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萌发大豆种子中子叶细胞内质体发育与解体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扬 赵耕春 +1 位作者 郑易之 李晶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5-229,T002,共6页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 本文分别报道了大豆(GlycinemaxL.)种子在光下和在暗处萌发过程中子对细胞内质体的发育及解体过程。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吸水膨胀期间,子叶细胞内只有较少的、近球形的(数量为1一3个、直径为3一4微米)原质体,其内有2—6个淀粉粒。随着吸水膨胀时间的加长,子叶细胞内质体数量、体积、淀粉粒都有所增加(数量为5—10个、直径为5—6微来、淀粉粒为8-12个)。播种后在光下发育4—8天期间,子叶细胞原质体内出现5—10个散在于基质中的片层结构;播种12天时,10—20个片层结构垛叠在一起构成基粒,其数量为2—8个。此时原质体发育成为叶绿体。13-19天后,子叶日起黄化枯萎,叶绿体内片层结构多处膨胀,被膜解体,基质中出现5—10个脂质球。大豆种子在暗处发育时,子叶细胞的原质体内首先形成伸展的、数量为15—20个片层结构。随着发育,片尽结构增多,这些片层结构并合形成原片层体,以后逐渐收缩成紧密的晶格。随着子叶的衰败,原片层体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子叶 原片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