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种提纯复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莎 刘宇 +3 位作者 马康 马元伟 李明 许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8-250,共3页
为了探索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株提纯复壮中的应用,用退化的白灵菇菌株白10进行原生质体单核化,得到121个原生质体单核菌丝,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选取2个菌落中间有突起的部位转接至新PDA平板,镜检保留有锁状联合的菌株,最后得到1... 为了探索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白灵菇菌株提纯复壮中的应用,用退化的白灵菇菌株白10进行原生质体单核化,得到121个原生质体单核菌丝,通过平板对峙试验,选取2个菌落中间有突起的部位转接至新PDA平板,镜检保留有锁状联合的菌株,最后得到1株菌丝洁白、浓密的菌株,命名为自交45×49。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活性对复壮菌株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自交45×49菌株与白10菌株在液体PDB培养基中培养10 d后的菌丝生物量分别为1.58、0.90 mg/m L;一级种与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未达0.01显著水平;自交45×49菌株的漆酶活性比白10强43.47%。由此证明原生质体单核技术在白灵菇菌株的提纯复壮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种退 白灵菇 原生质体单核化 提纯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化及单核体的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峰 杨焕玲 +5 位作者 赵妍 姜淑霞 陈明杰 李正鹏 查磊 李玉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33-37,共5页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体,主要进行了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化试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总数,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单个菌落,25℃倒... 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来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获得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体,主要进行了不同品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单核化试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生质体总数,挑取再生原生质体的单个菌落,25℃倒置黑暗恒温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菌丝锁状联合情况,筛选获得大球盖菇单核体。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率均较高,‘土肥’品种再生率最高,达1.37%,‘高邮’品种再生率次之为1.13%,‘大T’品种的再生率最低为0.90%;单核化率‘大T’品种高达85.2%,‘土肥’的单核化率次之为66.0%,‘高邮’的单核化率最低为59.8%。对不同大球盖菇品种的单核体表观形态特性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利用大球盖菇原生质体技术选育新品种提供单核体,可丰富食用菌原生质体单核体资源,为研究遗传及育种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原生质再生 原生质体单核化 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妹羊肚菌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的杂交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彬 周伏忠 +3 位作者 刁文涛 陈晓飞 郭恒 宁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78,共6页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生菌株及杂交菌株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杂交菌株的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株MAT1-1-1单交配型及17株MAT1-2-1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较好,其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分别为25~34 mm、23~34 mm;从63组杂交菌株中得到40株(占63.50%)双交配型(MAT1-2-1/MAT1-2-1)杂交菌株,杂交菌株的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为32~54 mm,杂交菌株的交配型电泳结果表明,成功获得40株具有双交配型的杂交菌株(两条扩增带)。因此,双交配型杂交菌株在生长势、抗鞣酸能力方面存在杂交优势,而菌核产生能力与菌株交配型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原生质体单核化 再生菌株 多态性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阿魏菇原生质体的再生与单核菌株交配型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罗影 +5 位作者 郝敬喆 祁颢萱 裴龙英 孙春花 贾文捷 贾培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5-1251,共7页
【目的】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新菌种,为新疆野生阿魏菇新品种的保育及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原生质体制备技术获得阿魏菇单核菌株并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酶解3.5 h时... 【目的】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新菌种,为新疆野生阿魏菇新品种的保育及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原生质体制备技术获得阿魏菇单核菌株并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酶解3.5 h时,PL01、PL163与PL176等3株野生阿魏菇亲本菌株的原生质体释放量最大,浓度最高达20.6×10^(5)个/mL,通过优化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最终获得50个单核菌株,亲本菌株PL163、PL01、PL176原生质体单核化率分别为25.68%、12.8%、10.8%,获得率较低。对其进行了交配型测定,每株亲本菌株得到2种交配型的单核菌株。其中,菌株PL01与PL163、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均为1∶3,而PL176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为1∶4。每个亲本菌株与获得的单核菌株在菌丝长速、菌落形态方面均具有差异。以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株PL01-P16、PL01-P49、PL163-7、PL163-24、PL176-23、PL176-39作为杂交育种材料进行配对,获得12株性状优良的杂交菌株。拮抗反应表明,12株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形成明显隆起的拮抗带,与亲本菌株显著不同。【结论】3株阿魏菇野生菌株在原生质体再生单核获得率、长速、形态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获得的杂交菌株为新疆阿魏菇新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并为选育优良阿魏菇杂交品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阿魏菇(P.ferulae) 原生质体单核化 杂交育种 交配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制备及形态特性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丛倩倩 崔晓 王庆武 《食用菌》 2019年第2期34-36,共3页
对3个灵芝菌株分别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从中筛选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间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1号(TL-1),获得了两种交配型单核菌株,两种交配型分离比例为16∶5,灵芝4895(4895)和野... 对3个灵芝菌株分别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从中筛选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交配型单核菌株间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泰山赤灵芝1号(TL-1),获得了两种交配型单核菌株,两种交配型分离比例为16∶5,灵芝4895(4895)和野生灵芝2(YSL-2)均只获得了一种交配型单核菌株,三个灵芝菌株两种单核体的分离比例均不符合1∶1的理论值。此外,三个灵芝共得到四种交配型单核体的菌丝形态特征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原生质体单核化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菌丝原生质体最佳条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水明 周导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51-4651,4666,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茯苓原先质体制备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茯苓原体质体制备最适条件为酶解温度41℃,酶液浓度2.0%,酶解pH值5.5~6.0,酶解时间3h。
关键词 茯苓 菌丝 原生质体单核化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杂交子液体发酵三萜、总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娇娇 张红玉 +6 位作者 付立忠 程俊文 吴学谦 许修宏 李海波 吴庆其 魏海龙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0,共3页
以4个生产上常用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为亲本,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单核体材料,按4个组合在不同亲本的单核体间配对杂交,以锁状联合为细胞标记共选出17个杂交子,比较了这些杂交子的菌丝生长速度、摇瓶培养菌丝的三萜和总糖... 以4个生产上常用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为亲本,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取单核体材料,按4个组合在不同亲本的单核体间配对杂交,以锁状联合为细胞标记共选出17个杂交子,比较了这些杂交子的菌丝生长速度、摇瓶培养菌丝的三萜和总糖量,为后继的育种工作提供亲本材料选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原生质体单核化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