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原生铀矿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陈光旭 杨彪 +6 位作者 史春旺 陈经龙 李光来 胡梦成 谢忠泉 吴姿颖 马玉娟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3-964,共12页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紧邻徐村铀矿床西侧,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有铀矿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矿床一处。该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砂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床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为查明岗上马家地区原... 安徽黄梅尖岩体岗上马家地区紧邻徐村铀矿床西侧,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有铀矿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矿床一处。该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与砂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床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热液型铀矿。为查明岗上马家地区原生铀矿石矿物学特征,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能谱半定量分析以及电子探针(EPMA)定量分析等手段,对区内原生铀矿石进行矿石矿物学、元素化学组成和面扫描分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铀矿物主要以脉状、团块状的沥青铀矿产出,其成分相对均匀,周围多见黄铁矿、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中低温热液矿物;铀矿物共生组合关系较多,主要有铀矿物-黄铁矿-磷灰石-方解石型、铀矿物-赤铁矿-石英脉型、铀矿物-绿泥石-黄铁矿型、铀矿物-金红石-黄铁矿型等类型。本文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黄梅尖岩体与原生铀矿物均富集稀土元素,指示两者存在成因联系;且岩体具有高Th/U比值和U元素活化、迁移的特征,均表明岩体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铀源之一。岗上马家地区夹持于丁家山与徐村矿床之间,兼具相似成矿地质条件与优越构造-岩性-接触带耦合关系,是黄梅尖岩体北缘最具找矿潜力的地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铀矿石 矿物学特征 地质意义 找矿潜力 岗上马家地区 黄梅尖岩体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