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致密油微观赋存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公言杰 柳少波 +3 位作者 朱如凯 刘可禹 唐振兴 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建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与X射线能谱定量测定烃类碳含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表征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油微观赋存特征。对致密油7口典型井17块样品168个测点的观察与分析表明,致密油主要具有2种赋存形态:油珠与油膜,以油膜为主... 建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与X射线能谱定量测定烃类碳含量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表征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四段致密油微观赋存特征。对致密油7口典型井17块样品168个测点的观察与分析表明,致密油主要具有2种赋存形态:油珠与油膜,以油膜为主;具有3类微观赋存空间: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以粒间孔为主。油膜平面尺寸主要为(1~5μm)×(1~5μm),形状不规则,以浸染粘连状形态赋存于粒间孔或微裂缝中,含碳质量百分比主要集中在40%~90%;油珠平面尺寸主要为(0.2~1.0μm)×(0.2~1.0μm),赋存空间相对较小,含碳质量百分比主要集中在15%~30%。储集层类型与孔喉分布控制致密油赋存状态:由Ⅰ类到Ⅲ类储集层,原油含碳质量百分比及赋存油膜厚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储集层中值孔喉半径与储集层质量系数控制含碳质量百分比与油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南部 白垩系 致密油 原油微观赋存形态 原油赋存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