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曾琳 李民 +4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李应玉 伍亚民 廖维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98-301,I0002,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成L1~L2左侧脊髓半切空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损伤后移植PAS组(B组)、移植NSC组(C组)、NSC和PAS...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成L1~L2左侧脊髓半切空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损伤后移植PAS组(B组)、移植NSC组(C组)、NSC和PAS按2∶1比例联合移植组(D组),每组10只。4周及8周后行损伤部位神经丝-200(NF-200)染色观察NSC在体内的分化情况,腓肠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运动终板的反应和核黄逆行示踪观察轴浆运输的恢复情况。结果:(1)4周时D组和C组移植部位可见少量NF-200阳性标记的神经元,8周时数量明显增多,D组多于C组;4周及8周时A、B组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标记的神经元。(2)4周时,A、B组胆碱酯酶染色示运动终板均出现退变,终板染色变浅;8周时A组终板明显退变,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甚至终板消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B组终板退变程度轻于A组,着色淡,轮廓欠清晰,周边呈浅棕红色淡染,但未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C、D组4周时终板边缘发生皱缩,呈颗粒样改变,无明显染色缺失;8周时C组较4周时变化不明显,D组受损终板皱缩明显好转,颗粒样改变消失。(3)4周时,B、C、D组核黄染色的神经元散在位于脊髓的前、后、侧角,其中D组阳性标记的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大于B、C组,C组又稍强于B;8周时B、C、D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增多,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仍是D组>C组>B组;A组4周及8周时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染色的神经元。结论:联合移植NSC和PAS(2∶1)能更好地修复损伤脊髓的轴浆运输功能并能较好地防治其后肢肌肉运动终板的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损伤 轴浆运输 运动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浆型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民 曾琳 +3 位作者 刘媛 龙在云 李书林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32-1633,共2页
目的从新生鼠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分离的混合星形胶质细胞,经差速振荡法得到纯化的PAS和FAS;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两... 目的从新生鼠皮层中分离、培养并鉴定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PAS)和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FAS)。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分离的混合星形胶质细胞,经差速振荡法得到纯化的PAS和FAS;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两种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观察到两种细胞均特异性的标记为阳性。PAS外观扁平似圆盘状,细胞体较大,突起宽而扁,分支少,均匀排列生长;FAS细胞体较小,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突起较多,细长并有分支,呈交错生长。结论采用差速振荡法体外纯化培养两种AS,方法可行、有效,同时纯度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 纤维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3
作者 南伟 冯东亮 +7 位作者 周开升 朱彦东 汪静 田婷 江龙 龙在云 伍亚民 张海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45-115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 Sprague-Dawley孕鼠分为A组(孕12d)、B组(孕14 d)、C组(孕16 d),酶消化法结合机械分离法提取细胞,检测不同时间各组神经干细胞球的直径、数量,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 Sprague-Dawley孕鼠分为A组(孕12d)、B组(孕14 d)、C组(孕16 d),酶消化法结合机械分离法提取细胞,检测不同时间各组神经干细胞球的直径、数量,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Brd U/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10%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后行β-tubulin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神经元的分化比例。结果各组细胞Brd U、Nestin、β-tubulinⅢ、GFAP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B组β-tubulinⅢ染色阳性的比例最高;B、C两组各时间点神经球直径、数量及神经元的分化比例高于A组(P<0.05)。第3代NSCs培养第5天,B组细胞吸光度高于C组(P<0.05)。结论孕14 d左右取材培养的脊髓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增殖活力强,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的分化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脊髓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