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带石斑鱼抗菌肽hepcidin基因克隆及其成熟肽的原核融合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大玮 邓利 +2 位作者 刘志刚 孟铂渊 马一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文章根据已报道的硬骨鱼类hepcidin c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从重要海水经济鱼类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扩增出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246bpcDNA序列,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是鱼类hepcidin基因家族的一员... 文章根据已报道的硬骨鱼类hepcidin c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从重要海水经济鱼类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脏中扩增出1条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246bpcDNA序列,Blast分析表明该序列是鱼类hepcidin基因家族的一员,被命名为斜带石斑鱼hepcidin样抗菌肽前体,该cDNA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如下特点:1)信号肽序列与多数鱼类hepcidin信号肽的同源性在67%~87%之间;2)C端20个氨基酸序列具有绝大多数动物hepcidin成熟肽的共同典型保守序列特征,即在对应位置具有8个Cys;3)序列中不具有已报道的hepcidin前体肽转化酶作用典型基序[RX(K/R)R];4)与GenBank中已注册的2条斜带石斑鱼hepcidincDNA序列(GU391241和GU391242)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36%和33%,且NJ进化树显示不与这2条序列聚为一枝,表明该序列是斜带石斑鱼hepcidin基因家族中一种新亚型,其预测成熟肽融合表达载体成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抗菌肽 HEPCIDIN 分子克隆 原核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银环蛇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其非融合型原核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延春 张乃生 +3 位作者 邓俊良 左之才 廖玉辉 欧阳红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3-469,共7页
根据文献报道α-银环蛇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两两互补的14条寡核苷酸片段。经片段延伸、PCR、克隆,成功构建α-银环蛇毒素基因克隆质粒;质粒经Xba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后连接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分别转化B... 根据文献报道α-银环蛇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两两互补的14条寡核苷酸片段。经片段延伸、PCR、克隆,成功构建α-银环蛇毒素基因克隆质粒;质粒经Xba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后连接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分别转化BL21(DE3)、BL21(DE3)Codon plus、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Tris/tricine系统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已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了非融合表达,其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11.98%,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同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其表达量可达16.28%。经Western blot分析,在大约8 kDa处出现明显的目的带,与预计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说明表达产物与天然α-银环蛇毒素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表达产物纯化、复性后经动物毒性试验表明:表达的α-银环蛇毒素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小鼠腹腔注射其LD50约为1.28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银环蛇毒素 基因克隆 融合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非融合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桂红 林海波 +7 位作者 詹国英 廖明 任涛 罗开健 曹伟胜 徐成刚 江经纬 辛朝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溶解和复性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定性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了所表达的蛋白为猪IL-6,复性后具有一定活性,并测出了复性后活性蛋白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融合原核表达 SDS-PAGE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T-1E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芳 贺智敏 +4 位作者 孙颖 陈主初 严斌 黄宏科 李廷宝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 :体外表达人源性MT 1E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获得人MT 1E基因的编码区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4 0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 ,对蛋白的表达形式及诱导条件进行分析 ,用Ni NT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 目的 :体外表达人源性MT 1E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获得人MT 1E基因的编码区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4 0 ,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表达 ,对蛋白的表达形式及诱导条件进行分析 ,用Ni NT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结果 :重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以可溶和不可溶两种表达形式存在 ,但以不可溶性形式为主 ,表达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增加 ,在诱导 8h时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2 %。经亲和层析获得较高纯度的人MT 1E融合蛋白。结论 :利用基因重组原核表达技术获得较纯的人源性MT 1E融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金属硫蛋白的功能及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原核融合表达载体 重组融合蛋白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