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金矿盲矿的原生叠加晕和预测准则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惠 王支农 张文华 《黄金科学技术》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论述了金矿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大型金矿床原生叠加晕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大型金矿床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及盲矿预测准则。
关键词 原生叠加 理想模型 盲矿预测准则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山铜矿床北区剖面原生叠加晕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毛政利 魏亮 +2 位作者 赖健清 彭省临 疏志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0,102,共5页
剖面原生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山铜矿床北区经历了多阶段的成晕成矿作用,各矿体各阶段的成晕成矿作用具有各自的原生晕分布特征,原生晕的叠加基本没有改变这种特征,只是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强度更弱的原生叠加晕;同时,本区原生晕分... 剖面原生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凤凰山铜矿床北区经历了多阶段的成晕成矿作用,各矿体各阶段的成晕成矿作用具有各自的原生晕分布特征,原生晕的叠加基本没有改变这种特征,只是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大、强度更弱的原生叠加晕;同时,本区原生晕分布特征也指示了深部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叠加 剖面特征 隐伏矿体 凤凰山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矿山深部找盲矿的构造叠加晕新方法研究成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惠 禹斌 +11 位作者 李德亮 张国义 马久菊 魏江 赵佳祥 张强 司淑云 杨亚娟 贺容华 崔永辉 王志远 姚海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09-710,共2页
构造叠加晕方法:研究构造-蚀变带中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找盲矿的方法,是构造地球化学用于找盲矿的分枝。九十年代以来,以李惠教授为首的化探专家在研究和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 构造叠加晕方法:研究构造-蚀变带中原生叠加晕特征,并用于找盲矿的方法,是构造地球化学用于找盲矿的分枝。九十年代以来,以李惠教授为首的化探专家在研究和发展了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独创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为在矿山深部盲矿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 危机矿山 新方法 原生叠加 原生 盲矿预测 构造地球化学 找矿效果 叠加晕模式 深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创新与找矿新突破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惠 禹斌 +11 位作者 李德亮 张国义 马久菊 孙凤舟 李永才 魏江 赵佳祥 王俊 翟培 王一大 李上 魏子鑫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反分带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依据构造寻找叠加晕,进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方法技术的突破在于构造叠加晕法大大减少...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的理论创新表现在提出了原生叠加晕理论和构造叠加晕理论,解决了原生晕轴向分带中出现的反常反分带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依据构造寻找叠加晕,进而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方法技术的突破在于构造叠加晕法大大减少了样品采集、加工、分析工作量,并且使得预测深度增加,提高了预测盲矿的准确性。该方法已得到了100多个(次)金—铜—银矿山深部找矿的实践检验,找矿效果显著,验证预测靶位证明新增黄金资源已突破3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法 原生叠加 轴向分带 深部预测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寨上金矿床原生地球化学晕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郝迪 孙彪 孟菲蓉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9,共12页
运用数学地质、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甘肃寨上超大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元素分布和原生晕特征等进行研究后认为:南、北矿带Au、As、Sb元素异常与成矿关系密切,组合异常可作为寨上金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以As、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u、Ag... 运用数学地质、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甘肃寨上超大型、类卡林型金矿床元素分布和原生晕特征等进行研究后认为:南、北矿带Au、As、Sb元素异常与成矿关系密切,组合异常可作为寨上金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以As、Sb为前缘晕指示元素,Au、Ag、Pb、Zn为近矿晕指示元素,W、Mo为尾晕指示元素,各勘探线分带特征显示,矿脉中存在2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体A和矿体B,在轴向上存在复杂的叠加和分离形态,走向上也存在尖灭再现。建立北矿带10号脉、南矿带32号脉的原生叠加晕理想模型:10号矿脉在2650~2350 m中段A矿体尾部与B矿体头部或中部叠加,矿体在2350 m以下仍有较大延伸;32号脉在2650~2300 m中段A矿体与B矿体中部及尾部叠加,2300 m中段接近矿体底部。根据原生叠加晕找矿预测“前尾共存”及“参数反转”准则,圈定3个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地质分析 原生叠加晕理想找矿模型 原生晕找矿准则 寨上金矿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