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型产业集群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茜 戴宏伟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7,共16页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但与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何种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绿... 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但与创新型产业集群存在何种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具有显著的绿色经济效应,并通过科技创新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信号传递效应等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政策也可以促进绿色发展,试点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城市、西部地区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应充分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绿色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业 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新区如何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来自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李博阳 李紫迎 沈悦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94,共15页
本文基于科技部2011年启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设计准自然实验,使用2009—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的“以集群促发展”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实证分析。... 本文基于科技部2011年启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设计准自然实验,使用2009—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的“以集群促发展”政策如何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高新区出台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对政策方案区分后的研究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试点建设政策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明显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试点培育政策。机制检验结果证实,国家高新区“以集群促发展”政策通过中心城市创新效应和“中心-外围”城市技术互补效应双重机制作用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为国家高新区制度构建和产业政策体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创新产业 城市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基金、技术多样化与企业双元创新——兼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付馨苇 谢家智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7,共11页
本文利用2006—2023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技术多样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进入和投资规模均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政府引导基金分别通过促进相关技术多样化和非... 本文利用2006—2023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技术多样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进入和投资规模均显著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政府引导基金分别通过促进相关技术多样化和非相关技术多样化激励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政府引导基金对技术多样化的提升效应,同时突出技术多样化在政府引导基金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传导作用。因此,在有序推进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同时,丰富政府引导基金持股网络,扎实布局创新型产业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双元创新 技术多样化 创新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与演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杰长 陶鸠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产业集群对地理集聚的依赖,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协作和虚拟网络参与集群活动,实现跨越地理边界的协同创新,形成数字产业集群这一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但数字产业集群在学理上并没有被充分地探讨,不同类型的数... 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产业集群对地理集聚的依赖,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协作和虚拟网络参与集群活动,实现跨越地理边界的协同创新,形成数字产业集群这一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但数字产业集群在学理上并没有被充分地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演化路径和竞争优势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数字产业集群分为产业数字化集群和数字产业化集群两类,分析这两类集群在核心企业与主导逻辑、平台镜像映现方式、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数据要素创造价值方式等关键演化要素上的差异,并从创新过程的视角尝试构建不同类型数字产业集群的差异化演化路径。其中,产业数字化集群的演化以渐进式的数字赋能为主,经历了从基础数字化阶段的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到多元创新阶段的跨行业协作,再到生态系统构建阶段的全球化整合与生态稳定,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技术驱动下稳步提升的特点。数字产业化集群则呈现更强的动态性和非线性,其演化路径从数字平台的搭建到动态创新,再到生态系统优化,充分体现了平台经济和网络效应的主导作用。基于数字产业集群差异化演化路径,本文提出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及实施差异化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政策等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对厘清数字产业集群内涵、促进数字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相关支持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创新 演化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邻近性对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宇 布仁门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78,共6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不断壮大,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推动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相比,农村物流产业集群面临着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市场不...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不断壮大,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推动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相比,农村物流产业集群面临着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为了提高农村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需要深入研究其中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多元邻近性作为农村物流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其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多元邻近性对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周围关键交通线路数量、物流企业管理者及核心团队学历水平、物流企业管理者及核心团队从业经历、经营理念、集群中心度对农村物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邻近性 农村物流 产业 产业创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数字平台能力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远云 刘贤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现实中,企业投入巨资打造数字平台以获得产业集群效应,但现有研究很少关注跨境电商数字平台能力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为了弥补实践与理论间的鸿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一,跨境电商数字平台整合能力、数字平台重构... 现实中,企业投入巨资打造数字平台以获得产业集群效应,但现有研究很少关注跨境电商数字平台能力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为了弥补实践与理论间的鸿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一,跨境电商数字平台整合能力、数字平台重构能力与产业集群形成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其二,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文结果有助于启发跨境电商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平台,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从而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数字平台整合能力 数字平台重构能力 产业形成 开放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视角下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测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雅蓓 夏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共14页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通过聚合创新形成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力量。在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技术、组织、资本、服务创新资源生态位因子,运用生态位宽度、重叠度、适宜度及竞争力综合评价...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通过聚合创新形成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力量。在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技术、组织、资本、服务创新资源生态位因子,运用生态位宽度、重叠度、适宜度及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力进行多维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宽度呈递增趋势,涵盖的资源空间日益广泛,资源聚合竞争力逐年增强;生态位重叠度存在过度竞争、过度分散等问题,其中地理位置邻近、主导产业相同的创新集群间生态位重叠度偏高;生态位适宜度总体偏低,进化动量总体较高,说明多数集群在生境适应能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与领先集群间差距较大,但呈现出较好的成长性。生态位竞争力综合分析显示,创新集群形成了由四个梯队构成的产业创新空间格局。从产业特征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相关服务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优势明显,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集群则处于生态位竞争劣势;从空间维度看,南部沿海区域的创新集群生态位竞争力最强,形成珠三角经济圈创新生态高地,而大西北区域的创新集群则面临着创新生态脆弱性的挑战,存在更大的进化动量空间。据此,提出资源协同集聚、集群错位竞争和区域协调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生态位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业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生态位适宜度 进化动量 生态位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与企业合作创新——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视角
8
作者 张贵 朱世婧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2-93,共22页
数字产业集群是跨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的载体,深化集群创新网络发展需要创新主体通力合作,因而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产业集群政策对供应商和客户... 数字产业集群是跨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的载体,深化集群创新网络发展需要创新主体通力合作,因而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产业集群政策对供应商和客户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群政策能显著推动供应链协同创新,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可靠。在生产-非生产性关联分析框架下,双边机制研究表明,数字产业集群通过增强供需匹配与技术协作推动创新;单边机制研究表明,供应商提升生产响应能力或客户提高信息透明度均能驱动协同创新,同时供应商的技术承接能力与客户的技术追赶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合作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存在地理边界,其有效发挥取决于企业间协作水平与数字化基础。研究结论从“供应商-客户”合作视角论证了数字产业集群的建设价值,为优化数实融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供应链协同创新 生产-非生产性关联 合作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旅融合发展的农业集群企业创新过程与机制
9
作者 王心蕊 黄雅妮 曾艳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2-97,共16页
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业集群企业如何融合旅游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与知识网络嵌入视角,选取农业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纵向案例研究,探究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农业... 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业集群企业如何融合旅游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章结合资源依赖理论与知识网络嵌入视角,选取农业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纵向案例研究,探究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下传统农业企业突破资源限制并实现创新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1)农业集群企业经历了由渐进型到适度型再到突破型的创新阶段,不同阶段的创新来源与创新程度差异是企业-环境多层次互动作用的结果;2)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源依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知识网络的嵌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农业集群企业通过聚焦传统产业、适应旅游发展和融合多元产业实现创新发展,集群内知识共享与集群外知识创造是其突破资源依赖的过程机制。研究聚焦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农业集群企业创新过程,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旅融合发展与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企业创新 资源依赖 知识网络 乡村旅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产业集群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网络构型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坚强 张宝建 李娜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3,共11页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其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宁夏、海南)的案例进行QCA组态分析,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产业层面、节点层面以及联结层面网络特征...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呈现多样化特征,但其如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地区、西藏、宁夏、海南)的案例进行QCA组态分析,研究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产业层面、节点层面以及联结层面网络特征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根据集群网络层次及驱动方式,总结出全网络特征促进型、产业整体主导型、主体特征主导型、联结关系主导型、替代型以及软化型驱动路径,并以组态内案例分析验证驱动路径地域特征与时间演进规律,进一步发现创新驱动方式与集群“全要素集聚”“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中间互补”发展模式相契合。基于此,政府部门应精准施策,为创新型产业集群提供便利条件;完善信用体系,调动集群内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把握发展机遇,贯通产业体系与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 网络特征 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巧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114-116,共3页
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内各创新主体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网络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能产生整体协同效应。创新网络的协同效应更需要合作竞争机制、沟通协作机制、创新运行机... 产业集群是一个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内各创新主体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网络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能产生整体协同效应。创新网络的协同效应更需要合作竞争机制、沟通协作机制、创新运行机制等协同创新机制。但是,原生型产业集群还存在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带动效应不强、中小企业相互间的技术模仿以及集群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缺失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原生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通过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引领作用,原生型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与相关主体进行合作创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可有效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集群的协同创新,促使原生型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原生型产业集群创新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能否提升供应链韧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黄宏斌 张玥杨 李圆圆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60,共22页
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中国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 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中国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的方法,从提质增效的视角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通过创新质量跃升效应和运作效率优化效应两条路径提升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成长期、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市场行业协会支持力度较大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更大。本文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对中国如何提高供应链韧性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韧性 创新产业 创新质量 运作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夏杰长 刘睿仪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8,共11页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产业演进的高级形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于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实践,以及有为政府与数字化企业的内外推动。政策环境激励、集群内行为主体对数字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与... 数字产业集群是数字产业演进的高级形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于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实践,以及有为政府与数字化企业的内外推动。政策环境激励、集群内行为主体对数字资源禀赋的高度依赖与共享,组织内自我驱动式创新、多元主体与头雁企业的互动,以及组织内的非平衡性与内在随机性动力构成了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创新效率驱动模式、新型要素驱动模式这三类模式。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需要深化链群互动与全局规划的战略协同,加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高度配合,优化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的良性互动,以全球化视野谋划推动集群科技创新,从而充分发掘集群网络优势,放大数据规模优势,最大程度地提升集群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创新网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社会资本能够打破传承期家族企业创新约束吗?——基于战略参考点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健 刘世洁 陈传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64,共20页
探究传承期家族企业的创新问题,对正面临代际传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重挑战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战略参考点理论,本文提出对于传承期的家族企业而言,产业集群社会资本是驱动其战略参考点转移以及缓解创新约... 探究传承期家族企业的创新问题,对正面临代际传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重挑战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战略参考点理论,本文提出对于传承期的家族企业而言,产业集群社会资本是驱动其战略参考点转移以及缓解创新约束的关键因素。对产业集群家族企业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检验结果表明:处于传承期的家族企业以保持家族控制这一内部导向的战略参考点为主导,从而抑制其创新活动;随着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提升,传承期家族企业战略参考点会“由内转外”,具有更强的外部导向,因此能够缓解传承期对家族企业创新的抑制。拓展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社会资本通过提升传承期家族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其创新行为。无论是以创新投入还是以新产品创新作为家族企业创新行为的反映,以上结论均得到支持。研究揭示了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对传承期家族企业战略参考点变化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引导和鼓励家族企业提高传承期的创新投入,最终实现“基业长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社会资本 家族企业 传承期 战略决策参考点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创新不确定性:产业集群根植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机制及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盛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当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供需平衡期,通过加强主导产业集群根植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根植的网络、数据、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有利于降低区域创新不确定性。根植网络外部性通过改变新... 当下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供需平衡期,通过加强主导产业集群根植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根植的网络、数据、信息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有利于降低区域创新不确定性。根植网络外部性通过改变新技术期望降低创新主体创新风险,根植数据交互通过减少智力债务削弱消费者的不良创新感知,根植信息共享纠正判断与决策偏差导致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提供更大的创新试错容错空间。产业集群根植在建构根植信息联合治理体系、优化根植网络生态环境和构筑根植数据交互式应用场景路径下,提高知识生产和技术研发水平,加快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根植 区域创新发展 创新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影响的统计检验
16
作者 高培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5-99,共5页
数字产业集群通过深度融合、高效协同与创新驱动推动了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剖析数字产业集群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群对... 数字产业集群通过深度融合、高效协同与创新驱动推动了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剖析数字产业集群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集群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在数字产业集群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经济活跃度较高地区和中大规模产业地区,数字产业集群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产业结构升级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长江经济带2012—2022年的经验证据
17
作者 葛新旗 杨延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区域创新绩效提...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有助于提高周边区域的同类表现,利用地缘亲近性促进相互之间学习与协作。(2)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创新绩效受到当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强度上下游大于中游,中游大于上游。(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能集中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积极提升地区的创新绩效。这种集中可能对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力产生负面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当地创新表现。因此,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强化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空间溢出 杜宾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基层畜牧技术服务促进生猪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18
作者 黎泰银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68-70,共3页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基层畜牧技术服务模式创新是推动生猪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发展与服务体系优化视角,剖析当前基层畜牧技术服务在生猪产业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数字化滞后等问题,构建“技术服务-产...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基层畜牧技术服务模式创新是推动生猪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发展与服务体系优化视角,剖析当前基层畜牧技术服务在生猪产业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数字化滞后等问题,构建“技术服务-产业协同-集群升级”的联动机制。研究表明,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及服务内容重构,可提升技术服务覆盖率30%以上,带动生猪产业集群在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实现突破,为基层畜牧技术服务体系转型与生猪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服务 生猪产业 发展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注意力、产业集群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寿光模式”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晗冰 王志涛 李董林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6,共16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要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寿光模式”为例,从农业产业属性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村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多元主体在多方行为作用下的决策行为。通过构建“...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要义。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寿光模式”为例,从农业产业属性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农村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多元主体在多方行为作用下的决策行为。通过构建“创新注意力—组织印记”的分析框架,探讨创新注意力如何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升级,并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作为产业集群的初期表现,其创新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经营模式和组织创新上,技术创新也伴随发生。政府引导与农户创新注意力共同塑造组织印记,对后续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产业集聚形成后,技术设备升级成为关键的创新注意力方向,而组织印记对创新注意力具有反作用。随着农业空间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推进,多元主体的创新注意力整合形成创新网络,推动产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和多元化发展,形成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组织印记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推动主体的创新行为,形成农业创新体系,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积累。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新视角,也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经验和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注意力 产业 农业新质生产力 组织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产业集群属性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产业多样化门槛效应的实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雨晴 万敏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88,共5页
为进一步剖析物流产业集群属性,探究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物流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与SARAR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群属性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以及产业多样性在两者... 为进一步剖析物流产业集群属性,探究其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2-2021年的物流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与SARAR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群属性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以及产业多样性在两者之间的门槛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物流产业集群属性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其中集聚嵌入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集聚规模的促进作用,由此表明物流产业集群属性对区域创新具有激励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物流产业集群属性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表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是通过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嵌入度与集聚规模,而且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与经济距离的加权距离对区域创新效率的边际效应较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研发投入强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存在边际递减作用,而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则存在边际递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效率 物流产业 属性 SARAR模 门槛效应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