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尝试 被引量:7
1
作者 宫敬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已近百年。反思历史,有三大问题未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空间扩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资源的运用。这种状态,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研究困境,典型表现是被学术边缘化。走出研究困境的前提是在学科层面上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自身,这里同样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轻视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景,后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占据正统中心地位。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的创新。创新方式有多种,唯一正确者是回到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创新性路径有两层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在于把经典著作研究置于中心位置;中心位置靠研究范式保证和体现,具体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知识背景、核心范畴、分析框架、价值立场、思想方法和历史衍化等七个方面。由此,使研究路径的创新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研究路径 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韩国与土耳其关系看温和建构主义的效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钮松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66-80,共15页
韩土关系的发展始于二战之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韩土关系迄今整体走势良好。如何观察和分析各种因素对韩土关系的实质性影响至关重要,情感塑造还是利益需求孰轻孰重这个老问题,也存在于韩土关系之中,这分别符合原生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视... 韩土关系的发展始于二战之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韩土关系迄今整体走势良好。如何观察和分析各种因素对韩土关系的实质性影响至关重要,情感塑造还是利益需求孰轻孰重这个老问题,也存在于韩土关系之中,这分别符合原生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视角,尽管二者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解释韩土关系,但都因过分注重精神或物质因素而进行了一种绝对、激进的建构过程。温和建构主义兼顾到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和宗教介入国际关系的事实,以及两者关系并不对等的现实,将工具主义对于宗教、文化等因素视作国家间关系中具有伪关联性的因素提升到一种中介变量的地位,修正了原生主义的过分偏重和工具主义的相对忽略。韩土间数十年关系走向,对于理解两国关系提供了大量史实,而如何准确理解两国关系则需要通过温和、理性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与土耳其 原生主义 情感塑造 工具主义 温和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比较视野下20世纪中国电影民族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3
作者 潘汝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纵观20世纪中国电影,其民族化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原生民族主义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民族化的主要特点:中国电影倚重古典戏曲,从本民族“共享的历史记忆库”中调集资源,将特定文化... 纵观20世纪中国电影,其民族化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国电影诞生之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原生民族主义是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民族化的主要特点:中国电影倚重古典戏曲,从本民族“共享的历史记忆库”中调集资源,将特定文化事象整体搬上银幕。第二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民族救亡及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民族主义成为主流,“左翼”电影及其余脉成为民族化内涵的主要载体。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电影民族化探索更为多元化,在“寻根”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深度探索了本民族文化基因,并在与西方文化的互文关系中,深入文化的内在机理,反思与重构了本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原生民族主义 国家民族主义 民族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地毯下的“可可西里”之路——中国第五代与第六代导演之间的转轨与裂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崇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1,共6页
中国电影从第五代到第六代导演转轨适逢其百年诞辰之际,而其裂变恰在文化消费主义尘上之日,票房与国际赛事奖项为电影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两难处境。第六代导演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转轨彰显出上一世纪90年代末“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呼... 中国电影从第五代到第六代导演转轨适逢其百年诞辰之际,而其裂变恰在文化消费主义尘上之日,票房与国际赛事奖项为电影在市场与艺术之间的两难处境。第六代导演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转轨彰显出上一世纪90年代末“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呼声。这个群体是在票房之外的真正绝大多数。他们的批判精神和探讨试验式的制作更为演艺界不容,这就决定了其票房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原生态现实主义 文化消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