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稳态FeCu固溶体微粉原子相互作用势的计算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勇林 田德祥 郑瑞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1-25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亚稳态Fe50Cu50固溶体晶格常数的测量结果,应用金属结构的经典概念并考虑到原子核周围电子密度的高斯型球对称分布,导出了计算金属中一个原子的平均内能和两种不同金属原子相互作用势的普遍公式。对亚稳态Fe50Cu50合金原子相... 本文介绍了亚稳态Fe50Cu50固溶体晶格常数的测量结果,应用金属结构的经典概念并考虑到原子核周围电子密度的高斯型球对称分布,导出了计算金属中一个原子的平均内能和两种不同金属原子相互作用势的普遍公式。对亚稳态Fe50Cu50合金原子相互作用势作计算,得到平衡时fcc-FeCu的晶格常数为0 36433nm与实验测量结果接近,也与H R Gong等人对亚稳态FeCu合金的研究结论一致,证实了亚稳态Fe50Cu50合金是以fcc结构形式存在的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态FeCu合金 晶格常数 内能 原子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原子与氖、氩、氪和氙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面积分方法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萍 姜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75-176,共2页
将面积分方法(thesurfaceintegralmethod)推广,计算了基态NaNe、NaAr、NaKr和NaXe的vanderWaals势能曲线,所得势阱的位置和深度与实验值和别的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说明... 将面积分方法(thesurfaceintegralmethod)推广,计算了基态NaNe、NaAr、NaKr和NaXe的vanderWaals势能曲线,所得势阱的位置和深度与实验值和别的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得相当好。说明此方法可进一步用于计算所有的碱金属原子与惰性气体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碱金属原子 惰性气体原子 原子 面积分 动量耦合系数 交换作用 交换能 能曲线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散射理论导出He-Ne相互作用势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学俊 王岩 李以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099-1104,共6页
以He原子束与Ne原子束交叉碰撞实验数据为基础,以反散射方法为手段,理论上导出He-Ne原子相互作用势.所得的势呈显出vanderWaals势的特征,即短程为强排斥,中程为碗形吸引,远程为零.这样的势能给出正确的、符合实验的弹性散射微... 以He原子束与Ne原子束交叉碰撞实验数据为基础,以反散射方法为手段,理论上导出He-Ne原子相互作用势.所得的势呈显出vanderWaals势的特征,即短程为强排斥,中程为碗形吸引,远程为零.这样的势能给出正确的、符合实验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散射理论 原子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及其在材料模拟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文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3,共1页
本实验室经过多年努力,运用以虚拟结构和数论方法为基础的晶格反演理论,通过一系列的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建立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效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成为在原子级尺度上进行材料模拟设计的有力工具。几年来采用... 本实验室经过多年努力,运用以虚拟结构和数论方法为基础的晶格反演理论,通过一系列的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建立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效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成为在原子级尺度上进行材料模拟设计的有力工具。几年来采用了多种第一性原理能带计算方法计算各种材料的结合能曲线,包括LAPW方法、点缀球面波(ASW)方法、正则守恒赝势及超软赝势法等。通过大规模能带计算,得到各种材料详尽的结合能曲线。依据从晶体结合能曲线到原子间对势的陈氏反演定则,得出SC、BCC、FCC、HCP、Ll_2、Ll_0、B_2、DO_3、Diamond、α ZnS、β ZnS、NaCl型等多种晶体结构的反演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材料 模拟设计 结合能曲线 数论方法 晶格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态物质计算和模拟中使用的相互作用势 被引量:12
5
作者 欧阳义芳 钟夏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43,共23页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是凝聚态物质在原子尺度上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特别是用分子动力学和Monte Carlo方法对凝聚态物质的性质和过程进行模拟时,合适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是得到有意义的结果的前提和条件.可依据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如共价...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是凝聚态物质在原子尺度上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特别是用分子动力学和Monte Carlo方法对凝聚态物质的性质和过程进行模拟时,合适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是得到有意义的结果的前提和条件.可依据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Van der Waals力等构建不同类型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而且同一类型的相互作用也因所处理的性质或过程(如体积、表面、团簇、缺陷等)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相同,这样就构建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本文对凝聚态的计算机模拟中常用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进行分类介绍和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凝聚态物质 分子动力学模拟 嵌入原子理论 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He-He、Ne-Ne、Ar-Ar、Kr-Kr原子间作用势能的研究
6
作者 阎世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85-186,共2页
试图从原子间电子云重叠来计算原子间近程排斥势,用pade近似从动态极化率来计算范德瓦尔斯系数并进而计算远程吸引势。从而为惰性气体原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重叠积分 pade近似 原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Cu、Ag、Au原子间势函数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晶 陈敬超 +3 位作者 刘琳静 肖冰 于杰 周荣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发展了直接计算得到原子间势函数的方法,计算了Cu、Ag、Au的原子间相互作用,讨论了密度泛函势(DFP)和相关文献中势函数的差别,比较了几种计算方法对结合能、空位形成能、平衡距离及力学性质的影响。DFP计算依据密...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发展了直接计算得到原子间势函数的方法,计算了Cu、Ag、Au的原子间相互作用,讨论了密度泛函势(DFP)和相关文献中势函数的差别,比较了几种计算方法对结合能、空位形成能、平衡距离及力学性质的影响。DFP计算依据密度泛函理论,综合考虑了键角、键方向性、背景电势、电子云分布、键合力和系统总能量等特点,根据Morse函数拟合得到势函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面心立方结构Cu、Ag、Au的平衡距离依次为:0.2554、0.2887、0.2884 nm;结合能为:-3.83、-3.015、-3.551 eV。对力学性质的计算表明,DFP的计算精度与相关文献吻合较好,其存在的不足还有待于交换相关能的精确表达式进一步提出来进行改进。DFP的计算简洁,较其它多体势及经验势函数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和容易,有望发展为新的势函数求法,为解决复杂体系分子动力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密度泛函 原子相互作用 电子密度 弹性系数 第一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反相畴界及择优代位的对势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崔燕岭 张培峰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81-483,共3页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对势,计算了Fe3Al合金的反相畴界(AntiphaseBoundary,APB)的畴界能,并对DO3型Fe3Al不同位置进行元素代换,计算了合金的择优代位情况,其结果证实或扩充了已知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反相畴界 择优代位 原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晶与其近似相模拟中的势函数 被引量:1
9
作者 孔祥春 胡望宇 邓辉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975,共7页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是从原子尺度上对材料各种特性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的基础。由于准晶及其近似相特殊的几何构型,其采用的相互作用势的主要特点是包含传统势函数中没有的振荡项。准晶体系势函数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zugutov势和LJ...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是从原子尺度上对材料各种特性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的基础。由于准晶及其近似相特殊的几何构型,其采用的相互作用势的主要特点是包含传统势函数中没有的振荡项。准晶体系势函数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Dzugutov势和LJG势为代表的基于传统势函数的作用势。这两种势常用于单原子体系与双原子体系的准晶体系模拟,Dzugutov势是一种短程相互作用,它倾向于形成聚四面体,常用于玻璃态的体系中。LJG势加强了长程相互作用,是简单准晶体系模拟中应用最广泛的相互作用势。另一类是以Moriarty-Widom势与Force Match方法势为代表的Realistic型势函数,这种势函数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或实验结果,在多元合金准晶体系模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介绍以上两类势函数,并对其特点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准晶 函数 准晶函数 Realistic型函数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晶格势进行硅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有效性
10
作者 魏崇阳 张辉 +4 位作者 刘仲武 钟喜春 焦东玲 邱万奇 余红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8-955,共8页
为了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获得硅的金刚石结构,本研究提出了双晶格(DL)势的概念。双晶格势由两个描述面心立方晶格和一个描述两晶格间原子相互作用的势构成。该双晶格势用于Si晶体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与Tersoff势、Stillinger-Weber(SW... 为了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获得硅的金刚石结构,本研究提出了双晶格(DL)势的概念。双晶格势由两个描述面心立方晶格和一个描述两晶格间原子相互作用的势构成。该双晶格势用于Si晶体结构分子动力学模拟,并与Tersoff势、Stillinger-Weber(SW)势、原子间作用(EDI)势、电荷优化多体(COMB)势和修饰嵌入原子(MEAM)势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采用计算原子之间的距离及原子与其最近邻原子之间的角度的分布函数来识别模拟Si系统的晶体结构,并与理想的Si晶体进行比较。基于上述作用势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晶格常数,结晶温度和弹性常数。结果表明,只有DL势才能获得金刚石结构,模拟结果弹性常数大约比实验数据大13%,晶格常数约大4%。显示出DL势对Si晶体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结构 原子相互作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格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二聚体解析势能函数的高精度拟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裕平 王涛玉 +2 位作者 李莹莹 陈钰竹 林哲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计算是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确计算为新型材料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密度泛函等方法的评价、测试提供了标准对比数据.本文首先以最近所发表的Ng D×15基准集为基础,在相同的计算方...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计算是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确计算为新型材料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密度泛函等方法的评价、测试提供了标准对比数据.本文首先以最近所发表的Ng D×15基准集为基础,在相同的计算方法下补充了其它点的一系列数据;以此为标准利用最小二乘法对He_(2)—Rn_(2)体系的相互作用势函数进行了拟合;从而得到了高精度全部同核稀有气体二聚体相互作用势函数的解析式.同时以CCSD(T)/aug-cc-p V5Z-{6s6p6d3f2g1h}计算结果为标准与Gordon的MGCD84数据库中现有He2-Kr2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数据进行了比较;总体发现本文的计算精度是非常高的,也证明了拟合结果的可靠性;并且给出了目前量子化学方法难以计算的近核区相互作用势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稀有气体二聚体 Ng D×15基准集 CCSD(T) MGCD84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He光学碰撞中精细结构分支比的测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磊 李琳 +3 位作者 邓玉华 张岩文 戴康 沈异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2-1735,共4页
脉冲激光激发Rb+He混合系统,激光频率(ν)调离Rb(5S1/2)→Rb(5PJ)共振频率(rνes)Δ(Δ=ν-rνes)。研究了光学碰撞Rb(5S1/2)+He+hν→Rb(5PJ)+He转移过程。激光激发RbHe分子态。RbHe激发态解离到5P1/2或5P3/2态,其布居数密度分别为n1和... 脉冲激光激发Rb+He混合系统,激光频率(ν)调离Rb(5S1/2)→Rb(5PJ)共振频率(rνes)Δ(Δ=ν-rνes)。研究了光学碰撞Rb(5S1/2)+He+hν→Rb(5PJ)+He转移过程。激光激发RbHe分子态。RbHe激发态解离到5P1/2或5P3/2态,其布居数密度分别为n1和n2,定义分支比为n1/n2。为得到分支比,在-180cm-1<Δ<200 cm-1范围内测量了I(D1)(5P1/2→5S1/2)与I(D2)(5P3/2→5S1/2)的相对时间积分强度比R,解速率方程组,得到一个与气压成线性关系的直线方程,从该直线的截距及斜率得到5P1/2→5P3/2的碰撞转移截面及分支比,在D2线蓝翼,分支比随失谐量Δ的增加而增加到0.2。在D1线红翼分支比近似为40而与失谐量无关。从翼激发测量得的精细结构碰撞转移截面为(1.1±0.3)×10-17cm2,与从共振激发得到的截面值是一致的。测量结果表明,原子相互作用势和非绝热效应在分子解离动力学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结构 光学碰撞 分支比 测量 原子相互作用势 解离动力学 激光激发 直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s激发态的预离解和碰撞去布居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异凡 李万兴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0-413,共4页
激光激发光学薄的Cs-Na混合蒸汽,激光频率v调到Na共振跃迁的两翼,NaCs分子激发态预离解到Na3P1/2或3P3/2态,分支比定义为I(D1)/I(D2),I(D1),I(D2)分别是NaD1,D2线的强度,在Cs密度2~8×1014cm-3范围内,测量了从Na共振跃迁... 激光激发光学薄的Cs-Na混合蒸汽,激光频率v调到Na共振跃迁的两翼,NaCs分子激发态预离解到Na3P1/2或3P3/2态,分支比定义为I(D1)/I(D2),I(D1),I(D2)分别是NaD1,D2线的强度,在Cs密度2~8×1014cm-3范围内,测量了从Na共振跃迁的蓝翼300cm-1到红翼100cm-1的分支比,得到了离解率之比和精细结构转移截面,在近翼,分支比与v有很大的关系。用对Na3PJ态共振激发的方法,也得到了精细结构转移截面,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去布居 NaCs激发态 预离解 分支比 原子相互作用势 非绝热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态RbHe(Ar)分子的光离解
14
作者 沈异凡 李万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本文研究Rb( 5 2 P) +He(Ar) +nhν→Rb( 72 D) +He(Ar) +(n - 1)hν过程 ,激光频率调离Rb7D5/2→ 5P3 /2 跃迁谱线 2 0~ 10 0cm-1,测量了精细结构谱线强度分支比I( 7D3 /2 → 5P1/2 ) /I( 7D5/2 → 5P3 /2 )。测量结果表明 ,原子相互... 本文研究Rb( 5 2 P) +He(Ar) +nhν→Rb( 72 D) +He(Ar) +(n - 1)hν过程 ,激光频率调离Rb7D5/2→ 5P3 /2 跃迁谱线 2 0~ 10 0cm-1,测量了精细结构谱线强度分支比I( 7D3 /2 → 5P1/2 ) /I( 7D5/2 → 5P3 /2 )。测量结果表明 ,原子相互作用势和非绝热效应在分子离解动力学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 RbHe(Ar)分子 光离解 精细结构 分支比 分子离解动力学 原子相互作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相在外场下早期沉淀机制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永欣 陈铮 +3 位作者 刘兵 马良 唐丽英 赵宇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5-261,共7页
基于离散格点形式的微扩散方程(Langevin方程)和非平衡自由能函数,编制了引入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变化的Al3Li(δ′)相沉淀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程序。该程序包容亚稳区到失稳区的全部温度、成分范围和孕育期至粗化的全过程,可以处理与时间... 基于离散格点形式的微扩散方程(Langevin方程)和非平衡自由能函数,编制了引入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变化的Al3Li(δ′)相沉淀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程序。该程序包容亚稳区到失稳区的全部温度、成分范围和孕育期至粗化的全过程,可以处理与时间相关的过程问题。开展了不同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下原子图像、序参数的计算机模拟,进而探讨了最近邻原子相互作用能(W1)对有序相沉淀的影响机制。发现过渡区合金形核前出现短暂的等成分有序化阶段。探明随W1的增大,有序相沉淀的孕育期缩短,形核率增加,合金有序化速度和原子簇聚速度加快,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的长程序参数和成分偏离序参数最大值增大。随W1的增大,有序相的析出呈现出失稳分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相互作用 沉淀 原子图像 序参数 计算机模拟 δ′相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Fe高指数面表面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瑜 王晓春 +3 位作者 姚乾凯 王飞 马健新 胡行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34-38,49,共6页
利用基于嵌入原子型原子间相互作用势(EAM)的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金属Fe位于两个晶带上([001]晶带和[-110]晶带)一系列高密勒指数面的表面能.基于表面结构单元模型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经验公式,可以根据几个低密勒指数面的... 利用基于嵌入原子型原子间相互作用势(EAM)的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金属Fe位于两个晶带上([001]晶带和[-110]晶带)一系列高密勒指数面的表面能.基于表面结构单元模型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一个更普遍的经验公式,可以根据几个低密勒指数面的表面能计算出高密勒指数面的表面能和表面结构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最密排面的表面能最低,最密排面(110)面和次密排面的(100)、(112)面的表面能分别是表面能值随晶向角度θ变化曲线上的极小值.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结果、公式计算结果和其他理论结果三者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勒指数面 表面能 分子动力学 原子相互作用 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3Fe合金反相畴界结构和能量研究
17
作者 崔燕岭 曹伟涛 张培峰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7-79,共3页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Ni3Fe合金反相畴界的结构和界面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守型反相畴界的能量低于非保守型反相畴界对的能量,前者的弛豫现象也没有后者明显;FeNi型反相畴界出... 基于由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合能曲线经过晶格反演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Ni3Fe合金反相畴界的结构和界面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保守型反相畴界的能量低于非保守型反相畴界对的能量,前者的弛豫现象也没有后者明显;FeNi型反相畴界出现收缩;NiNi型反相畴界出现扩张.二者相伴出现,形成平行非保守对,这为实验上发现的平行非保守反相畴界对提供了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畴界 原子相互作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 磁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8
作者 刘桂勇 刘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14-216,共3页
概述了几种常见条件下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及边界条件的选取、有关的有限差分技术、势函数的发展、温度和压力控制,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在吸附性能、薄膜生长以及晶体缺陷等研究方面的成果。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原子相互作用 材料设计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