基因所有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家系中3位已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但其RET原癌基因均同时存在3个错义突变,分别是位于11号外显子的C634R、G691S和位于18号外显子的R982C,而家系中其他成员则不存在上述突变。结论当C634R与G691S、R982C多态性同时存在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单纯C634R突变一致的RET蛋白功能异常激活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瘤病 髓样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抒 孙百研 +2 位作者 智慧兰 许相范 孙东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 3、bcl- 2、c-myc的表达 ,探讨其在胃癌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DNA末端标记技术 (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法 )和免疫组织化学 (streptavidin/peroxidase ,S -P法 ) ,原位观察了 46例胃癌、2 0例癌前病变、2 4例正常粘膜中的凋亡细胞和p5 3、bcl- 2、c-myc的表达。结果 :癌前病变和胃癌中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粘膜 (P <0 0 1) ,癌前病变组高于胃癌组 (P <0 0 1)。p5 3、bcl- 2、c -myc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6 0 9%、6 7 4%、73 2 % ,均高于正常粘膜组(P <0 0 1) ;在癌前病变中 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0 %、95 %、5 8 8% (P <0 0 1)。胃癌中p5 3、bcl- 2蛋白阳性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低于阴性组 (P <0 0 5 ) ,c -myc蛋白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阴性组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 3、bcl- 2蛋白分别抑制细胞凋亡 ,c -myc蛋白在胃癌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蛋白质P53 基因蛋白质bcl-2 基因蛋白质c-myc 前病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家族其他蛋白抗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状结构,它们通过ESAT-6分泌系统(ESAT-6 secretion system,ESX)分泌到细胞外.该家族共有23个成员(EsxA~W),其在基因组上相邻排列的2个蛋白编码基因形成11个类操纵子结构的基因对.该家族蛋白参与宿主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免疫系统识别的优势抗原,大多数是T细胞优势抗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和机体的免疫保护机制方面起关键作用.鉴于EsxA和EsxB的研究概况国内外报道较多,而其他ESAT-6家族成员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笔者着重概要地介绍ESAT-6家族其他成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蛋白质 DNA结合蛋白质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分枝杆菌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前脑结构FOS蛋白表达与惊厥类型的关系
4
作者 傅玉 赵丛海 +2 位作者 王金兰 房向阳 田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性癫痫和全身性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建立局限性、全身性惊厥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惊厥组大鼠前脑结构内 FOS蛋白表达量及分布状况。结果 :无惊厥对照组大鼠仅于皮层偶见 FOS阳性细胞 ,局限性... 目的 :探讨部分性癫痫和全身性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建立局限性、全身性惊厥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惊厥组大鼠前脑结构内 FOS蛋白表达量及分布状况。结果 :无惊厥对照组大鼠仅于皮层偶见 FOS阳性细胞 ,局限性惊厥组大鼠皮层、尾状核、杏仁核和丘脑见大量 FOS阳性细胞表达 ,全身性惊厥组大鼠海马、皮层和丘脑见 FOS阳性细胞大量表达。结论 :局限性惊厥是由整个皮层高度兴奋机制实现 ;全身性惊厥泛化部位为齿状回 -海马 ,皮层的兴奋是继发于海马结构。全身性惊厥与局限性惊厥是两种类型的惊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基因蛋白质c—fos 前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勇 余昌俊 宋海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通过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内皮抑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 目的通过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内皮抑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瘤,检测肿瘤细胞Bcl-2表达、Bax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肿瘤细胞的Bcl-2表达度分别为(0.90±0.10)、(0.70±0.21)、(0.41±0.09),以上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表达度分别为(0.51±0.10)、(0.53±0.10)、(0.55±0.09),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数据看出内皮抑素下调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表达,对Bax表达无影响,从而改变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在肿瘤细胞的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内皮抑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是下调肿瘤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药理学 小鼠 乳腺肿瘤 基因蛋白质c—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kl与p21^(WAF1/C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辉 张婷 +4 位作者 鲁凤民 徐春晖 唐芙爱 陈香梅 马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WAF1/CIP1(p21)可在转录水平抑制Polo-like kinase1(Plk1)基因的表达,本文旨在探讨Plk1和p2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Plk1和p21蛋白的表... 目的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WAF1/CIP1(p21)可在转录水平抑制Polo-like kinase1(Plk1)基因的表达,本文旨在探讨Plk1和p2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对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Plk1和p2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将pFlex-p21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进一步检测p21过表达对Plk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Plk1在10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21蛋白在7对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HepG2细胞瞬时表达p21质粒后,Plk1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无变化(P>0.05)。结论 Plk1和p2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肝癌组织中p21蛋白过表达可能不具有抑制Plk1表达的作用,具体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蛋白 肿瘤抑制蛋白质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文娟 于士柱 +2 位作者 浦佩玉 安同岭 管欣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原癌基因c-fos属快反应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其编码蛋白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诱导下游报道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当其表达异常增加时可干扰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诱导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 目的原癌基因c-fos属快反应即刻早期应答基因,其编码蛋白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可诱导下游报道基因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当其表达异常增加时可干扰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诱导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通过检测胶质瘤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c-fos基因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以及对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73例不同级别人胶质瘤组织标本。结果73例胶质瘤均不同程度地表达c-fos mRNA和c-Fos蛋白(100%),这两种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Ⅰ~Ⅱ级组、Ⅲ级组及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3例胶质瘤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和凋亡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均为100%,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Ⅰ~Ⅱ级组低于Ⅲ级组,Ⅲ级组低于Ⅳ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凋亡肿瘤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相应减低,Ⅰ~Ⅱ级组高于Ⅲ级组,Ⅲ级组高于Ⅳ级组,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证实,c-fos mRNA阳性肿瘤细胞密度、c-Fos蛋白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密度彼此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648~0.917,P<0.001),这3种阳性肿瘤细胞的密度均与凋亡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727~%0.775,P<0.001)。结论c-fos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价胶质瘤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参考价值。胶质瘤细胞c-fos基因表达异常增加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的重要因素,并在胶质瘤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基因蛋白质C-FOS 基因表达 细胞分裂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c-myc基因表达水平与其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士柱 浦佩玉 +3 位作者 江德华 程焱 安同岭 管欣琴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c-myc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Ⅰ~Ⅱ级者24例,Ⅲ级22例,Ⅳ级21例。应用原位杂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其标本...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c-myc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细胞增殖活性以及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Ⅰ~Ⅱ级者24例,Ⅲ级22例,Ⅳ级21例。应用原位杂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其标本进行观察。结果67例患者中57例(85.1%)表达c-mycmRNA,56例(83.6%)表达c-Myc蛋白,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999,P<0.01),并均显示表达水平Ⅰ~Ⅱ级<Ⅲ级<Ⅳ级者(P<0.05或P<0.01);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之间呈负相关(r=?0.775,P<0.01)。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随着肿瘤细胞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而相应增强,而肿瘤细胞的凋亡则相应减少,c-Myc蛋白表达强阳性组与阳性组间,以及此两组与弱阳性组及阴性组之间比较,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c-myc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价脑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具有临床参考价值。胶质瘤细胞c-myc基因表达异常增加可能会促进其细胞增殖和抑制其凋亡,并在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神经胶质瘤 基因蛋白质c-myc 细胞分型 脱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颅脑火器伤后Jun蛋白的早期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武弋 章翔 +4 位作者 费舟 封亚平 宋少军 贺晓生 刘卫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0-1021,1024,共3页
目的 探讨Jun蛋白在颅脑火器伤后早期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 在德国小口径步枪弹直接致犬颅脑火器伤模型基础上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脑损伤区Jun蛋白的表达 ,并记录脑组织含水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脑... 目的 探讨Jun蛋白在颅脑火器伤后早期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 在德国小口径步枪弹直接致犬颅脑火器伤模型基础上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脑损伤区Jun蛋白的表达 ,并记录脑组织含水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对照组脑组织中几乎无Jun蛋白表达 ,而实验组弹道挫伤区和震荡区的表达始于伤后 30min(P <0 0 5 ) ,1h明显表达 (P <0 0 1) ,6h达到高峰 ,12h后又逐渐下降 ,且挫伤区较震荡区的表达明显 (P <0 0 5 ) ,其与脑水肿的形成呈正相关 (r=0 899,P <0 0 1)。结论 颅脑火器伤后Jun蛋白早期反应性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火器伤 基因蛋白质c-jun 免疫组织化学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Fos蛋白的表达
10
作者 程颜苓 段云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剂量彩超对胎鼠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刺激。方法:用诊断剂量彩超(探头频率2.5MHz,Ispta=92mWcm2,Isppa=154Wcm2,Im=266Wcm2)照射孕18天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分为照射10min、20min、30min和对照组共4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诊断剂量彩超对胎鼠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刺激。方法:用诊断剂量彩超(探头频率2.5MHz,Ispta=92mWcm2,Isppa=154Wcm2,Im=266Wcm2)照射孕18天大鼠子宫体表投影区,分为照射10min、20min、30min和对照组共4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鼠脑中Fos蛋白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照射10min组于胎鼠脑海马及皮层出现散在分布的淡染Fos弱阳性细胞,而照射20min及30min组于海马、皮层及基底节均有密集分布的深染Fos强阳性细胞,该两组分别与10mi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未观察到着色的Fos阳性细胞。结论:诊断剂量的彩超辐照孕鼠20min以上可诱导胎鼠脑组织Fos蛋白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C-FOS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高利洁 吴惠茜 +1 位作者 杨清绪 朱淑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滋养层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水泡状胎块、侵袭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膜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结果】C-erbB-2在47例水泡状胎块,41侵袭性水泡状胎块和39例绒毛...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滋养层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水泡状胎块、侵袭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膜癌组织中C-erbB-2的表达。【结果】C-erbB-2在47例水泡状胎块,41侵袭性水泡状胎块和39例绒毛膜癌中均有过表达,且后两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还发现19例具有恶变潜能的水泡状胎块其C-erbB- 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恶变者(P<0.05)。【结论】提示C-erbB-2蛋白的过表达与滋养层细胞肿瘤的增殖有一定关系,可作为判断水泡状胎块恶性病及鉴别良、恶性水泡状胎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从基因水平推测C-erbB-2癌基因在水泡状胎块恶性病、绒毛膜癌及侵袭性水泡状胎块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肿瘤 基因蛋白质C-erbB-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