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己酸菌液的连续富集及其“增己降乳”功能
1
作者 王秀本 常强 +7 位作者 甄莉 崔磊 薛正莲 王越 席鲜会 徐康杰 孙伟 张会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53-164,共12页
为探究窖泥对黄水菌群己酸合成代谢的影响,模拟浓香型白酒发酵后期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分别设计接种窖泥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无接种窖泥的“黄水微发酵体系”进行连续4轮发酵,并用以乳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降解乳酸的... 为探究窖泥对黄水菌群己酸合成代谢的影响,模拟浓香型白酒发酵后期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分别设计接种窖泥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无接种窖泥的“黄水微发酵体系”进行连续4轮发酵,并用以乳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筛选降解乳酸的核心功能菌。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理化参数检测以及理化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冗余分析、菌群的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等对比分析2种发酵体系富集原核菌群的优势产己酸菌属、潜在己酸合成代谢功能。结果显示,窖泥接种的“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有利于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富集,其优势产己酸菌株为Caproicibacterium lactatifermentans LBM19010,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具有较强降解乳酸生成己酸的能力;无窖泥接种的“黄水微发酵体系”有利于产丁酸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的富集,其优势产丁酸菌株为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ATCC 25755,在葡萄糖存在情况下,具有较强降解乳酸生成丁酸的能力;“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和“黄水微发酵体系”富集菌群中具有乳酸降解功能的菌株均为产丁酸菌;浓香型白酒发酵体系中发挥增加己酸与降低乳酸作用的菌属可能并不相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产己酸菌和产丁酸菌之间的协同代谢提供理论支撑,为靶向富集产己酸菌和产丁酸菌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黄水微发酵体系” “黄水微发酵体系” 原核菌群 己酸生成 乳酸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鞘附着相关微生物膜中细菌原核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倩倩 史宏伟 +1 位作者 郭长禄 张治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6-84,共9页
本研究利用环氧铁红防锈漆和丙烯酸脂成膜物作为涂层基质,添加4种纳米材料(0.1%,W/V)制备了2类防污涂层,发现两类涂层的防污性能打分接近,但是基于环氧铁红防锈漆的涂层其玻璃海鞘附着程度显著高于丙烯酸酯。通过实海挂板采集涂层表面... 本研究利用环氧铁红防锈漆和丙烯酸脂成膜物作为涂层基质,添加4种纳米材料(0.1%,W/V)制备了2类防污涂层,发现两类涂层的防污性能打分接近,但是基于环氧铁红防锈漆的涂层其玻璃海鞘附着程度显著高于丙烯酸酯。通过实海挂板采集涂层表面生物膜,提取其宏基因组DNA并进行16S核糖体RNA全长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研究了第28天涂层表面原核菌群的组成差异。结果显示:(1)丙烯酸酯涂层生物膜原核菌群多样性高于铁红涂层;(2)纳米材料的添加没有明显改变涂层表面菌群结构组成;(3)两类涂层表面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尤其是Neptuniibacter sp.CAR-SF和Cellvibrionales unclassified菌的含量在铁红涂层中含量均在4%左右,而在丙烯酸涂层中几乎为零,对应的OTU序列读数在两类涂层中相差100倍以上,差异性明显;而qPCR结果进一步证实Neptuniibacter属在两类涂层中含量相差很大。基于丙烯酸酯基质的涂层其海鞘附着量明显减少是否与上述细菌含量差异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铁红 丙烯酸酯 原核菌群多样性 海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